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点的成因是哪些,危险点分析预控的作用是什么

如题所述

危险点的产生

伴随着生产实践活动而生成
只要有生产实践活动,就必然会生成相应的危险点。生产实践活动结束,危险点也随之消失。

伴随特殊的天气变化而生成
只要出现特殊的不良天气,就有可能生成相应的危险点。天气变好,危险点也不复存在。

伴随生产设备制造缺陷而生成
有些机械设备的制造缺陷不经过技术检验很难发现。而一旦投入使用,在一定的条件下,潜在的缺陷就会变成现实的危害。这就是设备自身问题所存在的隐患。

因维修和检验不善而生成
一些机械设备存在的缺陷——危险点,不都是在制造时就存在,而是在长期使用过程中逐渐形成,如果缺乏认真检查和必要的试验,带故障使用或留有隐患,它就会给作业人员的生命和健康带来威胁。

冒险违章作业直接生成
《安规》是我们电力系统安全工作的经验总结,对控制和避免危险点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违反《安规》,冒险作业,就会使处于安全状态的作业环境危机四伏,险象环生,不仅不能控制已存在的危险点,还会生成一些新的危险点,进而导致事故的发生。这是人身伤亡事故产生的一大根源。

危险点诱发为事故
习惯性违章,是指那些固守旧有的不良作业传统和工作习惯,违反安全工作规程的行为。习惯性违章是导致事故的人为因素,危险点则是引发事故的客观因素,习惯性违章与危险相结合,很容易造成事故。
习惯性违章往往会人为地制造新的危险点
在一些具体的作业过程中,如果人们坚持按照《安规》操作,不渗入习惯性违章的成分,就不会生成危险点。但是,如果人们固守违反《安规》的旧的传统做法和工作习惯,本来不存在的危险点的作业过程也会生成新的危险点,进而危及人们的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
习惯性违章会掩盖危险点的存在
习惯性违章者,往往抱有侥幸的心理,对作业中可能存在的危险点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从而掩盖其存在。
习惯性违章会使危险点演变成事故
一些客观存在的危险点只有具备一定的条件时才会演变成事故,而人的习惯性违章行为恰恰为已经存在的危险点演变成事故提供了这种条件。

习惯性违章会使危险点扩大
危险点演变成现实的危险以后,如果及时采取措施,能够控制事态的发展,把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而在危险点演变成现实的危险之后,又遇到习惯性违章行为,则会使危险点进一步扩大,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
习惯性违章是生成和引发危险点的人为因素,要有效地控制危险点就必须根除习惯性违章。

认真了解即将开展的作业情况 分析即将开展的作业所具有的特点以及给工作提出的课题,同时,回顾过去完成同类作业所积累的经验教训,作为预测此次作业危险点和制定安全防范措施的参照。过去完成的同类作业与此次作业的情形越相近,其可参照性就越大。而对此作业的情况越熟悉,所分析的特点越透彻,对可能出现的问题估计得越充分,找出的作业中可能存在的危险点就会更加全面、准确。
利用每日早会、周安全活动以及召开专门会议进行具体的分析预测
应把每项即将开始的作业的全过程,分成若干阶段,让大家逐个阶段地寻找有可能存在的危险点,并提出安全防范的方法。需要注意的是,应尽可能把所有的危险点都找寻出来。
紧紧转绕已确定的危险点,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安全防范措施
向所有参加作业的人员交底及进行全过程的监督。坚持运用作业中危险点预控是确保安全生产的有效手段。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4-11
危险点的成因
1、由于误调送电或误操作,使停电设备带电;
2、由于自发电、双电源用户以及发电厂变电所的厂所用变压器和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等的错误操作而造成对停电设备的倒送电;

3、附近带电设备的感应,特别是当和停电检修线路平行接近的带电线路流过单相接地短路电流(指大接地电流系统),或流过两相接地短路电流时,使停电工作设备意外地带有感应危险电压;
4、停电线路和带电线路同杆架设或交叉跨越,两者之间发生意外的接触或接近放电而使停电工作设备突然带电。
危险点分析预控的作用:
成为防止由于人为失误而造成的设备事故和人身事故的有效方法。
在任何作业以前,对工作对象状况、环境都要作专业分析,作险情分析,找出危险点,并做好危险点预控对策,在未采取安全措施之前不得作业,工作中发现险情,要立即撤出现场。
对突然来电的防护措施
目前,对突然来电采取的防护措施有必要的安全组织措施和可能的技术措施,提高设备自动化水平和采取闭锁措施,更为主要的是将停电工作设备可能来电电源处进行三相短路接地,即停电工作的主要技术措施--挂接地线。
1、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
工作票制度,工作许可制度,工作监护制度,工作间断、转移和终结制度等组织措施是防止突然来电的预防性措施。
工作票制度是准许在电气设备上工作的书面命令,通过工作票可明确安全责任,履行工作许可、工作间断、转移和终结手 续,以及作为完成其他安全措施的书面依据。除一些特定的情况外,凡在电气设备上进行工作均必须填用工作票。
工作许可制度是指在电气设备上进行工作,必须事先征得工作许可人的同意,未经许可,不准擅自进行工作。工作许可人必须明确设备已按要求转入检修状态,才允许发出许可工作的命令,严禁约时停送电。这是预防突然来电因素发生的有效措施。
工作监护制度是保证人身安全及操作正确的主要措施。监护人的职责是保证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的安全。工作监护人(负责人)应向工作班人员交待现场安全措施、带电部位和其他注意事项。
工作间断和转移制度是对在工作间断和转移后是否需要另行履行工作许可手续而作的规定。对工作的间断和转移,一定要执行工作间断转移手续。
2、防止突然来电的技术性措施:
①预防性技术措施:
a.停电。在停电工作中,对停电工作设备进行停电操作,拟订正确的停电操作措施并认真执行之,是防止突然来电事故的一 个必不可少的措施。
b.验电。采用电压等级合适且合格的验电器对停电工作设备进行验电,是检验停电措施的制度和执行是否正确完善的重要手 段之一。由于认为无电但实际却带电的情况很多,因此,必须在装设接地线前进行验电来确定设备确无电压。
c.悬挂标示牌是提醒有关人员及时纠正将要进行的错误操作和做法。为防止因误操作而错误地向有人工作的设备合闸送电, 要求一经合闸即可送电到工作地点的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的操作把手上,均应悬挂"禁止合闸,有人工作!"标示牌。
②防止突然来电的防护性措施:
对突然来电进行防护,采取的主要防护措施或者说是唯一的防护措施是装设接地线。装设接地线包括合上接地刀闸和悬挂临时接地线。
对于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差,安全思想淡薄,安全技术素质低下,无论多么周密细致的安全措施都显得无能为力。因而,我们应在抓好突然来电防护的同时,加强安全思想教育,安全技术培训,坚决杜绝习惯性违章行为,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真正落到实处,全面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是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