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写作业,家长需要陪同吗?

如题所述

一、共情:这让您对孩子无法独立完成作业,甚至是其他事情产生了担心,是这样吗?
二、具体化:是所有科目都需要家长陪伴完成吗?还是您觉得是孩子的专注力不够,写作业慢?还是其他原因?
三、探讨问题的成因,并具体分析:
a 因为单独某一科学习慢而需要陪伴:有可能是某一科的学习困难问题。
解决:先弄清楚科目,看孩子在具体科目哪里出了问题,再对症解决。
b 孩子的专注度不够,需要父母监督:参照题目1关于专注力的解答。
解决:可采用“番茄工作法”,“夹豆子法”等提升专注力。
c 父母包办代替,让孩子形成依赖:有些爸妈教孩子时耐心不足,辅导作业时经常直接给孩子答案,而不是一步一步引导孩子推理答案,这样长久后孩子就会形成对父母的依赖,减少自己思考。
解决:“授人以渔”,爸妈要多运用启发式教育,不是直接给予答案,而是要引导孩子自己去思考,多问孩子:“你是怎么考虑的?”并在孩子取得进展后,及时给予鼓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8
我的意见是:刚入学的第一个月要陪孩子写作业,之后还要不要陪因人而异。陪孩子写作业要注意方式方法。(一)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1.养成回家后先写作业的习惯。因为一年级的作业量比较少,有时没有书面作业,有些孩子到家后就先看电视,先玩,等吃晚饭后再写作业。如果他不养成回家后先写作业的习惯,随着年级的升高,作业量的增加,他会有作业负担的。到那时家长再来批评,会感觉更累。2.写作业之前先做好准备工作,包括:上好厕所,洗好手,准备好学具,千万不要让孩子写几个字去拿一一块橡皮,写几个字去削铅笔,这是很不好的习惯。3.写作业的时候要集中注意力。不要让孩子一边写作业一边吃东西,不要让家里其他的人或事情来中途打扰孩子的作业。4.控制好孩子作业的时间。在写作业之前,可以和孩子一起商量,完成这个作业需要多长时间?如果提前完成,要及时鼓励;如果不能按时完成,帮孩子一起找找原因,以期下次作业能高效。5.如果是书写作业,还要提醒孩子注意写字的姿势。6.提醒并监督孩子尽量少用橡皮,落笔之前做好充分的考虑。7.如果是背诵作业,可以适当地教给孩子一些背诵的方法。8.如果是阅读作业,最好能陪孩子一起阅读,并检查好他的阅读作业,可以让孩子复述故事,提几个相关的问题,以看看孩子的阅读成效。注意点:这个阶段的陪读家长一定要以身作则,不能半途而废。(二)帮助孩子养成检查作业的习惯。关于这一点,我已经在之前专门写了一篇博文,这里就不再赘述了,可以参阅“相关博文”。1.不能干扰孩子的作业。如看电视、打电话、高声说话等。2.不能在孩子作业的中途进行干涉。即使发现孩子有做错的题,也暂时不要说,一定要让他自己检查。如果孩子作业的质量很差,也不能在他一边写字的时候,一边又打又骂,这会造成孩子的逆反。3.千万不要直接把答案告诉孩子,孩子会依赖你,而且不利于他的独立思考。4.如果作业不理想,不能撕本子。5.如果孩子向你请教问题,不能敷衍,也不能模棱两可或是提供错误的信息。一年级语文书写时的笔顺规则、数学解题的思路如果说不清,还是不要说的好,宁可让孩子第二天去请教老师,而不是你先给他一个错误的信息,这样纠正是比较困难的。注意点:家长不能代替孩子学习,始终要让孩子明确:学习是自己的事情,谁也不能代替你。让孩子在完成作业的同时让孩子体会学习的快乐。千万不要一入学,就让孩子有挫败感,造成他厌学畏难的情绪。一开始,我就说了,陪读这个事情因人而异。大多数的孩子在上学的第一天开始,家长和教师能够对他的学习习惯进行正确的引导的话,一到两个月的陪读就差不多了,孩子基本上就能自觉地写作业了。但是并不是说家长在这之后就可以完全对孩子的作业放任自流了。贪玩是孩子的天性,何况一个好习惯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再说,孩子的好习惯形成难,坏习惯的形成则很快。所以,对这样的已经初步形成好习惯的孩子,家长们不妨采用“抽查”的方式来检查孩子的作业情况。在有时间的时候,也不妨在每周抽出一天来“陪读”,了解一下孩子的学习情况,也是对孩子的一种的鼓励与支持。有些孩子习惯的形成比较慢,或者说需要我们家长牺牲更多的个人时间来陪他一起经历学习生涯中这个重要的时期。这时家长也不要过于焦虑,更不要拿孩子作比较。每个孩子的个性不同,这个陪读的时间是没有一致性的。有的孩子可能需要一学期,有的甚至更长的时间。要允许孩子有反复,家长更要有耐心。你要相信:只要在一年级打好了良好的基础,今后的学习就可以少操心了。也许这么一想,你的心态会不一样了。注意点:一旦孩子良好的作业习惯已经形成了,家长应该试着放手,不能事事再亲历亲为。这会让孩子错以为,学习时需要家长合作是正常的。如果他有了这样的错觉,好了,以后只要你不在家监督陪同,他就不自觉了。所以,该放手时一定要放手。要让孩子建立“责任感”,让他知道学习是自己的事情。家庭作业就是他的工作,就如同爸爸妈妈有各自的工作一样,认真细致的完成家庭作业是他作为学生应该做到的。不陪读不等于不闻不问,我们还可以通过检查作业本、与老师联系等多种途径来了解孩子的作业情况的。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6-12-25
.家长“陪读”,绝不是一种好的教育方法.因为家长“陪读”,不仅使家长不能更好地集中于各自的工作和学习,更严重的是给孩子的成长带来不良结果.做作业本该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家长的贴身相伴,只会使孩子滋生一种强烈的依赖心理,产生一种认为学习是家长义务的错觉.这种孩子一旦失去父母的这种特殊照顾,便会感到茫然不知所措.这种强烈的依赖心理,还会造成孩子做事缺乏主见和独立性,办事能力低下,今后很难适应复杂的社会生活,因此,要纠正陪读现象,首先要从家长自己开始.
基于上面的认识,在矫正上可作如下努力:
1.重新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孩子作业离不开家长,根本原因是缺乏自信,所以家长应经常鼓励孩子,诸如“你能行”“我们相信你”等,设法树立其自信心,激励孩子独立完成作业.
在矫正时,要注意尊重孩子,循序渐进,也就是在过程上要有一个由扶到放的过程.孩子刚入学时,可适当增加陪伴时间,详细指导,以后逐渐放手,直至独立.在态度上家长要放下架子,与孩子平等交流,经常了解孩子学习上的困难,及时进行帮助,对孩子的点滴进步适时地予以物质与精神奖励.
第3个回答  2020-12-12

老师把作业发到群里,回到家,孩子根本没有办法自主学习管理,因为回到家妈妈就说:来,这是今天的作业......

第4个回答  2020-10-21

孩子做作业时,家长是否要坐在边上陪着?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