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穿衣的讲究:为什么女子不穿裙子,就会被人们视为轻浮无耻?

为什么女子不穿裙子,就会被人们视为轻浮无耻?

因为在古代女子穿裙子是一种礼貌,女子不穿裙子,被人看见的话,那么就会被人们视为轻浮和无耻的,所以说古时候的女子是必须要穿裙子的。不仅对装束有着严格的要求,对女子的言谈举止也是有着严格要求的,要不然就会被认为是失礼和不敬的,这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一件事情。

经常看到一些电视剧当中的情节,不管是男的还是女的,都是身着裙装的。古代的衣服是非常复杂的,所以在衣服上面会有许多的要求。古人对于女子的下半身是有很大的神圣感和神秘感的,所以也要求女子必须用裙子遮掩下半身,要不然就会认为这个女子是非常轻薄和无耻的。

在我们现在看来,裙子是非常好看的,为了展示自己的身材。但是在古代穿裙子并不是为了好看,而是为了讲究礼节的。不管是年轻的女子,还是年纪比较大的女子,只要是结婚成家了之后就要每天都穿着整齐的裙子,不管是客人到家里面了,还是自己单独在家的时候。如果客人来家里做客的话,遇到家里面的女子没有穿裙子,就会认为这个人很没有礼貌,传出去了之后会被人笑掉大牙的。



女子在家里面的时候一般都是穿黑色的裙子,当时的裙子样式也是非常多的。并且只有正室才可以穿红色的裙子,那些小妾什么的都是不被允许穿红裙的,但是别的颜色的裙子她们都是可以随意穿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16

其实“裙子”这种穿着对于女子来说是无法抵抗的,无论古代还是现代,裙子永远都是女人的代名词。但是就裙子的样式来讲,古代的裙子和现代的裙子是有很大的差别和不同。


其实裙子在现代来说,男人若穿都会被众人所笑。在古代的时候,男人穿裙子是极为讲究礼仪的。这古代不仅对女子言行举止打扮有着极端的要求,对于男人们来说也是比较苛刻的。而且古人无论男女,穿裙子就是为了遮盖自己的下身。这种做法是因为古人对下身有着奥秘感和崇高感,如果不穿就会被认为是轻浮和无耻。所以在古代无论是什么样的年子,只要成了婚立了家室,都要按照规矩穿戴整齐划一的裙子。如果家里面来了客人,碰到妇女没穿裙子,认识是对人的不敬和失礼。而且女人在家有时还都穿黑色的裙子。

明朝时候的裙子更加讲究,甚至群幅也要增加到十幅。腰间的褶裥越来越多,每一处褶都要增加一种色彩,当微风吹来,色如月华。所以这种裙子被称作为“月华裙”,叶华群也是一种色彩绚丽的裙子。这是代表着文雅、辉煌等,特别受到了当时女子的喜爱。到了清朝还有一种,特殊的规定,女子不能随便穿红裙子。因为红裙子需要夫妻双全才能够穿,如果是一个寡妇,你就不能穿红裙,而且一辈子都不能穿红裙,但是对于这种妇女可以改穿别的色样裙子。


古代一些穿衣虽然讲究,但是现在来看也是属于繁琐。不过有些古人的智慧确实是应该保留下来。

第2个回答  2019-12-11
在封建礼节甚是严重的古代,穿裙子并不是因为好看,而是因为穿裙子是礼节,如果不穿裙子会被认为失礼失节。
第3个回答  2019-12-12
因为古代女子是没有地位的,必须这么做,才能证明自己是好人家的女儿。
第4个回答  2019-12-13
因为古代的裤子都属于内衣,是不能单独的穿在外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