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武士的介绍

我需要一些日本武士/武将的介绍,大概是战国或平安时期的都可以。最好附年代,谢谢。

武士是10世纪到19世纪,在日本的一个社会阶级。一般指通晓武艺、以战斗为职业的军人。除了受到汉语语系影响的国家以外,多种语言以日语的“侍”(罗马字:以Samurai来显示,或者Bushi。武士的精神被称为“武士道”(Bushido)。

最有代表性的有

柳生十兵卫三严

柳生十兵卫三严 (柳生十兵衞三厳、Yagyū Jūbei Mitsuyoshi,1607年-1650年4月21日) 是日本封建时代最出名以及最常被浪漫化的武士之一。

由于柳生十兵卫的正史生平记载非常稀少,他的真实生活并不被人了解。 柳生十兵卫(幼名“七郎”)在他的家族祖传领地,位于现在的奈良的柳生之乡出生。 他是柳生 但马守宗矩的儿子。宗矩是江户幕府的剑术大师, 特别是德川家光和德川家康,他们将宗矩封为幕府最高级的幕僚。在关原之战中,宗矩为第一代江户幕府,也就是德川家康战斗,并且帮助幕府扩大了领地范围。因为其努力,宗矩被任命为幕府的剑术指导,以及一个小的大名,等于今天的省长。宗矩之后连续为三代的幕府提供剑术指导:德川家康,德川秀忠以及德川家光。

1616年,柳生十兵卫成为第二代江户幕府,德川秀忠庭院的一名侍从。之后并成为第三代江户幕府,德川家光手下的一名剑术指导,从而在某些时候可以顶替他父亲的角色。但是有关柳生十兵卫的纪载从此再未出现过。直到1631年,当十兵卫已经被认为是柳生家族最强的剑客的时候,他已经被幕府以很概括和含糊不清的理由给开除了。这有可能是因为十兵卫的大胆和傲慢,也有可能是因为他想做武者修行的决定。他的下落从此在接下来十二年间不为人知(即使是柳生家族丰富而详细的秘密纪录,也没有什么关于十兵卫的记载,特别是在这十二年间)。柳生十兵卫重新现世是在他36岁的时候,在幕府的面前表演剑术。在这之后,十兵卫重新上任,担任了很短时间的御所印判,并控制着他父亲的领地,直到1646年柳生宗矩逝世。十兵卫还写作了一本书,《月见の诸》,记载了他学剑的学校以及受到他父亲的朋友沢庵宗彭和尚在学习上的指导。在这本书中,他简要的提供了关于他从江户城消失开始1631年到1643年这十二年间下落的线索 --- 巡游全国以精进剑术。

由于柳生十兵卫的失踪以及没有关于他下落的文献记载,他的经历引起了人们的好奇和推测,然后在很多流行小说中被浪漫化。在他父亲死后住在江户的几年间,十兵卫辞退了他的幕府工作并回到他的家乡,并于1650年初在那里因为不明原因逝世。某些报告称他因为心脏病而逝世,另一些人说他在钓鱼的时候被猎鹰捕食袭击而死。还有人推测他被他异母的兄弟派手下暗杀。

十兵卫安息在一个叫做大河村的小村庄,很靠近他的出生地。那里也是他异母的兄弟柳生友矩的安葬地。柳生十兵卫被安葬在他的爷爷柳生宗严的墓地旁边。十兵卫有两个女儿。十兵卫被赐予一个佛教谥号: 奏吾。

宫本武藏

有名二刀流与兵法流派二天一流的始祖,亦是知名的水墨画家及工艺家。苗字是宫本、或用新免、通称武藏,本姓藤原,讳玄信(げんしん、または、はるのぶ)。幼名是辨助(べんのすけ、弁助、弁之助),号二天、二天道乐。著作‘五轮书’中是以新免武蔵守藤原玄信全名为署名。

现在,很明显地宫本武藏亲笔给有马直纯及松井兴长收的书信上的确实写上“宫本武藏玄信”,长冈佐渡守书状有“二天”这个称号。而熊本市削弓的墓碑上写有新免武蔵居士,养子伊织在武藏逝世之后9年建立《新免武蔵玄信二天居士碑》(小仓碑文)标明“播州赤松末流新免武蔵玄信二天居士”。死后71年后《本朝武芸小伝》以“政名”的名字介绍。自此所引用的系图及传记、武藏供养塔的介绍以及武藏的小说,多数使用“政名”的名字,二天一流门弟及宫本家史料等,没有使用“政名”的名字。

