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江乡的基本信息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6-05

溶江乡位于缙云县境东部,自1992年5月由原溶溪、雅江二个乡合并而成。乡政府驻洪坑桥村,距县城16.2公里。东临双溪口乡,东南界大源镇,西南接胡源乡,西连舒洪镇,北毗三溪乡。区域总面积50平方公里,全乡6289户、148个村民小组,16099人。
种植业主要以黄花菜、蚕桑、茶叶为主。工业主要产品为摩托仪表配件。
辖区内岩门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区仙都风景区的重要景区之一。
2008年全乡实现工农业产值9148万元,其中农业产值4850万元,人均收入5078元。种植业主要以黄花菜、蚕桑、茶叶为主,是远近闻名的黄花菜之乡。工业企业48家,年产值500万元以上的一家,主要产品为摩托仪表配件。辖区内旅游资源丰富,岩门景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区仙都风景区的重要景区之一。 地形以丘陵为主,间有低山。地势南北两端高,中部为丘间平畈。海

拔一般在250-500米之间。西北部与舒洪镇交界的白水山为最高,海拔1083米。河流于流源出越王山,东自双溪口水道经境中与渚溪流汇合后,向西流舒洪镇境人贞溪。由于源短流急,季节性强,农田灌溉依靠山塘水库为主。南部地层以岩性土类分布为主,易风化侵蚀而造成水土流失,植被很差。荒山疏林面积大,水源短缺,水利条件差,农田易受早。由于地势的影响,境内气温和降水量均有差异。南部气温略低。年平均气温17'12,无霜期216天以上,年平均降水量1505.1毫米。农业发展宜以粮食生产为基础,大力发展园地经济特产和以奶山羊为主的养殖业。主要地类占总面积比例:耕地7%,林地68.7%,水域1.9%。水田土壤以黄泥沙田、紫泥沙田为主。矿产有铀矿点。 系溶江乡政府驻地,位于缙云县东部距县城16公里,丘间平畈,海拔最低处为241米,最高处自然村为285米。洪坑桥村地处贞溪中上游地段,东与大雅畈村接壤,南为贞溪和田洋村为界,西与舒洪镇溪下自然村为邻,北与花楼山和西岙水库为界,辖区面积约4.5平方公里。洪坑桥村辖7个自然村,东面是洪坑桥,东北面是三青求,东南面是下岙,南面是前溪,西边是突头,西北面是新屋畈,中间是溶溪。乡政府驻洪坑桥东部平黄公路北侧。
洪坑桥村是全乡的政治、文化、经济、商贸中心。乡中心小学、卫生院、邮政所、电信所、信用社、供销社、移动通信营业厅、道班等单位都在该村,全乡工业企业80%分布在洪坑桥村,工农业总产值占全乡总量的大半,第三产业占全乡八成以上,因此,洪坑桥村在本乡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洪坑桥村历史悠久,宋代就有人居住。由于外来的人多,不少人就在此定居下来,姓氏也比较杂。本村有徐、周、毛、李、陈、卢、胡、赵、章、潜、方、江、刘、朱、谢、潘、洪、吴、麻、蒋、金、林、傅、夏、应等20多个姓氏。曾取名“红坑桥”,后来改为“洪坑桥”。该村养育出来的人才众多,据不完全统计,研究生11人,博士3人,博士后1人,高级工程师2人,飞行员1人,副县级以上职务5人,画家1人,作家1人,局级干部若干。 雅江——位于溶江乡政府南,距5.5公里,古名灵川,曾称“里雅江”现称“雅江”。村舍分散。包括雅江自然村和卢秋自然村,共730户,1929人口,多江姓。据《灵川江氏宗谱》载,系宋末丞相江万里之后裔,约元初,饶州丰城江大“有乔迁之志,始寓永嘉卢阳,继迁处州青田芝溪,复迁缙邑东山,又择古峰山之北,名其地曰灵川而居焉。”面积约4.6平方公里,分27个生产小组。耕地面积604亩,林地2654亩。盛产黄花菜、蚕桑、茶叶、水稻、杂粮等。系革命老区。
本村自古有八景之称的纱帽增辉、寿星照耀、香炉含烟、一柱千霄、岩门锁錀、钓岭千竿、双峰垂云、花岩焕彩,还有三叠岩、少女藏涧都是奇特之景。距村2公里,海拔315米,有风景秀丽石柱岙,住江姓6户,人口21人。
岩门风景区中花岩隶属雅江村,花岩斑纹鲜艳,有红、黄、黑相间。岩背长有松树、杂木。花岩脚西有天生花岩洞深4米,约60平方米。上古建有庙宇,可惜毁于清末。于2009年重建祠庙,内有佛16尊。 花楼山村位于溶江乡西北角,村民居住零散,有7个自然村,最远的自然村距离村委所在地有2.5公里。总人口有1450人,515户,16个村民小组,有村民代表32人,党员43人。共有土地9764亩,山林面积4896亩,耕地面积426亩。人均收入2000元,在溶江乡属于中水平.人多田少是本村的特点,外出务工和种植经济作物为本村的主要经济来源,留守妇女大都数从事来料加工。农村医保人数占总人数的88.2%,极大的保证了村民生病就是困难的局面。
村内有种植基地多个,有杨梅基地80亩,有土柿基地100亩,有茶叶基地95亩,有黄花菜基地20亩,有兰花基地8亩,有肉鸡养殖场一个,年养殖量上万羽,空气,水质都特别好,本村欢迎各地客户前来观光旅游。 大雅畈社区位于平黄公路沿线,距离县城仅20公里,地理条件优越,交通便利,是革命老区。全社区共有424户、1173人。全社区设党支部一个,共有党员53人。土地面积1919亩,其中:耕地面积355亩,山林面积644亩。2008年全社区经济总收入280.5万元,集体固定收入0.5万元,主要依靠大会堂店面出租,集体经济薄弱。2008年人均纯收入2131元。
收入来源分三大块:1、种植业,主要种植黄花菜、荷兰豆、茶叶、甜玉米等;2、外出务工,如开办浴室、隧道工程、进厂打工等,其中开办浴室与打山洞是该社区的两大特色产业,外出开办浴室有45户,打山洞16户,足迹遍布全国各地,造就一大批致富能人;3、来料加工业,主要有穿珠、钩围巾等,解决了该社区一部分妇女、老年人口就业问题。
