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中梁的截面尺寸如何确定?

!!!!!!!!!!,速度,给你分呵

建筑结构中梁的截面尺寸没有公式,不过有经验公式估算而已,不过仅适用于设计前期建模截面估算,具体的尺寸需要在确定荷载条件后经过计算确定。

1、框架粱 

(1)、粱宽一般取250mm、300mm、350mm 

(2)、粱高取跨度的1/10-1/13 

2、次粱 

(1)、宽度为200mm、250mm 

(2)、 粱高为1/10-1/14

3、悬挑梁   

一般取为悬臂长的1/4~1/6 ,

常用的梁高有:250、300、…、750、800、900、1000。

常用的梁宽有:120、150、180、200、220、250、300、以50的模数递增。

现浇结构中,一般主梁至少应比次梁高出50mm,如主梁下部钢筋为双层配置,或附加横向钢筋采用吊筋时,应高出100mm 。

扩展资料

梁分类

1、 从功能上分,有结构梁,如基础地梁、框架梁等;与柱、承重墙等竖向构件共同构成空间结构体系,有构造梁,如圈梁、过梁、连系梁等,起到抗裂、抗震、稳定等构造性作用。

2、 梁按照结构工程属性可分为:框架梁、剪力墙支承的框架梁、内框架梁、梁、砌体墙梁、砌体过梁、剪力墙连梁、剪力墙暗梁、剪力墙边框梁。

3、 从施工工艺分,有现浇梁、预制梁等。

4、 从材料上分,工程中常用的有型钢梁、钢筋混凝土梁、木梁、钢包砼梁等。

5、 梁依据截面形式,可分为:矩形截面梁、T形截面梁、十字形截面梁、工字形截面梁、匚形截面梁、囗形截面梁、不规则截面梁。

6、 从受力状态分,可分为静定梁和超静定梁。静定梁是指几何不变,且无多余约束的梁。超静定梁是指几何不变,且有多余约束的梁。

7、 梁按照其在房屋的不同部位,可分为:屋面梁、楼面梁、地下框架梁、基础梁。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08

1、框架粱 

(1)、粱宽一般取250mm、300mm、350mm 

(2)、粱高取跨度的1/10-1/13 

2、次粱 

(1)、宽度为200mm、250mm 

(2)、 粱高为1/10-1/14

3、悬挑梁   

一般取为悬臂长的1/4~1/6 ,

常用的梁高有:250、300、…、750、800、900、1000。

常用的梁宽有:120、150、180、200、220、250、300、以50的模数递增。

现浇结构中,一般主梁至少应比次梁高出50mm,如主梁下部钢筋为双层配置,或附加横向钢筋采用吊筋时,应高出100mm 。

建筑结构中梁的截面尺寸没有公式,不过有经验公式估算而已,不过仅适用于设计前期建模截面估算,具体的尺寸需要在确定荷载条件后经过计算确定。



拓展资料

梁的种类繁多,按照轴线形状,可分为直梁和曲梁;按照支持的形式,可分为悬臂梁、简支梁、连续梁、弹性基础梁等。梁的支反力可由静力平衡条件确定的,称为静定梁(见静定结构),如悬臂梁和简支梁;不能由静力平衡条件确定的,称为静不定梁(见静不定结构),如连续梁和弹性基础梁。

在横向载荷作用下,梁轴线的曲率会发生变化,直梁的轴线由直变曲,曲梁轴线的曲率增大或减小。这类变形称为弯曲变形,变形后的轴线称为挠曲线。

早在17世纪,伽利略就研究过梁的弯曲问题。在随后的一百多年中,经E.马略特、雅各布第一·伯努利(见伯努利家族)、A.帕伦、C.-A.de库仑等科学家的继续研究,基本上形成以平截面假设为基础的弯曲理论。这一近似理论满足了工程上的要求并得到广泛的应用。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梁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11-10

柱截面一般是根据经验先定个截面,然后在试算,也可先根据柱顶力估算截面。梁的截面主梁一般按1/10左右取,次梁可取到1/15。这些都是前期估算,也可依经验定。最终要根据位移、挠度、裂缝等综合调整。

计算要点和构造特点:

