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怎么学?

我已经高2了。我觉得初中的时候,我的化学挺好的。但是到高中,发现别人都学得很好,我就很受刺激,我们班主任教化学很好的,但是我化学一直就是60多分了,然后以前开始没好好学,现在好好学着呢,也觉得学会了,我不爱写作业,做题,实话也不爱学化学,但是成绩还是很差,我都绝望了,怎么办啊?怎样才能让自己对化学有兴趣,变得容易点学好?

高中化学怎么辅导,高中化学辅导方法

高中化学知识和初中化学知识还是不一样的,这两者还有很大的差别,高中学习的难度明显要大于初中的,高中化学该怎样辅导?高中化学辅导的方法都有哪些?

元素周期表

第一:先要把书中的基础知识了解清楚

书中的一些知识很多都是基础,很多的精华都在练习册里面还有一些辅导教材里面重要的就是先把一些基础的知识都搞清楚,包括书中的一些备注,还有实验器材,还有实验的方法,还有一些互动之类的.一定都要先搞清楚.孩子学习的成绩提不上去,还是因为他们这些基础就没有学好.就造成了他做题的时候就不会.哪怕他上课都听懂了,但是让他做题他还是不会,高中化学辅导老师要帮助学生抓住基础.

第二: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还是很重要的.学习分为两种外部学习和自己的记忆.外部学习就是我们平时的做题习惯,还有出去玩的时候看到一些东西,想到自己所学的知识.记忆就是在平时的学习当中,自己的解题方法.但是这种思维还是要经过长时间的培养.不是说所有的学生都会悟出这种方法.

第三:多问自己不会的题目

上课带着问题听课和没有一点东西的听课效率一定是不一样的.孩子只要在上课之前看了上课的内容就一定知道老师下一步要讲什么.最起码他心里知道这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都是什么?学习的主动特性,还能帮助到学生在他学习的步骤当中有一个好的学习态度.

第四:多帮助学生,也就是你巩固知识

可能因为你学习比较好,所以学生会让你给她讲一些题,你们知道吗?给学生讲题,其实也就是你自己在巩固知识.学生,请你给她讲题,你也不要不好意思,也就是把老师上课讲过的知识,给他讲明白.让自己也当一次小老师.多给学生讲一下题,你自己的知识也就记得比较扎实,你下次在遇到这种问题,你就会跟随着你的理解,跟随着你的想法一步一步的往下解题.

化学实验器材

在一个人尝试给别人解决一些问题的时候,就是说出了全过程,要是他已经明白了,那最好.高中化学辅导方法也有很多,我也不能全部都给你们说出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2-19



(本人为辽宁高三学生,以下内容适用于全国卷及难度类似的省份卷纸,江苏等hell模式的省份部分内容不适用。)

作为化竞党,把化学高考题刷到保底85+是高二上学期以前必须完成的任务(这里的保底是指任何全国卷左右难度的题必须85,一般能答90以上)。随之而来的就是我需要解答来自同学各种各样的高考题,逐渐也大概摸索到了一些方法。与其说是答题技巧,不如说是一种思维。

首先,不管怎么说,整体来看高考题真的不难。偶尔的确会有几道偏难怪,但所有人都答一张卷,你不会别人也抓瞎,那些分送给出题人就好,在能做到基础扎实可靠、答题行云流水之前不必过分纠结它们。

不难体现在什么地方?

1 中庸。化学要求很多方面的能力:碎片化知识的记忆,数字运算,描述性回答(比如问你重结晶的步骤,然后一个大横线,这种题在近年命题中有上升趋势),通过已知信息推断分析等等。

2 但这些方面的能力要求并不高,论知识内容的丰富度、碎片度,化学远小于生物,论计算量和分析难度,化学也低于物理和数学。因此,只要你能力比较均衡,化学题就不会成为最大的阻碍。相反,如果你在某一个方面能力很差,考察这方面能力的化学题就会让你很头疼。

