慈不带兵,情不立事,义不养财,善不为官是什么意思

慈不带兵,情不立事,义不养财,善不为官是什么意思

完整的四句是:“慈不掌兵 情不立事 义不理财 善不为官”。白话翻译是:“带领军队必须要狠,心慈手软的人干不了;讲情面成就不了大事;掌管财务必须认真负责。讲义气,不把钱当回事的人做不了;心地善良的人,做不了官。”

【名称】慈不带兵,情不立事,义不养财,善不为官

【拼音】cí bù dài bīng,qíng bù lì shì,yì bù yǎng cái,shàn bù wéi guān

【出处】统兵古训

【含义】带领军队必须要狠,心慈手软的人干不了;讲情面成就不了大事;掌管财务必须认真负责。讲义气,不把钱当回事的人做不了;心地善良的人,做不了官。

【造句】

1、慈不带兵,义不理财,不耍奸使恶,狗行狼心,岂能成为一流抄客。

2、所谓慈不掌兵,义不理财,善不为官,情不立事,既然想做一个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的人,就不要接触这些不慈、不义、不善、无情之事。

3、慈不掌兵,若让叛军逃窜,将贻误战机,后患无穷。

4、慈不掌兵,义不掌财。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万事不由人计较,一生都是命安排。

5、慈不掌兵,义不掌财,世上忠义之士多好友,然好友则必然重友而轻财,所谓仗义疏财,所以义者不能守财,也守不住。因为他们根本不在乎财。

扩展资料:

“慈不掌兵,情不立事”,古来善用兵之人,皆知此理。这不是说要对部下黑脸黑色,而是说关键的时候,那绝不能因为妇人之仁而误了大事,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处此“一时”之时,统帅战将必要有钢铁一般的意志和决心以指挥行事,绝不能因心软而坏了大局。

解放战争系列之“决战松沪杭”里面有一段让人印象非常深刻的内容,解放军部队在沼泽地追击逃窜的国军极度疲乏、甚至出现跑死、累死战士的时候,很多将士希望能够稍微休整。这时当代孙武刘伯承将军说了这样一句话:慈不掌兵,若让国军逃窜,将贻误战机,后患无穷。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01

意思是:

过于仁慈的人不能带兵,太重感情的人不能做成大事,义气过重的人没法管理财务,善心太重无法做官。所以这些都是要求人战胜自己的“欲念”做到理性、尊重客观规律。

慈悲、重感情、讲义气、与人为善都是非常好的品质。有这些内在素质才能成大事。

出处:

”慈不掌兵,情不立事“出自《增广贤文》,“义不养财,善不为官”流传于现在网络中,有人说也出自《增广贤文》释文中。

解读:

正如孙子所说:“厚而不能使,爱而不能令,乱而不能治,譬若骄子,不可用也”,古来善用兵之人,皆知此理。

这不是说要对部下黑脸黑色,而是说关键的时候,那绝不能因为妇人之仁而误了大事,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处此“一时”之时,统帅战将必要有钢铁一般的意志和决心以指挥行事,绝不能因心软而坏了大局。

扩展资料

慈不掌兵,比较容易理解,古代最会用兵的孙武接受吴王考验,就选宫中美女练兵。大家嘻嘻哈哈的以为是游戏,孙武三令五申后果断将两个美女队长斩了,吴王求情也不好使。

然后再次擂鼓练兵,美女们都一丝不苟完成口令指示,就如同在老兵一样。吴王一看孙武是真有本事,不但能写《孙子兵法》还能真刀真枪。

义不掌财,道理上讲的是过分追求仁义名声的人不适合掌管钱财,你想一个行侠仗义的人让他管理钱庄,恐怕会办成慈善堂。

就连民国时杜月笙这样的人,身为上海滩青帮首脑,平时很讲究义气,虽有千金收入,常有万金花销,到了后来他到避难到香港以后已经没多少现钱了。临死时叫来家人把所有的借据烧掉,不让家里人去讨债,也是为了防止祸事。

情不立事,有点与中国的人情社会对冲,仔细一想也对。做人重情没错,但做事时感情用事就危险。研究高铁发射航天飞机都需要冷静理智的头脑。就是平常人驾驶车辆也要避免感情用事。

善不为官,如果想想古代官场中和珅这样的贪官实在与善无缘,有这样一个官员就苦了不知多少人。如果想在古代干干净净行善积德,就不能同流合污,也不要想着升官就要发财的事,踏踏实实做点公益实事为好。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3-07-28
这句话出自《增广贤文》,意思是:慈爱的人不适合掌管军队,因为他们会心软;有情感的人不适合做大事,因为他们容易被感情左右;有正义感的人不适合理财,因为他们会把钱花在应该花的地方;善良的人不适合当官,因为他们容易被人利用。
第3个回答  2018-03-28
带领军队必须要狠,心慈手软的人干不了;讲情面成就不了大事;掌管财务必须认真负责。讲义气,不把钱当回事的人做不了;心地善良的人,做不了官。不用多解释了吧?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9-03-21
无情无义,心狠手辣,方能成大事,换句话说,就是宁我负天下人,勿让天下人负我!
备曰:没有了关张二弟,就是给我万里江山又有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