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如何制作望远镜

如题所述

摘要:您知道如何制作望远镜吗?首先,要准备好两片放大镜,直径大约在2.5至3厘米之间、一个纸筒,用纸巾或者礼品包装纸卷成筒状、胶带、胶带等。接着,拿出两片放大镜和一篇打印好的文章,将一片放大镜(大的那一片)放在您和纸之间。文章上的影像看起来会很模糊。下面一起来看看自己如何制作望远镜吧!自己如何制作望远镜望远镜实际上就是一个使远处的物体看起来变近的工具。为了实现这个功能,望远镜上有一个装置(物镜,也叫作主镜)可以收集远处物体发出的光,并将光线(图像)传到另一个装置(目镜透镜)的焦点处,后者会将图像放大并传到您的眼里。按照以下的步骤,您就能自己在家里制作出一个简单的望远镜。
简单自制望远镜材料两片放大镜——直径大约在2.5——3厘米之间(如果其中一片放大镜比另一片大些,效果会更好)、一个纸筒——用纸巾或者礼品包装纸卷成筒状(长一些会比较好)、胶带、剪刀、一把直尺、码尺或者卷尺、印有内容的纸——报纸或者杂志都可以。
手工望远镜的制作步骤拿出两片放大镜和一篇打印好的文章。
将一片放大镜(大的那一片)放在您和纸之间。文章上的影像看起来会很模糊。
将另一个放大镜放在您的眼睛和第一个放大镜之间。
前后移动第二片玻璃,直到印刷内容看起来非常清晰。您将注意到文章看起来变大了,并且是倒立的。
请一个朋友帮助测量两片放大镜之间的距离,并记录下来。
在纸筒靠近前端开口处大约2.5厘米的地方剪一个槽。不要将卷筒剪穿。这个槽应能够容纳较大的那片放大镜。
在纸筒上再剪一个槽,这个槽与第一个槽之间的距离等于您的朋友所记录的距离。这是放置第二片放大镜的地方。
将两片放大镜放在相应的槽上(大的放在前面,小的放在后面),并用胶带将它们固定好。
在较小的放大镜后面留大约1——2厘米的卷筒,将多余的卷筒剪掉。
用这个望远镜来看印有内容的纸张,以检查它是否制作成功了。您也许要花点精力来确定两个镜片之间的准确距离,从而使图像能够聚焦。
您已经制作成了一个简单的折射望远镜!有了这个望远镜,您就可以用它来观察月亮、一些星团和地球上的东西(比如鸟)。
以上就是普通望远镜的制作方法,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看如何制作更专业的天然望远镜。
天文望远镜DIY步骤详解在这里我给大家介绍的是镜片材料易找的开普勒式的折射望远镜,这类望远镜也是最容易制作的,它没有太高的要求,视场较大,容易找到被观察对象,凸透镜在今天这个社会里也是比较容易找到的,不像反射式,凹面镜不是从厂家购买,就只能通过自己艰苦的磨制了,而且还不一定一次就磨成功。我们这架望远镜是属于入门级的,它不能与那些高档的相比,但也能够满足一般的观察要求。对提高对天文的兴趣和认识还是有一定的帮助的。
首先是望远镜的放大倍率,因为是入门级的,为了保证画质和清晰度(即分辨率),我们不要一度的贪图追求放大倍数,宁愿小倍率清晰的观察对像也不愿意大倍率的摸糊的观察对像,那是对视觉的污辱。在这里我给大家介绍的是一架30倍左右的望远镜,它能清晰的看到月球上的环形山,最大的行星木星看起来像一小圆盘,在观测条件好的时候能看到它上面的大红斑,至于土星光环,如果你的镜片质量和手工制作做得足够好,在晴朗的夜空土星大距的时候,勉强能看到它周围有一些不寻常的东西,没错,那就是它的光环。
天文望远镜制作材料长焦平凸透镜一块,短焦平凸(双凸也行)透镜1-4块,纸筒(或用纸自己卷制),胶水等。
天文望远镜物镜制作一、首先是物镜,口径在5厘米左右焦距在50-80厘米都行,主要是看各位能找到什么样的焦距,理论上口径越大焦距越长越好,能找到1米到1米2的更加好,这类镜片现在比较难找,不像以前,有邮购的套件,邮购一块口径10厘米焦距1米2的镜片还不是一件非常难的事,现在不行了,没这类镜片邮购了,大家可以到网购上搜索一下,找一块焦距80厘米的镜片应该也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我这部望远镜用的是一块口径5厘米焦距80厘米的平凸透镜,是以前邮购的,切记一定要平凸透镜,双凸和新月型的凹凸透镜不好,做出来的效果很差,主要是色差大和琦变非常厉害。一块合用的镜片一般是口径和焦距比为1:8或1:15之间,比如口径为5厘米的镜片,按1:15来算,5X15=75厘米,我们这块是80厘米还是可以的。如果按1:8来算即5X8=40厘米,意思是说一块口径5厘米的镜片,焦距在40-80厘米之间都是合用的,做出来的望远镜成像还是好的,低于或者超过这个范围太多做出来的望远镜成像就会很差了,就像你到二元店买一块口径10厘米的放大镜,它的焦距只有30多厘米这样,它的比例远远低于1:8的范围,只有1:3这样子,这种镜片是不行的,做出来观察到的图像琦变非常厉害,除非你只打算做一个给小孩子玩的玩具。