能力均衡很关键,但并不是我主要想说的。

3 因为每个人都有短板而且各不相同,大家只要努力去提升短板就好了,计算不会的去刷计算题,好好学数学;不会写描述性回答的多练练语文概括新闻什么的,我帮不了太大忙。

我今天着重针对的是知识的记忆与运用方面。很多人都和我说,明明有很认真的在背知识点,但是考试就是感觉缺弦了一样,怎么都用不上。其实化学虽然知识点很多,但一定不要死记硬背,要着重理解,方能更好的使用。(生物就死记硬背吧,我也没好办法…)

                         所以我今天想分享的方法其实是一种思维的方法。

4  高中化学知识并不是零散的点,而是一张互相交织的知识网,有机、无机、元素、电化学等等互相之间都可以建立起联系。

5  一旦这张网建立起来了,你的记忆将会无比顺畅。即使你遗忘了某处的知识,你也可以通过其他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将其推出。很多人抱怨化学知识点太零散无从记忆,这恰恰是没能形成各个知识点间的联系。

6  这时记忆知识点将极为痛苦,因为你看不到之间的联系,也不理解其中的原理。你将不断地一边死记硬背一边不断遗忘,拆东墙补西墙,这是个一个无穷无尽的死循环,一旦落入这个循环就很难脱身了。

怎么训练自己以形成这种知识网呢?

                    敲黑板,重点来了:我的方法就两个字:多想。

多想”是指通过刷题后反思题目并跳跃性联想来加深知识点间连接。我不否认刷题是最好的方法,但刷题之后千万不能只是对个答案了事,那样刷多少题都救不了你。我的方法是刷完之后分析错题和好题,想一想背后的原理并不断联想。(这一段要牢牢记住)

具体来说,这个还分两个方法:“多想一步”和“跳跃思想”

先说“多想一步”。化学的学习中,很多时候你会想不明白一些问题,而深入思考的核心就在于不要过早借助老师和同学,自己想一想。运用自己的知识储备,分析问题,试着提出一个解释。不论解释是否正确,在这个思维的过程中你可以收获很多。

举个简单例子,很多人曾纠结过氯化钙能不能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然后去问老师。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自己就能解决嘛。多想一步,如果反应了,预测产物是什么?碳酸钙和盐酸,它们两个又会反应回去,所以氯化钙和二氧化碳不反应。

同理,有时候记不住同时有几个反应物可以反应时,哪个优先。比如,铵根和铝离子哪个先与氢氧根结合?

多想一步嘛,假设先与铵根反应生成氨水,氨水还是会回去和铝离子沉淀,所以很明显,铝离子先于铵根。铜粉和铁粉的混合物投入三氯化铁溶液,哪个先反应?

同理,假设铜先反应,生成铜离子,但铜离子还会和铁粉置换,所以铁粉优先反应。

刚才这两个例子属于“多想一步”的方法,这个方法最大的好处是它不仅仅能帮助你解决一些简单但较易混淆的实际问题,还能帮你培养一种主动思考的思维方法,帮助你独立解决很多问题。而这正是化学学习最重要的。

你总依靠老师和同学,知识总归是他们的,不是你的。你自己想明白了,知识就永远属于你了。以后当你遇到问题的时候,自己先想一想,不要直接放弃抵抗然后去问别人,对自己的思维也是一种锻炼。当然这条路也不能走到极端,不然就成民科了。

实在思考不出来就不要瞎想(瞎想不等于理性思考)了,去请教师长答疑解惑;想出来一些原因也最好和老师交流确认一下正确性,老师们也会很欣赏你这种探索精神的。



下一个要说的是“跳跃思维”的能力。跳跃思维的核心在于做完一道题之后不仅仅拘泥于题目的知识,而是延伸、发散。

还是举例子。就在刚刚有同学问我,为什么制取氯化铁固体不能加热蒸干氯化铁溶液。原因是加热氯化铁时氯化铁会水解。

1)我告诉他答案之后继续问,这个答案能不能让你回想起任何有关的化学知识?他想了半天没想出来,这就是没有建立起一个知识网。通过这道题你应该能想到很多,比如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就是把饱和氯化铁溶液滴入沸水,铁离子水解。联系得多紧密啊。想到这了你就可以顺便回顾一下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方法、物理和化学性质。