大雅畈社区文化中心内设有阅览室、电视室、乒乓球室等七个场所供居民学习、娱乐和休闲。老年星光之家的建立使社区老年人有了自己的“天地”,经常的集体娱乐活动,增加了他们相互交流的机会,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真正做到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社区居民自编自导的节目曾在溶江乡庆国庆晚会上精彩上演。文化中心的建立将会推动社区文化、娱乐等方面的创新,促进社区全面发展。 大黄村面积约4.4平方公里,辖3个自然村,分10个村民小组,396户,1043人,耕地面积426亩,主种水稻,林地4363亩。产茶叶、蚕桑、黄花菜,系革命老区。
古名林月岙,在洪坑桥东南4.8公里山沟,海拔422米。村址地势坎坷,房屋依山坡梯状分布。昔日方谚云:“大黄、卢秋,前无道坛(天井),后无阴沟。”说明村庄坐落环境狭窄,且土地磅礴,水源奇缺,连晴数天,庄稼就被晒干黄,由此得名大黄。现今水利条件已经有很大改善,兴建岙里水库,田山头水库,用田山头水库水建起饮用水工程,有257户,827人用上自来水。多胡姓,通公路,有班车。 田洋村位于溶江乡南边,距乡政府2.5公里,经行政村规模调整后,由原来的田洋村、岩坑村、岭脚吴村合并而成,全村现有人口2250人,853户,有土地面积5467亩,其中山林面积4477亩、耕地面积728亩,水田面积309亩、旱地69亩,2010年人均收入4480元。。特产有茶叶、板栗,水稻、油菜、黄花菜、油茶是主要农作物。农民主要以种植业和务工收入为主。
田洋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
——产业布局合理,经济稳步发展。田洋村土地存量小,人均只有0.32亩,农业是主导产业。要充分利用其他优势,发动村民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农民收入增加,生活质量提高。农民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人均收入持续增长,加强对农业农民的支持保护,农民负担进一步减轻,生活比较宽裕,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基础设施加强,村庄环境改善。按照“十村示范、百村整治”的工作要求,积极开展村庄整治工作。通过全村广大村民的共同努力,村容村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基本实现了“路硬、灯亮、树绿、水秀、村洁”的目标。
——法律意识增强,民主管理科学。从未成年开始,进行持续的普法教育,农民知法守法意识明显提高。村民自治机制健全,民主管理规范,农民民主法制增强。农村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不断增强,农村社会和谐安定。
——社会事业进步,民风健康向上。积极开展农民转移技能培训,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到93%以上,住房保险100%。完善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农村科技、文体、计生等协调发展。加强农村精神文明载体建设,使农民有主体娱乐活动阵地。
一、基本情况
前溪村有土地面积1732亩,其中山林1433亩,耕地184亩,08年村人均收入4941元(据2008年年报),已没有年均收入1500元以下贫困人口,低保户6户8人。村两委办公场所设在村会堂,2006年已修饰一新,还设立了党员活动室和老年人活动场所。
二、经济情况
该村集体经济薄弱,村民的收入来源主要还是靠外出打工,外出人口占60-70%。这些人口一般秋末外出,夏天回乡,其中有20余户每年到江苏等地开设浴室,年收入可达3万余元。回乡后,很多村民在乡里的龙头企业——缙云县仪表件厂打工。在村的村民,有30余人常年在仪表件厂务工,也有的在村中的水泥预件厂、水泥砖厂务工(约13-15人),常年跟随建筑队打工的也有10余人。村中有茶叶加工户4户,一些村民给加工业主打工。村民中也有开诊所、小店、及搞货运的。前溪在1992年前后曾大力发展过香菇生产,但现在村中没有特色农业产业,只有传统的种植业,全村只有30亩茶园和4亩的桑园。
三、班子情况
前溪村党支部有党员35人。村两委已于08年5月换届,两位带头人还是老搭档,书记有工作干劲,主任有丰富的农村工作经验。他们两个协调团结,有干一番事业的决心,他们都能为村集体的事而甘愿奉献。书记卢新海,在1992年发展香菇生产中致富,先后种过香菇,跑过运输,现开有全乡仅有的一个蔬菜销售店,成为全乡的蔬菜集散地,主任胡锦清是办企能人,前几年在江西办过硫化碳厂,现在家“专职”做村民主任。两委中的女委员是仪表件厂的老总,还有一位也是村里中年的老干部,总的来说,班子是团结协调的,有较高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陈村村位于溶江乡洪坑桥村南1.3公里浅谷,呈块状聚落,始由陈姓居此而得名,地势南高北低,海拔高程263米。全村对外交通便利,有一乡村公路自北向南贯穿而过。全村共3个自然村(陈村、桥岙、后前),6个村民小组,有293户,765人。拥有土地面积1536亩、耕地面积229亩、山林面积545亩。
??主要经济来源:茶叶、黄花菜、桑叶、油茶,其中全村现有油茶基地400亩,为省油茶示范基地;还有较多劳动力外出务工,如开办浴室、进厂打工等;另有从事来料加工,主要有串珠、钩围巾等,解决了村里一部分妇女、老年人口就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