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这种说法是正确的吗?

这种说法现在还是正确的吗?政治老师说好像是不对的,有没有详细解析?要考试了,急!!!!!!!!!

理论是对!实质不对!在中国的《汉语成语词典》中有“一字之师”条目,那意思就是说:一个人纵有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也不一定天下第一,仍有不足和需要学习的地方,人之所学,各有所长,就是一“字”也可以成“老师”,可见得谁都可以是谁的老师,过去你是学生文化上的老师,而现在学生可能是你生活上的老师,做人上的老师,社会实践上的老师,有些学生已成为专家教授,他现在完全可以做你的老师,事实上,有好多曾经是学生的学术理论与科普知识被自己原来的老师所学习,应用。

还有我们现在大多的老师都是普通的农民,工人家庭出生,父辈可能不识字,而好多生活知识、文化知识都是你教的,从某种程度来说,你也是你父辈的老师。

那么,那些信奉的“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处处以自己是“人父”之理论泛泛而谈,而自居的老师们,你如何去“称父”?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是封建社会儒家学术中提倡尊师的一种教义,即对启蒙、教诲于你的人要倍加尊重。历史上,孔子和老子具有特殊的学术和社会地位,孔子曾经问礼于老子,老子曾送给孔子156个字,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从孔子的这句话我们可以揣摩出他的一贯主张,那就是:谁都有可能是别人的老师。只不过这里所说的老师并不是真正意义上举行正式拜师礼仪的老师。换言之,谁的身上,都有值得别人学习的地方!

反过来,孔子见老子,他总得说话吧?而他说的也不可能全是废话吧?那我们反过来想,孔子至少也是老子的“一字之师”吧?那孔子和老子谁能自称为是谁的父亲?

老师是被人尊重的,不是去要人家去尊重的。老师不仅教书、更要育人,人识字不是仅仅为了看书打字(有些人老是以打字是其所教为理由),主要是通过识字习文,懂得一些如何去做人的道理。所以老师不仅要有文化,更应该有的良好道德修养,授人以德,否则,已言不慎,何以劝人。现在社会提倡“师生平等,教学平等”,学生理应尊重老师,但老师也要爱护与尊重学生。如果把师生关系定位为老子与儿子的关系,这完全是一种封建思想在作祟。一定有害,从现在一些师生关系紧张我们不难看出。

所以我劝那些爱发言的老师还是要以平和的心态来对待别人的评说。或者多读读一些书籍,加强一下自我学习,不要犯一些思维逻辑和认识上的错误,片面地释文解字,留下让你的学生们不耻的笑柄。尤其不要恼羞成怒,气急贩坏,用一些粗俗的语言,因为你的发言大众在看着呢。

再借用一下“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理论,如果我们不理性用好这一词语,有一天,恐怕谁是谁的父亲谁也说不清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24

第2个回答  2018-07-09
如果按照你这样的观点,似乎也可以这样说:你父亲是小学文化程度,而你是大学程度,你父亲穷,而你很富有,那么你完全可以做你父亲的父亲,而你的父亲也只能做你的儿子!什么狗屁观点?
第3个回答  2014-01-16
那是古代的时候,人们的看法
第4个回答  2014-01-16
我来发表下看法 因为老师教导了你许多东西 他可以与你的父母教的东西相比 因为你要报恩 所以可以看做父母 告诉你怎么做人 但你要不看这些 你就不必把他当父母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