2)继续发散你还可以举一反三。什么样的离子加热会水解?什么样的盐可以蒸干溶液制得?甚至你还可以发散到含结晶水固体物质的制备上。有哪些方法可以得到含结晶水的固体?重结晶的操作步骤是什么?当然太往外的这些发散并非必要,只是用以说明这个发散是可以几乎无穷无尽的。

刚才这个例子简单一些,再来一个比较有难度的例子。有一道题是这么问的:铝表面有致密的氧化膜,那么能否用它来腌制咸菜?答案是不能,氯离子会破坏铝的氧化膜。

这道题就属于典型的偏难怪,我一开始以为应该往铝离子对人体有害这个方向答,花了好长时间才想到氯离子可以破坏氧化膜(这句话在教材上是有的,原话是盐可以破坏铝离子氧化膜)。相信大多数人答不对这道题,但是之后呢?这道题就白错了吗?我们是不是可以去想一想、猜一猜其中的原理呢?

演示一下这个思维过程:首先,氯离子在溶液中破坏铝的氧化膜,应该属于一个离子反应,而且不涉及氧化还原。离子反应的条件是什么?离子浓度减小,一般来说就是生成沉淀、气体、弱电解质和络合物。具体这个反应里,不生成气体、弱电解质,反应环境是弱酸性,应该也不会有沉淀。于是我们可以推断,可能是生成了络合物。这时候我们再回忆一下铝的络合物,高中比较常见的是Na3AlF6(冰晶石)和NaAl(OH)4(偏铝酸钠)。氯离子的性质和氟离子、氢氧根比较接近,推测也产生了络合物,可能是[AlCl4]-或者[AlCl6]3-,通过查资料或者问老师,我们可以知道主要产生了[AlCl4]-。再进一步的话,我们可以思考为什么铝容易形成四配位的配合物,而钠、镁几乎不产生配合物呢?原因是AlCl3外围有6个电子,属于缺电子化合物,而配合的本质是Cl-提供2个电子,这样就形成了8电子稳定结构。最后我们试着写一个方程式:

你看,在上述的思考过程中,我们依次串联、回忆了离子反应条件、常见金属化合物、络合反应、原子结构、反应方程式的书写与配平。每次这样的思考都能帮助你加深以往知识点的记忆,还能起到查缺补漏的作用。一次联想或许起不到太大最用,但如果你坚持下去,你的知识体系将成为一个高度自洽的关系网,这样你就再也不会感觉到化学知识点散乱无章、无从下手了。

以上是我想说的主要方法,亲测好用,但是这是一个慢过程,就像磨刀一样,需要日积月累,终究会有某一个时刻你突然惊奇地发现自己的刀竟然如此锋利。

更新预告:这个答案并没有终结,我的下一部分更新将是具体题型、知识点的分析和解答方法。请大家在评论里说出你认为高中化学/化学考试中最让你们讨厌的题型和知识点,我会在答案中不断更新,补充。



一、Q&A

1.关于理解力
Q:想东西慢,记忆力差,别人用半小时理解,我要用两小时。

A:理解、分析、思考的能力的并不是天份,而是一种技巧。只要多尝试着去训练,这些能力一定会提升。很多人小时候训练不够,学习方法僵化、过分注重死记硬背,导致思维能力弱是必然的。这时如果你认为你的理解能力差就放弃了去理解,那你的理解力就永远不会提升,然后继续抱怨自己理解力差。这是一个死循环。不努力就把原因归结到天份是不可取的。

2.关于化学竞赛
Q:特别想问问,你为什么要学竞赛呀?感觉好像没什么用呢。
A:因为我喜欢。人嘛,总是要做一些无用但有趣的事情。再说了,竞赛也算有点用的。

Q:高三了,想看看竞赛书拓展一下视野,有什么推荐吗?
A:推荐就是,对于高三学生,不要看竞赛书!!!有人说高中化学和真正的化学是两个平行空间,这个说法相当有道理。竞赛和高中很多内容是完全冲突的。略带不客气地说,高中那些东西你还没完全弄明白呢就去看竞赛,你这是自寻死路...高考的确会出一些拓展内容(信息题,主要是有机那块),但是99%的信息点你都会在高三复习中遇到,所以看竞赛书除了会把你的知识点弄得一团糟以外,真的没啥卵用。

