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大衣发明100多年,曾在我国风靡一时,为何07年被我军淘汰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03

如果你的家里收藏着一件军绿色的棉制外套,领子上还镶了毛领,纽扣采用的是对称圆形,那有很大程度上是曾经风靡一时的军大衣。

它的 历史 虽然不长,但是在它被设计出来的这些年里,上至军官,下到百姓,都发挥到了它不可或缺的价值与作用。

但是,随着时间的迁移,这件军大衣渐渐地消失在了人们的寒冷冬季,曾经受万千宠爱于一身的珍宝,它真的被我军淘汰了吗?


中国的军大衣从清末开始进入人们的视线,不仅是具有如此现代化特征的衣服,而且不是封建 社会 的中国设计的。

军大衣的设计与制作来自英国,后被袁世凯引进中国,逐行于上层 社会 。当时军大衣的出现,是前所未有的 时尚 款式。

对于这个新出生的新产品,人们对它产生了非常强烈的好奇心和新鲜感,穷人只能看到这个谜的珍贵衣服,只有在上流 社会 游荡的军官才有资格得到一套。此后,民国时期,军大衣仍然只为军官以上级别的人物服务,如果普通士兵得到,就要视如家珍。

当时战争颇为频繁,军大衣主要为战争服务,因此款式简单,作用单一,而且服务对象范围小,这也显示出军大衣的局限之处。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各种改革的推进,军大衣出现在平民的身上,只要上街就能看到耀眼的军大衣风格的衣服。

普通士兵长期以来梦寐以求的物品终于成为日常,不再需要作为奢侈品供奉,人们满心欢喜地感谢这个美好时代的到来。

而军大衣发展到了20世纪80年代的时候,在很多不发达的地区,文化成绩相对弱的年轻人便会选择当兵这条出路,这件衣服在当时,也成了许多人的梦想。

在那个满街蓝灰色衣衫的年代,偶有人穿着显眼的绿色军衣穿梭在拥挤的大街上,便会成为人群中的焦点。

这种时髦又保暖的军大衣跟着流行起来,这种风潮持续到了90年代,尤其是在举国各大高校里出现频繁。

2007年的军装改革,军大衣大量地从人们的视线里消失,皮夹克、羽绒服渐渐地取代了其地位,成为百姓生活中新的保暖日常品。军大衣和军胶鞋对于中年的人们来讲,有着回味无穷的记忆与情结。

最初只用于为军大衣守卫边境、在前线杀敌的战士提供简单的防寒保温,风格也相当单一。

当时,一个名叫博柏利的英国人在牧民服装上找到设计灵感,英国的冬天非常寒冷,所以在外地作战的将士们不得不忍受冰冻身体的痛苦,所以他们试图制作世界上第一件军大衣。


其综合性功能俱全,可防寒保暖、防雨防风,改变了原先黄色衣底色,更好地方便了冬季作战时隐藏身体。

而且它还能作为临时睡袋,有利于部队躲过敌人沿线,甚至还能在腰间放置导弹药品,为了帮助将士们在冬季作战时行动顺利,军大衣便在军中普及起来。

而军大衣进入中国的时候,中国还处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阶段,各类发展不太成熟,军大衣的功能与外形是当时的中国人闻所未闻的。

出于各种原因,这类似的军装便被效仿了起来,但都主要为高职位的军官服务,尚未普及到民间。新中国成立后,军大衣的版本也众多。为了能让更多的战士不因寒冷而而身死他乡,我国进行了大大小小的军装改革,款式众多。

改革开放的持续影响下,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军大衣不再是单一的作战战衣。

80年代的中国,市场自由,国家不再计划人民的生活,军大衣的颜色与款式更与之前大有所不同,因此,军绿色的军大衣变得大众化后,再也追不上时代的潮流,渐渐沉默在 历史 中风干。

但军大衣并未完全退出时代的舞台,在如今的生活中,我们也时常会看到各个明星拍戏的时候需要军大衣。

同时,我们也会在老城街区看见中老年人抚摸着发旧的军大衣,遥想着在曾经岁月里,与它度过的每一个有意义的冬天。

曾经,出入于上流 社会 的军官轻易获得的军大衣,它的命运则是被人们在寒冷冬天利用起来,而买不起军大衣的人,只能站在橱窗外远远地望上一眼便已知足。

要知道,之所以军大衣那么昂贵,是当时中国的制棉技术不完备,制造不起人造棉,而只能用天然棉,这无疑就大大的加高了制作一件军大衣的成本。

而发展到了后来,军大衣的弊端也渐渐凸显痕迹。一件军大衣的用料十分的厚重,这在某种程度上为前线的将士带来了负担,行动略有不便。

在冬天人体容易僵化,而此刻身着大型的外套,对将士的训练和实战带来许许多多的问题。

而现代战争需要战士有着极高的素质和灵敏的反应能力,如果继续使用这类似的笨重大衣,将会大大地减低战士的作战能力,因此军大衣的改革也有所必要。

普通百姓不需要打仗,不会到苦寒的边疆之地上前线杀敌,虽然说穿不起正规的军大衣,但是也可以赶赶潮流,穿有着军大衣款式的普通衣服。

因此,军大衣的款式被广泛流传于民间,颜色也丰富多样化,至此,军大衣也逐渐平民化、大众化。

2007年的时候,伴随着诸多问题,军装改革出现了,它改去了军大衣的弱点,为解放军战士制定了更符合战斗,也不失使用价值的军装。

从前的老旧式军大衣,其实算不上被淘汰,它会同他们的主人永远地存在于那些昏黄的回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