武藏在京都与兵法家吉冈一门对决,和岩流岛与岩流兵法家的决斗故事,至今成为许多小说、时代剧电影、乃至电视连续剧(历史电视剧)等发挥的题材,并名闻于世。其自著《五轮书》亦为现代日本人在哲学、经营、乃至运动各方面的指导书籍,在世界各地也有诸多翻译版本与喜好读者。武藏后期的文艺作品,如‘鹈图’、‘枯木鸣鵙图’、‘红梅鸠图’、以及‘正面达摩图’、‘卢叶图’、‘卢雁图屏风’、‘野马图’...等水墨画、以及马鞍、木刀、工艺作品都为日本国家指定的重要文化财产。

佐佐木小次郎

佐佐木小次郎(生年不详-1612年5月13日 ),日本战国时代与安土桃山时代的剑术家,曾与宫本武藏在小仓岛(今岩流岛)上展开着名的决斗。

富田势源的弟子,曾与中条流的钟卷自斋学习武术。为了修炼武艺而游历各国,并独自创立了自己的流派“岩流”及著名的剑技“还燕(燕返し)”。为了到细川家的仕官,受命与宫本武藏在岩流岛上决斗。这次决斗的胜负在大多数人的认识当中,是宫本武藏获胜并击杀佐佐木小次郎;但实际的决斗经过、参予者、胜败都还有待查证。

出身九州北部小仓市的佐佐木小次郎则是在拥护和赞扬的光环的环绕中成长起来的。但是,跟那些平庸的纨绔子弟不同,小次郎绝对是一个剑术奇才。虽然曾经跟随钟卷自斋学习过富田流的小太刀技法,但小次郎自己所创立的岩流,使用的却是比小太刀长得多的太刀。

小次郎的爱刀“备前长船长光”便是长达三尺三寸的长刀,而小次郎的绝技“燕返し”,更是能够将长刀之利发挥到淋漓尽致的招式。可是,即使是这样的小次郎,却连“燕返し”都没有使出就败在了宫本武藏的剑下。跟武藏决斗时的小次郎,无法发挥自己刀长的优势,因为武藏在决斗之前,特意制作了一把木刀,刀的长度是四尺二寸,比小次郎的“长光”长了整整一尺。

因为小次郎在决斗之前并未将绝技“燕返し”传给弟子,这一招便从此失传。佐佐木小次郎--是由钟卷自斋处学习富田流剑术而出身,但加入大部分自己的思想而构成岩流剑术的。其中最著名的是被称作“燕返し”的技巧,但亦没有流传下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1-31
日本人都崇尚 武士道精神,你还是先去了解下武士道精神吧
!!!!

日本的武士道精神究竟是什么?一言以蔽之,武士道的诀窍就是看透了死亡,“不怕死”而为主君毫无保留的舍命献身。这种思想也是对传统儒家“士道”的一种反动。儒家的“士道”讲究君臣之义,有“君臣义合”、“父子天合”的人伦观念,但是日本“武士道”是以为主君不怕死、不要命的觉悟为根本。
武士道重视的是君臣戒律,“君不君”(君暴虐无道)也不可“臣不臣”(臣不尽臣道),尽忠是绝对的价值。中国的原始儒学是以孝为本,尽孝才是绝对的价值。如果“父有过”,子“三谏而不听,则号泣而随之”,但是如果“君有过”,臣“三谏而不听,则逃之”。武士道论者认为,儒家的“士道论”乃在粉饰贪生怕死的私心,慎于人伦而注重主君的道德如何,才选择生死,则面对死却不干脆去死。唯有纯粹彻底的觉悟死,才是武士道强人之处。武士道彻底的觉悟死了,他的容貌、言语、起居动作,也就与众不同。武士社会尊重礼仪,不光是封建社会阶层秩序的尊从,更进一步说“礼仪端正”,才是武士强人一等的表现。武士要“死的干脆”,君要你切腹自杀你就得切腹自杀,这是日本镰仓武家时代以来的传统。
日本武士道的古典称为‘叶隐’(hagakure),是江户时代的佐贺藩(肥前锅岛藩)所传诵的武士道修养书。“叶隐”就如树木的叶荫,在人家看不见的地方为主君“舍身奉公”之意。此书是由佐贺藩的藩士山本常朝(Yamamoto Tsunetomo 1659-1710)传述,由同藩藩士田代陈基(Tashiro Tsuramoto)听闻书写整理,在18世纪初的1716年完成‘叶隐闻书’写本,共11卷1200多节,简称‘叶隐’或‘叶隐集’。卷一、卷二讲武士的心得修养,卷三讲锅岛藩藩祖直茂,卷四讲第一代藩主胜茂,卷五讲第二代藩主光茂(即山本常朝的主君),以及其嫡子即第三代纲茂等,卷六讲锅岛藩古来的事迹,卷七、卷八、卷九讲锅岛藩武士的“武勇奉公”言行,卷十讲他藩武士的言行,卷十一是补遗。