3.关于江苏
Q:那我们大江苏的肿么办答主?/看到江苏就哭了/江苏的哭昏在厕所…
A:加油...我记得给我打击最深的就是高二时候做过一套江苏卷(忘了哪年的了),勉强及格...祝你们好运...



二、具体知识点&题型(重点)

你们太热情了,几乎所有知识点都覆盖到了...我只能按呼声高低排序了,详略也不太一样,敬请谅解~

1.实验题

1)做实验题最好的方法就是真实地做一次实验。实验题中有很多难以记忆的实验方法、步骤类填空题,非常讨厌。举几个例子,分液时候怎么放气?配制溶液怎么操作?对于那些没有上手操作过的同学来说,这种题真的是很难记。

2)我的方法是

1.如果有条件,找时间操作一下。

2.如果没有条件,试着去理解为什么要这么做。为什么放气要用下端放而不拔上端塞子?因为直接拔塞子容易把塞子喷出去,而用下端放气不会。一切实验流程都是有原因的。理解了这个原因,你就永远不会记错了。死记硬背总归是不太可靠的。

3)实验题考查的另外一个能力是分析能力。举个例子,经常有题目让你填某个瓶/管内的试剂。一般来说这些试剂主要就是除杂用的,这时候你就要分析具体除的是什么杂?有的题目要求除空气中的CO2和H2O,那就是碱石灰。

4)有的题目要求测量某种液相反应出来的气体体积,这时候就需要浓硫酸除水蒸气。分析是做这种题的核心能力。还有一个方法就是站在实验设计者的角度想一想问题。如果你是实验设计者,你为什么要这么设计?如果你是实验设计者,你会担心哪个地方有误差?你会怎么防止这些误差?

5)做完题之后,就算你全对了也要分析思考一下整个实验,这就是我正文里说的“多想”。你可以想一想假如你是出题人,给你这样一个实验你会出什么题?然后自己解答一下。毕竟这次没考可能下次就考了呢。大家都刷题,你要做的是把这一道题的价值利用到极点。你刷一道题顶别人刷三道,你当然就比别人进步大了。



2.推断题

有机和无机推断合到一起写。

先说有机,我个人认为有机推断难度在无机之下。毕竟高中一共也没学几个有机物(相比竞赛),而且提示性词语太明显。做推断题最重要的就是对突破口的把握。突破口一般是反应条件,对某种物质的性质描述等。提到重要的工业原料基本就是乙烯,看到可以电离就是酸。

此外,有机的反应条件对反应的提示尤其明显,因为某种反应条件一般对应着某种单一的反应,看到浓硫酸加热就想醇的脱水或者酯化;看到NaOH加热,就想卤代烃的水解和消去;看到Cu,O2就是催化氧化;

如果是信息题很多会给反应条件,到题目里找那个反应条件基本就能确定反应物的种类。有了突破口之后一切就都好办了。

无机也是一样:

1)多读题干,挖掘出给的所有信息,然后去找突破口。高中常见的化合物一共就那么些,还有很多颜色、性质的提示。

2)而且一旦你找出来一个化合物基本你就能知道整个反应图是关于什么的了。比如说你推断出某种物质是Fe,然后整个图都是互相转化,那基本大多数物质都是铁化合物了。So Easy。

3)另外还有一个小技巧,就是记忆一些常见沉淀、气体的摩尔质量,比如硫酸钡233,氯化银143.5,碳酸钙100,二氧化碳44,类似这种。当你遇到生成多少沉淀但毫无头绪的时候可以试着除一下这些数,如果能除开基本就是这种沉淀了,也算个突破口吧。当然这个不能保险,在完成整个推断之后要验证一下对不对。

推断没法讲太细,毕竟内容太多了,学不好很多时候是知识点有欠缺、漏洞,那就去用正文的方法巩固知识点把^ ^



3.离子共存、离子排序

离子共存其实挺好办的,沉淀、气体、双水解、弱电解质、配合物、氧化还原、有没有颜色、pH,这几个筛一圈基本就选得出来了,如果不熟练只能说明题刷的不够(没办法这块就是多刷刷题就熟了),这块真的挺简单的...

