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枢神经系统的高级功能,说说如何合理运用到幼儿教育教学活动设计中,可?

如题所述

感知觉的发生和发展具有一定规律,教师组织教育和教学活动时,如果运用这些规律,可以提高活动效果,对幼儿感知觉发展也有积极作用.

一、感受性变化的规律

(一)感觉的相互作用

各种感觉不是孤立存在,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不同感觉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使感受性发生变化,或者降低,或者提高.例如,视觉感受性可在听觉影响下发生变化.研究证明,弱的听觉刺激可以提高视觉的颜色感受性,而强烈的噪音可使视觉的差别感受性显著降低.因而,教师上课说话时应轻声细语,不要高声大叫,以免影响幼儿的感受力.

一般来说,在感受的相互作用下,弱刺激提高分析器的感受性,强刺激降低分析器的感受性.

(二)适应

同一感受器,也可因刺激的连续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改变,有时表现为感觉完全消失,如古话所说“如入芝兰之室久已不闻其香,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即是嗅觉感受力的完全消失.

适应有时表现为感觉的钝化.例如,把手放入冷水中,由冷刺激引起的感觉会渐渐下降.又如,从半暗的房间进入亮处,最初看不见东西,以后视分析器的感受性下降,才能分辨周围情况.

适应还表现为感受性的提高.例如,初进入暗室时看不到东西,在弱刺激的影响下,眼睛的感受性提高了,因而渐渐能看到东西了,这称为暗适应.教师在带领儿童进入较暗的场所,如电影院、放幻灯的场所或暗室时,要注意视觉适应现象,稍稍停留一下再行动,使眼睛能先适应.又如,让儿童嗅闻某种气味,不要闻得太久,以免因适应而分辨不出.

(三)对比

同类而相互对立的感觉相互作用时,可使对方的感受性有所加强,这就是对比现象.例如,白和黑、红和绿、冷和热、甜和酸同时发生或相继发生,可以使两种感觉更加强烈.红花绿叶相衬会更加鲜艳.吃了酸的再吃甜的,便感到更甜.

幼儿园教师在为幼儿制作教具或布置活动室时,就要注意“对比”规律.例如,白底的贴绒教具上面贴黑色的图形便很突出,如贴“淡黄”的图形便不鲜明.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