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很多人都会贴对联,那贴对联这个习俗是怎么来的?

如题所述

过年贴的对联也叫春联(春联属于对联文化的一个小分类),是我国汉族和部分兄弟民族的传统民俗。在新春之际贴春联,内容以辞旧迎新的吉祥语为主,表达了人们的美好追求和良好愿望。对联是由门神文化演变而来,时至今日,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门神和对联文化仍然并存。

门神文化源自人类早期对大自然诸多自然现象不了解而产生的恐惧。在门神出现之前,人们将桃木悬挂在大门之外,用于辟邪。人们认为桃木具有辟邪驱鬼的功能,其中一种传说认为,桃树是鬼王所居之树,桃树所在之处,其他小鬼不敢冒犯,于是被人们用来作为镇宅辟邪之物。

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用来辟邪用的桃木渐渐有了一定形制,并逐步固定为长六寸、宽三村的长方形,被称为桃符。这是对联最早的雏形。与此同时,桃木由于具有辟邪驱鬼功能,另外演化出桃木剑等专用工具,和桃符分离。

桃符后来又有了新的内容,被刻上神荼、郁垒二神的形象。这两位传说中的人物,是我国最早的门神。至此,门神文化形成。后来,又出现了秦琼、尉迟恭等门神,于是门神和桃符渐渐又发生分离,除了神荼、郁垒;秦琼、尉迟恭等具有震慑功能的门神外,还出现了福禄寿三星、赵公元帅(武财神)等求财、求富贵的人物。门神文化至此成熟,和桃符实现了完全脱离,发展成为一种独立民俗。

桃符的大部分功能被门神替代之后,人们有意识地在桃符上书写吉祥用语以代替神荼、郁垒两位门神的形象或名号。而且材质也不再限于桃木,乃至以纸质为主。到这时候,“对联”已经呼之欲出了。五代时期,后蜀孟昶写下了我国第一副对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标志着对联(春联)的正式面世。

自此,对联完全脱离了桃符属性,成为了人们祈求风调雨顺、祝福来年、展望美好未来等心愿的载体。随着对联的出现,在我国也形成了一种新的文体,即联体。而且对联这一文化打破时空限制,在春节以外,凡有大门处,皆书写对联用于装饰,并延绵至今。内容也从(春联)的单一吉祥祝福发展为传递某种特定思想、心愿、志趣等各方方面面。

联体文也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遍布大江南北各地的著名寺院、楼阁等,门庭两侧的奇联妙文更是其中的代表,每每吸引人们驻足,一副副“绝对”常常让人们流连忘返。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5-05
春联源自五代的桃符,立于大门两边,起到驱鬼避邪的作用,宋朝用纸张代替了桃木,到明朝时盛行,经明太祖提倡,流传至今。
第2个回答  2021-05-04
贴对联的习俗传说中是因为古代有一个猛兽,专门在冬天里出来觅食伤人,害怕红色和爆炸声。于是人们纷纷在家门口贴上了红纸。久而久之慢慢的演变成了贴对联。
第3个回答  2021-05-05
门神,中国民间传说是能捉鬼的神萘郁垒。东汉应劭的《风俗通》 中引《黄帝书》说:上古的时候,有神萘郁垒俩兄弟,他们住在度朔山上。山上有一棵桃树,树荫如盖。每天早上,他们便在这树下检阅百鬼。如果有恶鬼为害人间,便将其绑了喂老虎。后来,人们便用两块桃木板画上神萘、郁垒的画像,挂在门的两边用来驱鬼避邪。南朝·梁·宗憬《荆楚岁时记》中记载:正月一日,“造桃板着户,谓之仙木,绘二神贴户左右,左神萘,右郁垄,俗谓门神。”然而,真正史书记载的门神,却不是神萘、郁垄,而是古代的一个勇士叫做成庆的。在班固的《汉书·广川 王传》中记载:广川王(去疾)的殿门上曾画有古勇士成庆的画像,短衣大裤长剑。到了唐代,门神的位置便被秦琼和尉迟敬德所取代。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