离子共存简单,但是离子排序是个大问题,可以说是整个高中最不好理解的知识点之一。这块我自认讲不明白,至少肯定没有学校老师讲得好。我只能说大家一定要利用好三个守恒,这三个守恒练明白了几乎可以解决所有离子浓度排序的问题。还有就是大家一定要模糊地有一个大概浓度的概念。

什么意思?假设有0.1mol/L的氨水,pH大概是11,现在让你给溶液中粒子排序,你首先大概要想一想每个物质的浓度。NH3·H2O弱电解质,所以浓度略小于0.1,pH为11,所以OH-是0.001,两者差了100倍,再利用电荷守恒就能写出NH3·H2O>OH->NH4+>H+。为什么要建立起一个大概浓度的概念呢?因为当有一些校不准的顺序时,你可以通过这个大致判断。

4.摩尔、化学计量、理想气体方程等

1)这块其实是高中化学一个小难点,最好的方法是...刷题。这块内容有一个做题的技巧,而这个技巧我是没法直接传授给你的,所以我说再多也比不上你刷题之后产生的熟练度。

2)我的建议就是,对于每一道你认为有价值的题(包括但不限于错题),认真研读解析,如果错了一定要不看解析再算一遍,确保自己掌握了这种做题方法。千万千万不要看完答案觉得自己下次做没问题然后跳过,下次继续掉到坑里...

再说一下计算。计算这个东西感觉技巧成分很大,但是真的只能靠自己的能力。我的计算也是从非常烂刷题刷到合格的,大家去刷刷刷吧。还是一样,对有价值的题重点研究、重做,如果你认为真的很好还可以抄到错题本上,过一阵子再做,你未必能做对。

5.氧化还原

1)  判断氧化还原的进行就是背氧化性顺序表。在一个可以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强于氧化产物,还原剂的还原性强于还原产物,当氧化剂不足量时优先氧化还原性强的物质,反之亦然。写方程式的时候用升降价配平法,对于复杂、难判断化合价的物质使用零价法(假设化合价都是0)。多练就熟了。

2)  还有一个并到这里,就是自己写方程式的时候应该怎么写,生成什么产物。从某种角度来看,化学反应的驱动力是不稳定的物质变成稳定的物质,所以写生成物的时候优先写稳定的物质。

3)  而且写完之后检查一下整个生成物会不会继续反应,比如说你写ClO-氧化亚铁离子,如果生成Cl2显然就是不合适的,因为Cl2还会和亚铁离子继续反应。再比如说Ca(HCO3)2和氢氧化钠反应,你写生成碳酸根显然就是不合适的,因为碳酸钙会沉淀。自己写方程式的时候经常会忘记这种东西,然后就会错。那就要求你细心、细心、更细心了。

6.化学平衡

做好化学平衡题要求你对勒夏特列原理有一个很深的理解。这块我也没什么特别要说的,多做题,多看解析,多思考。

7.总结

很多地方我都没有给出什么特别好的建议,只是让大家刷题。其实这个也挺没办法的,毕竟事实是刷题就是最好的办法,因为很多东西我能理解,但是没法给你讲明白。这一方面是由于我教学能力差(毕竟我也是学生),另一方面,这些内容是我在刷题过程中的一些经验技巧,如果你的刷题量不够是无法理解的。

但是,我并不是让大家盲目刷题、刷的越多越好。写这篇文章的初衷就是教会大家怎么在刷题之后对题目、对知识点有更深的理解。正如我强调了好多好多遍的,刷题之后,不管对错,要思考这道题的精髓,也可以试着自己举一反三的给自己提出一些问题自己回答。这些都是构建知识网的有效方法。对于好题也可以积累下来等过一阵子再做,你可能还会有新的感悟(当然也有可能是过了一段时间又不会做了...)


