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革命战争发生在什么时候?

如题所述

土地革命战争是1927年至1937年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工农红军坚持农村根据地建设,建立工农民主政权,反对国民党统治的革命战争。又称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之后,中国共产党创建了工农革命军,又称红军。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到江西井冈山地区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多次粉碎国民党军的“会剿”。同时,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建立共产党的地方组织和苏维埃政府,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创造了新的经验。同时,在南方许多地方和陕西北部也出现了许多革命根据地。

1929年3月~1930年10月,国民党新军阀混战,各地红军乘机积极发展。从1930年开始,蒋介石以重兵进攻中央苏区,连续三次大规模“围剿”,均被红军粉碎。1933年2月,蒋介石以40万人的兵力对中央苏区发动第四次“围剿”,红一方面军主力在周恩来、朱德指挥下,取得第四次反“围剿”的胜利。1933年,蒋介石不顾日军侵华造成的严重民族危机,仍然集中50万人的兵力于9月下旬开始对中央苏区进行第五次“围剿”。在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左”的思想路线指导下,实行军事冒险主义,红军遭到极为严重的伤亡。1934年10月,中央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开始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湘鄂西苏区、鄂豫皖苏区、湘赣苏区、湘鄂赣苏区和闽浙赣苏区的红军反“围剿”作战虽然英勇顽强,大量歼敌,但损失严重,也都被迫转移。

长征胜利结束后,中共中央和红军在陕北建立了根据地,并确定把国内革命战争同民族革命战争结合起来的战略方针。红一方面军组成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通过东征、西征,扩大了红军队伍,增强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的政治影响,为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奠定了基础。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发生,推动了第二次国共合作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江两、福建、浙江、安徽、河南、湖北、湖南、广东等8省范围内游击区的红军和游击队,在主力红军转移之后,顽强坚持游击战争,在恶劣艰苦的条件下取得了发展壮大。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共工农红军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历史时期,是通过土地改革和苏区建设建立巩固根据地、壮大革命力量和社会基础的时期,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武装斗争的路线、方针、战略、战术发展成熟的时期。经过土地革命严峻考验的中国共产党人,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