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外坡度多少范围内适合行走?

如题所述

坡度小于20%(1:5)时,人可站立行走,基本无不舒适感。坡度小于10%(1:10)时,人行走在其上,有如履平地之感。坡度小于5%(1:20)时,已经是残疾人轮椅的最小坡度。所以小10%都适合,可据条件选择。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93)》8.0.3.1 条规定: 居住区内道路纵坡控制指标应符合下列规定;机动车道最大纵坡应小于8%,非机动车道最大纵坡应小于3%,步行道最大纵坡应小于8%。若超出此规定可设置台阶,一般是大于15度设台阶。 

建筑入口的坡道宽度不应小于1.20m,室内走道的坡道宽度不应小于1.00m,室外通路的坡道宽度不应小于1.50m。建筑入口及室内坡道的坡度不应大于1/12,室外人行通路坡道的坡度不应大于1/16。

扩展资料: 

各级公路的最大纵坡值:

平原微丘(%) 山岭重丘(%)

高速 3 , 5

一级 4 , 6

二级 5 , 7

三级 6 , 8

四级 6 , 9

为了排水,路面及路肩应做有一定的坡,i1及i?表示。它随路面的平整度而异,如果混凝土路面i1为1%--1.5%;沥青路面i1为1.5%--2.5%;i?一般较i1大1%--2%。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横坡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6-25

坡度小于20%(1:5)时,人可站立行走,基本无不舒适感。坡度小于10%(1:10)时,人行走在其上,有如履平地之感。坡度小于5%(1:20)时,已经是残疾人轮椅的最小坡度。所以小10%都适合,可据条件选择。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93)》8.0.3.1 条规定: 居住区内道路纵坡控制指标应符合下列规定;机动车道最大纵坡应小于8%,非机动车道最大纵坡应小于3%,步行道最大纵坡应小于8%。若超出此规定可设置台阶,一般是大于15度设台阶。 

建筑入口的坡道宽度不应小于1.20m,室内走道的坡道宽度不应小于1.00m,室外通路的坡道宽度不应小于1.50m。建筑入口及室内坡道的坡度不应大于1/12,室外人行通路坡道的坡度不应大于1/16。

扩展资料:

公路最大纵坡坡度与时速有关,120km/3%、100km/4%、80km/5%、60km/6%40km/7%、30km8%、20km9%。 城市道路最大纵坡坡度:快速路4%~6%、主干路6%~7%、次干路6%~8%、支(街坊)路7%~8%。

将弧形室外坡道划分为n段(n=1、2、3、4、…),将每一段视为直线,按计算直线坡度的方法分别计算各段的坡度,要求精度不高时:坡度系数=计算出的n段坡度累加/n。(为普通平均法)要求精度高时:坡度系数=计算出的n段坡度数据进行加全平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93)

参考资料来源:

明光市政府网—明光市城乡规划局专家解读:新版《城市居住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11-17

坡度小于20%(1:5)时,人可站立行走,基本无不舒适感。坡度小于10%(1:10)时,人行走在其上,有如履平地之感。坡度小于5%(1:20)时,已经是残疾人轮椅的最小坡度。所以小10%都适合,可据条件选择。

1、室内台阶宜150×300;室外台阶宽宜350左右,高宽比不宜大于1:2.5

2、住宅公用楼梯踏步宽不应小于0.26M,踏步高度不应大于0.175M 。   

3、住宅梯段宽度不应小于1.1M(6层及以下一边设栏杆的可为1.0M),净空高度2.2M。   

台阶的高宽应按台阶的坡度和人脚的大小设计尺寸:   

1、楼梯坡度范围在20~45度之间(不宜超过38度),也就是1:2.75~1:1之间.  

2、踏面的宽度应以人的脚可以全部落在踏步面上为宜,高度值也应合适,以保证楼梯有合适的坡度.   

3、楼梯踏步的高度不宜大于210mm,并不宜小于140mm,各级踏步高 度均应相同,其计算数值可按附录三表选用。   

4、楼梯踏步的宽度,应采用220、240、260、280、300、320mm。 注:必要时可采用250mm。   

5、楼梯梯段净宽不应小于1.10m。六层及六层以下住宅,一边设有栏杆的梯段净宽不应小于1m。   

注:楼梯梯段净宽系指墙面至扶手中心之间的水平距离。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