                                                            其他建议

Q:教辅用什么?
A:五三。正常考试80分以下的好好看知识点,用我说的方法理解记忆(理解和记忆都是重要的)。80分以上且自认为没有纯粹的知识漏洞的直接刷题就好。错题、疑惑的题、思路不清晰耗时长的题一定一定要看解析,而且要看懂。有一道是一道,不能不求甚解。对于高三学生,全品的解析对于知识点讲解挺不错。刷题就是各种金考卷。如果学校老师用其他教辅,一定要把老师使用的那本教辅放在第一位,因为老师会讲,其他的作为辅助,千万不要主客颠倒。再强调一遍,所有不会的题和带来阻碍的题必须看解析看懂。

Q:我化学常年不及格。
A:这种情况我统一建议你咨询老师然后详细制定专属学习计划。只要你有诚意和敬意,正常的老师都会帮你的。我能给出的建议就是:好好听课不会就问,千万别自以为是。更不要盲目听我的,鄙弃你的老师,这种行为只会害了你,我也担不起这个责任。总之,我只是提供一种方法,我的教学能力连最一般的老师也比不了,别光顾着听我的就否定你的老师。

Q:我知识点还记不住
A:强调一下,理解记忆的基础是记忆,得先记得下来才能理解,连知识都记不住就尝试理解断然不可取 。

Q:我想了解更多原理层面的东西
A:①(开学,下同)高三,且正常成绩低于85分:安心学习,别想太多
②高三,且正常成绩高于85分:学一遍选修三,稍稍学的透彻些,足够用
③高一/高二,且学有余力:欢迎学习化学竞赛,但请务必不要占用正课时间,发现其他学科成绩下降立即停止,且务必分清高中化学与实际化学的界限。如果你不听这些,就是害自己。
④高一/高二,且对化学有极大兴趣:欢迎学习化学竞赛,向你的老师咨询你是否适合专攻竞赛路,并自己做出决定。