    主梁除承受自重外,主要承受由次梁传来的集中荷载。为简化计算,主梁自重可折算成集中荷载计算。

2.与次梁相同,主梁跨中截面按T型截面计算,支座截面按矩形截面计算。

3.主梁支座处,次梁与主梁支座负钢筋相互交叉,使主梁负筋位置下移,计算主梁负筋时,单排筋h0=h-(50~60)mm,双排筋h0=h-(70~80)mm。

4.主梁是重要构件,通常按弹性理论计算,不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

5.主梁的受力钢筋的弯起和切断原则上应按弯矩包络图确定。

6.在次梁与主梁相交处,次梁顶部在负弯矩作用下发生裂缝,集中荷载只能通过次梁的受压区传至主梁的腹部。这种效应约在集中荷载作用点两侧各0.5~0.6倍梁高范围内,可引起主拉破坏斜裂缝。为防止这种破坏,在次梁两侧设置附加横向钢筋,位于梁下部或梁截面高度范围内的集中荷载应全部由附加横向钢筋(吊筋、箍筋)承担。附加横向钢筋应布置在长度为S=2h1+3b的范围内。

拓展资料

关于梁

梁是承受竖向荷载,以受弯为主的构件。梁一般水平放置,用来支撑板并承受板传来的各种竖向荷载和梁的自重,
梁和板共同组成建筑的楼面和屋面结构。与其他的横向受力结构(如桁架,拱等)相比,梁的受力性能是较差的,但它分析简单,制作方便,故在中小跨度建筑中仍得到了广泛应用。梁在荷载作用中主要承受弯矩和剪力,有时也承受扭矩。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梁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05
梁的宽度取1/2~1/3梁高,宽度不大于支撑柱在该方向的宽度。
================
1.初步估算,不可能非常精确,还得后期仔细验算。

通常梁高取跨度的1/8~1/14。

很多时候梁要托住上面多层的墙和板或板荷载比较大(底框比较典型),这时候单靠跨度来算很难接近正确值,比如有的跨度只有3米,托一层的墙板,梁高只要350,而有的3米跨却要托五层墙板,那么梁高就要达到700。一般大概算下该梁承重上面多少墙板重,然后求出弯矩,翻钢筋混凝土结构计算图表,通过弯矩直接查到需要多高多宽的梁,这样得出的数据接近正确值。

很多有经验的老工程师,凭经验就可以估算得很正确,和正确值几乎差不离了。

2. 经验公式,在采用二级刚作为梁纵向钢筋时,梁高/弯矩=4.2~4.6是最经济的,如:梁弯矩为120KN/m则梁高=502~552是最省钱的,混凝土与钢筋最省。本经验公式是在C25造价为216元/方,二级钢3200元/t下统计的,如混凝土标号高于C25则可以取靠近4.2的经验值,如低于C25 可取靠近4.6的经验值。

在设计中,可以照平时建模方法先建模计算一遍,再把弯矩图提出来看看,以一个跨度内的最大弯矩为控制,参照上面的经验公式进行一遍调整,这样设计出来的梁会是最省的。注意不要发生次梁比主梁高的情况。

梁高的小幅度改变对梁线刚度改变很小,梁高调整后再计算的弯矩与第一次的弯矩差值很小,可以忽略。
最后,上述经验公式不适用与一级或三级钢作为梁纵筋的情况。

最后还要注意下,梁高的取值还受限于建筑净空要求等其他因素,要灵活处理。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6
梁的宽度取1/2~1/3梁高,宽度不大于支撑柱在该方向的宽度。
================
1.初步估算,不可能非常精确,还得后期仔细验算。

通常梁高取跨度的1/8~1/14。

很多时候梁要托住上面多层的墙和板或板荷载比较大(底框比较典型),这时候单靠跨度来算很难接近正确值,比如有的跨度只有3米,托一层的墙板,梁高只要350,而有的3米跨却要托五层墙板,那么梁高就要达到700。一般大概算下该梁承重上面多少墙板重,然后求出弯矩,翻钢筋混凝土结构计算图表,通过弯矩直接查到需要多高多宽的梁,这样得出的数据接近正确值。

很多有经验的老工程师,凭经验就可以估算得很正确,和正确值几乎差不离了。

2. 经验公式,在采用二级刚作为梁纵向钢筋时,梁高/弯矩=4.2~4.6是最经济的,如:梁弯矩为120KN/m则梁高=502~552是最省钱的,混凝土与钢筋最省。本经验公式是在C25造价为216元/方,二级钢3200元/t下统计的,如混凝土标号高于C25则可以取靠近4.2的经验值,如低于C25 可取靠近4.6的经验值。

在设计中,可以照平时建模方法先建模计算一遍,再把弯矩图提出来看看,以一个跨度内的最大弯矩为控制,参照上面的经验公式进行一遍调整,这样设计出来的梁会是最省的。注意不要发生次梁比主梁高的情况。

梁高的小幅度改变对梁线刚度改变很小,梁高调整后再计算的弯矩与第一次的弯矩差值很小,可以忽略。
最后,上述经验公式不适用与一级或三级钢作为梁纵筋的情况。

最后还要注意下,梁高的取值还受限于建筑净空要求等其他因素,要灵活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