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不愿意上幼儿园,是怎么回事?

如题所述

孩子不愿意去幼儿园的原因有很多,这个时候爸爸妈妈千万不能以恐吓、威胁的方式让孩子去幼儿园,我们应该从孩子身上找寻原因,再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想办法让孩子产生对去幼儿园的向往之情,从而让其在心里真正地爱上去幼儿园。

那么,孩子不愿意去幼儿园的原因有哪些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1

孩子不愿意

上幼儿园的几个原因

1. 幼儿园没有在家自由

幼儿园虽然有很多小朋友,可以与小朋友一起做游戏、玩耍,但幼儿园终究没有家里自由,小朋友要受到老师的约束,定时吃饭,按时睡觉,不能像在家里一样为所欲为,想干什么干什么。因此,即使每天放学时好好的,早上起床时,小朋友还是会对上幼儿园心生抗拒。

2. 不想与爸爸妈妈分开

对孩子来说,爸妈在身边,心里会有无比的安全感。而上幼儿园以后,要独自面对、处理问题,不难想象孩子会产生失落、焦虑与不知所措的感觉。

3. 无法适应集体生活

孩子到了幼儿园,必须遵守集体的规范,想要的东西需与人分享,想吃点心、玩玩具都得排队,到处都是限制,让孩子觉得幼儿园不好玩。

4. 假日综合症

周末或长假过后,孩子抗拒上幼儿园的情绪会更加明显。好不容易到周末,家长就会由着孩子晚睡晚起,带孩子去做他喜欢的活动,孩子在幼儿园建立的生活秩序完全被打乱,这样的生活与上幼儿园时的情景形成强烈对比,孩子自然不想被约束。

5. 生病后找到拒绝上幼儿园的理由

孩子一生病,家长就会尽量让孩子留在家里养病,孩子不仅可以不去幼儿园,还会得到全家人的悉心照料,有些心疼孩子的家长还会放弃平时的原则,满足孩子的一些无理要求。这样一来,孩子病好后,就会想方设法找借口拒绝上幼儿园。

2

孩子不愿意去幼儿园

家长要这样做

家长要认可送孩子进幼儿园是孩子未来生存能力学习的开始,不管孩子是否抗拒,都要坚持。孩子入园因焦虑哭闹是很正常的,一定要正确对待,不要因为孩子哭闹,就接回家,否则会将这个战线无限期的延长。

除了节假日或生病等特殊情况,家长一定要始终如一地让孩子坚持上幼儿园,不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否则孩子会误以为自己不想去幼儿园就可以不去。

幼儿园能培养孩子的责任意识,如果孩子表示不愿上幼儿园时,家长无条件地配合,寻找理由帮孩子请假,孩子就会看到撒谎的好处,千方百计找借口逃避上幼儿园。

3

如何让孩子

喜欢上幼儿园

1. 让孩子心情愉快

让孩子在去幼儿园的时候尽可能地开心,告诉孩子很快就可以与自己的小伙伴玩了,让孩子对去幼儿园充满期待。

路上还可以告诉孩子:“等你下午做完活动、吃完饭,放学了,妈妈就来接你。”当然你要说到做到,尽量按时接孩子,如果晚接,要提前跟孩子说好,不要让孩子的期待落空。

2. 接送时家长快点离开

送孩子到幼儿园,把孩子交给老师后家长最好赶紧离开,不然孩子看到爸爸妈妈一直看着自己也会很舍不得。离别的情绪一旦被渲染,孩子就可能会撒娇或哭闹。

3. 撇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良好习惯

了解幼儿园提出的有关教育孩子的具体要求,培养孩子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和良好习惯,给孩子安排与幼儿园相应的作息时间,缩短家庭与幼儿园生活、卫生习惯方面的距离,让孩子更容易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

4. 鼓励孩子多交朋友

幼儿园里的小朋友对于孩子来说是相当重要的。有朋友的陪伴,孩子就不会对大人离开身边的事情念念不忘了。因此,平时也可以邀请其他的小朋友和家长到家中来玩,以促进孩子们之间的友谊。

5. 及时与孩子、老师沟通

如果入园已经很长一段时间了,孩子还是有强烈的害怕和抵触情绪,父母就要注意了,要及时与孩子和老师沟通,找出具体原因,以便对症下药。

如果孩子在幼儿园遇到了困难,或受到批评,父母要帮助孩子克服困难,或找出做错事的原因,教育孩子要勇于克服困难,承认并改正错误,做一个坚强的孩子。若发现孩子身体不舒服,可暂时不上幼儿园,在家观察。

总之,家长要相信幼儿园,坚信孩子必须上幼儿园才能更好地成长,还要让孩子明白上幼儿园是一件必须做的事情,就像我们大人要上班、要工作一样,我们都有彼此必须做的事情。

平时家长可多些和孩子分享在幼儿园里的好处,与孩子交流和聆听孩子在幼儿园里发生的趣事,相信孩子会从中感受到快乐,因而这样才能坚持地去幼儿园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6-15
刚上幼儿园的小孩通常会感到陌生和不适应,因此出现胆怯和不合群的心理是很正常的。以下是一些帮助孩子克服这些情绪的方法:

1.积极参与:孩子应该积极参与幼儿园的各类活动,如游戏、唱歌、跳舞和讲故事等,这可以帮助孩子更容易地融入团体,认识新朋友。

2.鼓励表达:家长可以鼓励孩子自由地表达情感和意见,同时告诉孩子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不要气馁,要持续努力。

3.提高自信:家长应该持续地给予孩子正面的肯定和鼓励,让孩子变得更加自信和自豪。同时,家长需要注意不要对孩子过分挑剔和批评,这可会让孩子失去信心。

4.培养合作精神:家长应该培养孩子的合作精神,让孩子懂得与人沟通、合作和相互支持的重要性。

5.建立安全感:家长应该在家中建立孩子的安全感,让孩子觉得家是他们的温暖避风港。要让孩子相信无论什么时候,家人都会支持和关爱他们。

最终,家长需要耐心和理解,让孩子自然地适应新的环境。勇气、自信和合作精神将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并在团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