关注公众号:卡尔杰斯,里面有各科学习方法。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6
我是一个化学专业的大三学生,以前我高中化学还可以吧,但是高二的时候有段时间觉得那个很难,因为我们换了一个化学老师,以前那个我很喜欢他。虽然我成绩没有退步但是我能感觉出来自己的水平下降了,以前是靠理解,现在却靠死记硬背,那时候我才真正对化学的学习方法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首先,老师要你背的还是要背,什么元素周期表啦,什么金属活泼顺序啦,氧化还原的规律啦,这些都是必须记忆而且很好记忆的,因为老师都会一遍一遍跟着大家一块记忆或者找一些好的方法比如说顺口溜来帮助你记忆,要死记硬背的其实就这些东西。很少的!毕竟着是理科啊。接下来就是你自己理解了,比如反应方程式你不会写啊,你就要记住:方程式就那几个规律,质量守恒和电子守恒,元素守恒也在质量守恒里面啦,当然一定要符合客观规律,锌扔到稀硫酸里要溶解冒泡的,为什么要冒泡呢,那是什么气体呢?只有硫酸里的氢离子跟锌发生反应,锌比氢活泼所以把它拉出来了,锌自己呢?变成二价的阳离子跟硫酸根离子结合了,锌是二价的吧,所以一个锌能置换出两个氢离子生成一个氢气,配平自然你也会了吧?为什么浓硫酸又不行呢?因为"浓"硫酸里没有水啊(你可以想起透明的黏糊糊的浓硫酸的模样),没有水就没有氢离子,怎么反应呢?但是浓硫酸是强氧化剂啊,能融化铜啊,它怎么可能不和锌反应呢?原来锌扔进去就会生成致密的氧化物薄膜,这些老师都说过吧?你可以一个联想想出这么多东西,呵呵,你要是想追根问底,在浓硫酸里到底生成什么氧化物薄膜呢?你试着写写方程式吧,不会就问问老师,这不就有兴趣了吗??但是你要说“我记不住,我连锌扔到浓硫酸里会冒泡也不知道”,没关系!还是联想,上完一章,比如说卤族元素,你就可以合上书去想,学了这一章我学了哪些知识呢,卤族元素排在周期表的倒数第二列吧,因为他们最外层都是7个电子,8电子是稳定结构啊,所以都想抢别人一个电子,所以他们都是强氧化剂,最强的是氟,因为他最外层的电子离带正电的原子核最近,所以最容易抢人家的电子,氟的单质是什么样呢?淡黄绿色气体(天啊三年了我居然还记得,真得好好谢谢我们那是的老师),有没有想到书最后元素周期表上面氟格子里那个很奇怪的瓶子啊?那个是个塑料瓶,为什么不用玻璃容器呢?因为氟单质很活泼,为了制备他死了多少科学家啊。氟气和氢气接触会在阴冷处发生剧烈爆炸,这个试验有没有做过呢?没有,老师不敢嘛,氟气有剧毒啊!(氯气如何跟氢气反应呢呢...溴蒸汽呢...碘蒸气呢...这个是证明活泼性强弱的方法之一),爆炸的方程式是什么呢?生成什么呢?生成物有能和什么反应呢?把方程式写下来....接下来想氯,其实很多都在氟里面想过了,想完氯再是溴,一个个来,最后你已经把所有方程式和上课的试验都复习一遍了,再回头看看书想想有什么遗漏。也不要你死记硬背,想不起来看看书想想老师上课的话就行。你试试吧!
但是我注意到你不做题啊?这可不行啊,不要你做很多,至少老师布置的你要做吧?最好还是当天完成,这样才能起到温习的作用啊,作业里也可以让你想起很多东西的。
考试时候最后说说考试策略吧,化学这个不像数学物理这些理科,一个大题十来分,好多个大题。化学是很多小题目组成,后面的计算其实很简单,只要平时作业认真做做错弄懂就肯定没问题,拉分的最主要还是前面小题目,所以一定要细心细心!!!!陷阱一定别掉进去,反正你才高二还有一年,以后考试就一定要争取拿满分!我不是逗你玩,是真的,不会做的基本上应该不会有了,要是有也不过几分十来分,会做的一定要保证正确!当然这也是不可能的,人总归要犯点错误是吧呵呵~~~~
差不多也就这些了吧
都是学长的一些自身体会,仅供参考哈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21-08-23

带了近千个一对一学员,对学生情况比较了解,希望能给你些受用的建议。

一、明确学科特点——打好基础

化学这个学科不是单纯的文科,不是单纯的理科,它属于内容比较多的理科,所以一方面记忆的东西偏多,另一方面难理解的东西也不少。

1.记忆性内容

需要记忆掌握的内容有:基础的物质的分类、元素及化合物的性质(钠、镁、铝、铁、铜、卤族、氮、氧族、碳族等)、元素周期律、基础电化学、基础有机反应的内容,以上这些属于非常非常基础的内容,任何一本辅导书中都有具体的知识点,需要下功夫记忆(顺口溜、看视频都可以)

2.理解性内容

需要理解的内容有:氧化还原与离子反应、元素周期律应用(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强弱比较)、电化学书写规则、有机原理、平衡(勒夏特列原理、平衡移动的分析),以上属于进阶的了,必须的挨个分析出具体的做题步骤、易错点,达到信手拈来。

二、做好总结归纳——反思提升

除了基础性记忆理解外,还需要专项总结,这个属于大多数学生达不到的层次。

1.同一种知识点分类题型

这需要大量的训练为基础 ,比如电化学的基础类型除了课本的原电池、电解池还有串联问题、新型锂离子电池问题等,都可以做具体分类,这样可以条理清晰地学习好化学内容,能够用于应对各种复杂场景,但是小贴士:开始会非常难,答主就是这么一点点走过来的,你会感觉时间效率很低,别人又做了很多题,但是你要注意,你看似浪费时间的这个行为恰恰是在为你的高效做题打基础。