‘叶隐’所表现的武士道精神,是果断地死、毫不留恋地死、毫不犹豫地死。一般人对生命执著,武士道则持否定的态度,认为只有死是真诚的,其他的功名利禄都是梦幻。当一个人舍弃名利,以“死身”来义勇奉公时,就可以看到这世间的真实。武士标榜的是精神上的优越,就是心理上先能战胜自己,才能战胜别人。先能 “不要自己的命”,才能“要他人的命”。这是日本武士强人一等的道德律。“不要命”与“要人命”是息息相关的,“叶隐”的教训真是非常残酷的武士论语。

例如佐贺锅岛藩祖直茂,向其子胜茂说:“要使斩首习以为常,得先对处刑者斩首”,于是在其西方衙门内,排列十人让他尝试斩首,胜茂连续斩首了九人,看第十人是强壮的年轻人,就说“已经斩够了,那家伙让他活吧,这人才免斩得救” 。日本军人侵略中国时的“百人斩”残酷典型,在此可以窥见。

‘叶隐’的著述者山本常朝一家的典故,也是令人发指。

山本常朝的异母兄山本吉左卫门,依父亲山本神右卫门的指示,5岁时就得斩杀狗,15岁时斩杀死罪者。武士大众,14、15岁开始实习斩首 。如此武士从小带刀成长,养成斩杀人不在乎的精神。

武士道的本义,如日本战前教育敕语所教谕,以“义勇奉公”为最高原则,这是武士为“奉公人”的心里准备,说来非常残酷不人道。举例说,佐贺锅岛藩第四代吉茂,年轻时非常粗暴,他的家臣中有不讨其喜欢的,即将此人之妻的坏话写在扇上,交给近侍说“你把此扇让他看,再将那家伙做何反应呈报”。此家臣看了扇之后,并不知道是谁写的,即把此扇撕破。近侍即将此呈报。吉茂公曰“将主人书写的东西撕裂,乃是无礼者。令他切腹。 ”在武士道的世界,“切腹是武士道最忠义的表现”。山本常朝也说,武士应尽的忠义,是以殉死为最高。

有一个令人起鸡皮疙瘩的故事。江户屋敷的看守仓库者堀江三右卫门,偷了库存的金银,被逮捕逼出口供之后,即下令“大罪人,折磨死”。于是先将他身体中的体毛烧光,剥他的指甲,切断他的脚筋,用锥磨等工具给他种种折磨,但他不哀声大叫,连脸色都不改变。最后就斩开他的脊背,用热烫的酱油浇洒其上,他即躯体折弯而死。