天文望远镜镜片制作镜片我用白板纸(厚纸)来卷制外筒,主要是为了方便安装到物镜筒身上,卷的厚度由你所拥有的物镜筒内径来决定,卷到直径大小刚好放进物镜筒内为准。如果你的物镜筒也是自己卷制的,那就可以省掉这一步了,直接把物镜筒卷到和物镜的直径大小一样即可。物镜口径5厘米,要做一个3厘米的光栅,因为不是消色差镜片,色差还是有的,只能以牺牲口径的办法来消除了。如果你从网上花个几百块钱弄一块消色差的镜片那这个光栅就可以省了,还不会牺牲口径的集光量。
天文望远镜物镜筒制作物镜筒我是用一些硬纸筒来做的,大家可以到喷绘的地方去问人家要。
我们这块物镜的焦距是80厘米,物镜筒的长度只能比焦距略短20厘米左右,因为每个人的视力不一样,我们还要制作一目镜筒来调节,以应对不同视力的人观看。一般在工场得到的硬纸筒都比较长,大家可以用锯子根据镜片焦距来锯短纸筒。
天文望远镜目镜制作接下来做目镜,此类镜片是大家最容易找得到的,几乎地摊上都可以买到,在这里我用的是修理钟表的那种放大镜,因为我做这个望远镜用的目镜和那个显微镜的一样,是通用的,当然,你也可以用其它的镜片,镜片的来源就是多种多样了,焦距用3厘米左右的两块可以组成一个焦距2.5厘米左右的复合目镜,如果要做到消色差,两片镜片的距离是单片焦距的三分之二,焦距可以缩短到原来单片焦距的四分之三,这个比例是在其它制作望远镜的书上看到的,但按我的经验,把两块镜片直接问隔三毫米左右,可以缩短一半的距离。
大倍率放大镜用来做目镜也是非常不错的,它的放大倍率在5倍左右,焦距和修钟表的放大镜一样,在4厘米左右,用三块,其时用两块也是可以的,用一块也行,但放大倍率就小了,如果有单块焦距3厘米的镜片更加好,两块就可以了,把焦距做到2厘米左右就可以了,这样这部望远的放大倍数就是80厘米÷2.5厘米=32倍,如果目镜焦距做到2厘米,那么它的放大倍数就是40倍,如果你得到焦距为1厘米的放大镜,那这台望远镜的放大倍率就达到80倍。望远镜的放大倍率是物镜焦距除以目镜焦距等于放大倍数,我们不能为了一味的追求放大的倍数而忽略了成像质量,在口径相同的情况下,放大倍数越高,画面越暗,大倍数在白天观景和晚上看月亮还可以,看星星就没有必要了,就算你的放大倍数是200倍,从望远镜中看去仍然是一个小光点。
天文望远镜目镜筒制作接下来我们要制作目镜筒,因为物镜筒我们用了喷绘材料的硬纸筒,目镜筒只能自己卷制来配合物镜筒了。目镜筒用250克左右的白板卡纸(牛皮纸之类的厚纸也行)来做,多卷几层,达到一定的厚度,感觉有一定的强度就行了。我一般是卷4-6层这样子,因为白板卡纸本身有一定的硬度,又方便卷曲,卷出来的镜筒有强度又带点弹性,非常适合。卷好后可在内壁做一光栅,最好是几个光栅,根据镜筒的长度来制作,我做最多达到三个,即在目镜筒里隔几厘米就做一个光栅,这样子可有效的减少光在内壁的漫反射,令观察不再受到杂光的影响,对成像质量有很大的保障。接着就做一个目镜接筒,主要是把目镜插入,方便更换不同焦距的目镜以组成不同的放大倍率。
最后把目镜接筒用胶水粘在目镜筒上即可。
天文望远镜正向镜制作至此一架望远镜基本完成,不过此时观看的景物是倒的,就是上下颠倒的,这对天文观测影响不大,因为星星和行星基本都是圆形的,也无所谓正反了,如果白天用来观景的话,在视觉上感觉就没那么舒服了,此时可以做一个正向镜来改善这种视觉,正向镜其时就是一面镜子,通过它可以把倒转的图像再倒一次变成正向的了,但左右却颠倒了,不过这对观看来说影响也不大了。正向镜的外壳用包装纸箱的瓦楞纸来做,有厚度和一定的强度而且材料易找和便于粘贴,里面粘一块小镜子,最好是那种镀铝镀在表面的镜子,比如很投影机或幻灯机里面拆出来那种,一般的普通镜子也行,但只能用来白天观景,晚上用来看星星和月亮之类的不好,因为镀膜在玻璃的下面,加上玻璃有一定的厚度,光线在斜射时,会在玻璃表面和玻璃下面的镀银层之间发生多次反射,镜子越厚,多次反射的现象越明显,此时观看到的星光会由一个按渐变的距离变成多个。这对观察造成不必要的影响,所以最好能用银子或铝镀在表面的那种反射镜,而且镜面要平,不然图像会琦变的。
上面那些都做好后,一架望远镜基本上就完成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