2.错题总结

很多学生都以为错题粘上就行了,下次不会错,实际上通过教学过程我发现,大多数学生会出现同样的题目反复错的现象,原因就是错误的思想还在,没有对题目进行具体的归因分析导致的后果,所以想要真正的利用好错题,就要做好以下工作:

这道题目到底是为什么做错?(通常有以下几种类型)

①审题错误——漏掉关键信息,实际上通过教学发现,学生们的阅读能力普遍不达标,不是丢这就是丢那,需要通过大量的阅读来规避,不要以为下次不会丢条件,能力这个东西不是一次两次就能提升的。

②概念不清——不懂概念,实际上就是没学明白,比如勒夏特列原理:当改变影响平衡的因素,平衡将向着减弱的方向移动,这么一道题,现有恒温恒容条件下1L装有NO2的容器,将体积变为原来的1/2,最终的颜色变深还是变浅,大多数同学会认为变浅,因为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加压之后,平衡会向着减弱的方向移动,但实际上忽略了勒夏特列原理最终还有一句要领:阻碍但不能阻止。

③适用情境错误——不懂适用范围。每种模型下都有具体自己的适用条件和范围,搞不清楚这个,就很难把题目真正弄明白。

三、坚持限时训练——综合提升

没打过仗的士兵战斗力几乎为零,实战最能够给自己带来经验,平时练习就是要尽可能地模拟实战,训练自己。

限时强调了读题理解要快、知识调取要快、落笔计算要快,这三个方面能力需要整体提升。

1.读题理解要快

读题实际上就是在筛选信息,翻译信息,需要强大的阅读能力和筛选能力,这就是要平时有大量的文字阅读、大量的题型训练,达到快速能够读取信息、检索关键信息的程度。

2.知识调取要快

这部分在已经读好题的基础上,需要调取已有的解决方案、思路,这就用到了之前所做的分类汇总,在这块强化训练时就会体现出来

3.落笔计算要快

良好的计算能力也是高中生的基本要求,而实际情况来看,多数同学的计算能力普遍很弱,一方面慢,一方面正确率还低,这里建议每天训练6位数乘6位数的乘法,训练自己的计算能力和细心程度。

以上是老师给的具体化的建议,希望你能踏踏实实得执行,小屁屁老师等你们的好消息。

第4个回答  2019-12-19

1、明确目标

学习不好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没有动力,所以一定要树立清楚的目标,考个重点大学之类的,比如我要考北大,我要考清华,我要考浙大......目标就像是黑夜中的启明灯,指引着人们走向目的地。当然有了目标院校还不够,还要知道目标专业是什么,还可以去目标院校的官网上查查历年的录取分数线和排名,找好自己的目标专业。有了一个清晰的目标才会有明确的方向,才知道究竟要往哪个方向努力。

2、主动学习

对照目标院校录取分数,给自己制定分数目标,在明了差距后主动学习,缩小与目标之间距离。一旦遇到不懂的难题,要主动积极地解决,而不能放任自流。上课之前最好能先预习一下要上的内容,否则上课时有一个知识点没跟上老师的步骤,下面的就不知所以然了,如此恶性循环,就会开始厌烦心心理等,对学习来说兴趣是很重要的。

3、正确使用课本

课本,是教与学的根据。要学习好各个学科,必须重视并学会阅读课本。有些同学不知道应该怎样使用课本,往往只是在课后从书本中找出解题的公式,把习题做出来,就以为是读了课本了。这种用书的方法,在高中是决不可行的。在不同的学习环节中,都要阅读课本,但有不同的要求。课堂上认真听讲,而预习是为了使听课心中有数,提高听课效率。课后复习,是消化阶段,是自己进行深入理解、分析综合的积极思维过程,必须及时地、仔细地、逐字逐句地阅读课本,并在此基础上,动脑动手,积极消化。最后,在学完每章之后,还应把整章课文再阅读,做一个全章总结,把全章内容整理成有纲有目的系统内容,有系统地掌握它,这是一种知识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