武士道相传也讲究义、忍、勇、礼、诚、名誉、忠义等德目,但实际上是残酷无情,惨不忍睹。中世纪的镰仓时代,源氏家族亲兄弟(源义朝、源为义、源为朝),骨肉相克杀戮,而断了源氏的正嗣。又如因北条氏的策谋,功臣们也就断了命脉。日本战国时代的无情,都有血淋淋的杀戮史为佐证。有杀主君的,松永弹正叛逆弑君即将军义辉;有杀父亲的,斋藤义龙杀其父斋藤道三;有杀兄长的,今川义元为了继承家主地位,在长兄死后,杀戮次兄以及其一切支持家臣;有杀亲子的,江户幕府第一代将军德川家康听织田信长的话,命其亲生长子德川信康自害死亡。日本武士的残酷不人道,比比皆是.
回答者:lygjfjy - 试用期 一级 7-26 19:06
现在人们提起日本的武士道,常常会与日本军国主义联系在一起,甚至有人认为武士道就是日本军国主义的思想根源。这样的看法虽然有一定道理,但基本上是对武士道的一种误解。其实武士道本身并不宣扬战争,更不宣扬侵略扩张,与军国主义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不过在明治维新以后,特别是在二次大战期间,一些日本军国主义者利用传统的武士道来宣扬忠君爱国,给武士道抹上了军国主义的色彩。
现在有人利用伊斯兰教搞恐怖主义,恐怖主义者也多数是伊斯兰教信徒,但我们不能因此而推论伊斯兰教是宣扬恐怖主义的宗教。同样我们不能因为日本近代有人利用武士道进行军国主义宣传,就认定武士道是宣扬军国主义的邪说。
那麽武士道究竟是什麽呢?这要从日本历史上的职业武士谈起。日本中世纪以来,长期处於类似中国春秋战国时代的群雄争霸政局,虽然有一个名义上的中央政府,但并不直接统治全国。那时日本分为许多大大小小的藩国,藩国的统治者称“ 大名”,拥有独立的行政、司法和徵税权力。各藩国大名为了保卫自己,都召集了一批职业军人,即所谓“ 武士”作为自己的亲兵。因此日本中世纪以来逐步形成了一个专门靠职业军人为生的武士阶层,他们的社会地位介於“ 官”与“ 民”之间。不太严格地说,武士道就是武士的职业道德,其核心是绝对忠於主君,轻利重义,忠义放在生命之上。日本明治维新后废除封建的身份等级,职业武士的特殊身份也被废除,此后武士在日本消失。
武士虽然消失,但武士的精神,即武士道思想,却仍然对日本社会产生着深刻的影响。武士道虽然没有明确的条文规定,但其思想起源却与中国的儒学思想渊源很深。武士道的“ 道”,就是取自孟子学说里的“道”。孟子说:“仁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孟子认为“道”是作人的道德标准,孟子的“ 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教诲,成为日本武士的基本行为准则。有人以为武士道轻视生命,其实武士道并不提倡随便拼命的愚勇,而是:“应该死的时候决不偷生,应该活的时候决不轻生”。
武士道要求武士严格自身的修养,不但要精通武艺,更重要的是在道德上表现出武士应有的“ 忠义廉耻”,为一般民众(即农、工、渔、商)做出道德行为上的典范。由於武士的道德戒律严格,武士在一般民众中的威信较高,民众也不知不觉地模仿武士的忠义行为,在江户时代逐渐形成了日本民族特有的团结效忠性格。另外介於“ 官”“ 民”之间武士阶层的道德表率作用,使江户时代的日本官员收敛,人民本分,江户时的政府廉洁程度和社会治安状况甚至好过现在的日本。
西方国家靠民主监督解决了政府的腐败。很多落后国家想在不改变国家专制政体的情况下学习西方的现代化,但最后都失败在政府官员的腐败上,中国自己在这方面也有很深的体会。这些经验教训使人们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必须靠民主才能解决政府官员的贪污腐败。然而日本却在这方面给出我们一个例外:在专制体制下也能保持政府的清廉。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的前提之一就是政府官员的清廉。在中日甲午战争中,中国并不是败在武器装备上,而是败在政府军队的腐败上。当时日本政府的清廉并非来自民主监督,而是得益於政府官员军队将领的克己奉公武士道精神。有人甚至说:日本近代化成功最重要的经验就是武士道精神。
最早把日本的武士道介绍到西方世界的是日本最早的留学生之一新渡户稻造(1862 1933)。1899年,美国出版了新渡户稻造用英文写成的《武士道 日本之魂》(《Bushido,The Soul of Japan》),立即受到西洋世界的反响与好评,英文版的《武士道》在美国、英国先后再版10次,并被翻译成德、意、法、西班牙等多种其它语言的译本。新渡户也因《武士道》一书成为日本的近代思想文化先驱人物。现在日本发行的5000日元钞票上,就印着新渡户稻造的肖像。
二战后日本普遍采用西化教育,传统的武士道精神在日本已越来越淡薄。因此不少日本人(特别是老人)对此忧心忡忡,以为下一代日本人没有了武士道精神,就会导致国家民族的衰败。不管武士道在日本历史上曾经起到过怎样的作用,新一代日本年轻人越来越远离武士道精神,大概已成为难以扭转的历史趋势。
第2个回答  2021-11-17
我提供最正确的答案。
中国人总是从字面意思和道听途说来理解武士,都是错的,那是别人美化自己的,
日本的武士,其实就和清朝的奴才是一样的,清朝的奴才其实是是贵族阶级,贵族的家奴也是贵族,是高于平民的,
举例来说,和珅的家奴刘全就是和珅家地位最高的奴才,放在日本,刘全就是和珅家的家老,是最高的武士,其他各种打杂家奴也都是武士,他们出门就比平民高贵,而和珅是皇帝的奴才,所以和珅就是皇帝的武士。
明白了这个,就知道什么是武士精神了,那就是奴才的光荣义务,无条件效忠主子,而武士道是教育奴才为什么要效忠主子,这个就比较低级了,因为引用了邪教模式,教育奴才说,只要你效忠主人,为了主人而死,那么死后就可以进入神社,成为和天皇一样的神,这就是真实的武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