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俗文化在色彩运用方面有那些特色

如题所述

色彩是引起共同的审美愉快的、我们最为敏感的形式要素。一件艺术作品的色彩总是具有独立的欣赏价值。色彩在艺术的表现力上,是最有表现力的要素之一,它的性质直接影响我们的感情。当我们观看一件艺术作品的时候,我们并非必定理性地认识我们假定对其色彩产生感觉的东西,而是对它有一种直接的感情反应。愉悦的色彩节奏与和谐满足了我们的审美需求。

色彩与民俗的关系历来至远至深。色彩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无所不在、无所不透。书法、绘画、摄影、包括文学创作,都离不开色彩表现与色彩审美。彝族传统民俗文化里面涵盖了很多色彩的要素。色彩与彝族传统民俗文化之间相为连里,相得益彰。色彩真实直观地再现了彝族传统民俗文化这个对象,并为其创造幻觉空间的效果。人们通过色彩去感知去再现彝民俗文化的一个侧面或多个侧面。彝俗文化为色彩涂抹了绮丽而愧丽的一笔,使色彩在纵深的领域有了新的拓展。

彝族传统民俗文化包罗万象,本文试从中提取几个侧面对色彩与其之间的融合做一些分析。

一、从凉山彝族的漆器艺术看彝族传统民俗文化黑红黄三原色

漆器在凉山彝语中统称为“祖古几达苏”。距今57代左右,约有1600年的历史。彝族在历史上很早就有了被称作“洛戈”的匠人阶层,一代代凉山彝族工匠创造了精美古朴的民具用品,是彝族器物文化的重要构成,其中尤以黑、红、黄三色漆器最为独特。

彝人的红、黄、黑三色的彩绘漆器在彝族传统文化中独树一帜。彝族漆器品种繁多,传统漆器主要有酒具、餐具、马具、兵械、法具等20余种。漆器使用的原材料是用生长在海拔3500米以上高寒地带的优质“紫荆”木材作为胚胎,采用土漆、银朱、石黄等珍贵天然原料,以传统手工技艺,经割漆与制漆、胎骨选择与处理、横旋木胎、上色与彩绘等数十道工序精制而成。凉山彝族漆器的纹饰特点自然写实。纹样源于自然,来自生活。漆彩绘图案多为写意抽象的几何图案,有日月星辰、山川河流、飞禽走兽、花草树木等,还有底蕴深厚的本土文化和宗教信仰中的人文图谱等。其纹饰组合饱满、乖巧,粗细、疏密兼顾,制作方法有彩绘、雕刻、镶嵌、堆漆等。

漆器的色彩用彝族传统的黑、黄、红三色,庄重的黑色、美丽的黄色、热情的红色,构成其有浓郁民族风格的几何图案,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黑、红、黄三色错综调配,间隔使用,基调是红、黄两色在黑漆底上形成鲜明的冷暖、强弱、明暗的对比。色泽明快艳丽、粗放简略,花纹清晰,线条流畅,活泼自由,简练明快,刚劲豪放,典雅庄重古朴,形成一定的空间感,从而产生出和谐的韵律。

漆器所反映的彝人三色崇尚,有着约定俗成的文化象征意义:黑色表示尊贵和庄重;红色象征勇敢和热情;黄色代表美丽和光明。漆器还与彝族民间信仰有关,如漆器中造型风格突出的鹰爪杯、牛角杯等饮酒器具,其胎骨直接取之于动物体,经磨制彩绘而成,色绎自然古朴。既反映了凉山彝族先民的图腾观念,同时也反映了彝人纯朴尚武好勇的民族气质。

凉山漆器的生产经历了以阿普传统生产方式为基础生产漆器的手工作坊到工厂产品的过程。州本地喜德县和昭觉县是漆器生产的主要出产地。工厂生产的产品与村寨传统方式生产出来的漆器不完全一样。村寨的手工产品色泽暗淡、粗糙和带有民间风味的质地,工厂产品使用有光泽的红色和黄色涂料描画图案,黄色偏重于柠檬色,而不是黄褐色,使得漆器餐具三种色彩的配色对比更加鲜明,发亮光滑,有较好的质感。

二、从凉山彝族的服饰文化看彝族传统民俗文化中的色彩运用

凉山彝族服饰,多姿多彩,风格独具。历史上,由于彝族支系众多,居住分散,因此,各地服饰区别明显,样式色彩各异,带有浓厚的地域色彩。从区域上来看,凉山服饰可分依诺(凉山东部)、圣乍(凉山中西北部)、所地(凉山南部)三个样式。凉山彝族服饰文化色彩丰富,用色或大胆炙热、对比强烈或含蓄优雅、色绎柔和。可以这样说,缤纷的色彩运用丰富了饱满了凉山服饰文化,凉山绚丽多姿的服饰文化同时也会色彩的研究与运用提供了另一方舞台。

凉山彝族男孩四五岁时,头前顶留一块方形的头发,汉语称其为“天菩萨”。认为它能主宰吉凶祸福,任何人不能触摸、戏弄。成年男子大多头上缠着青蓝色棉布头帕,头帕的头端多裹成一尖锥状,偏竖于额前左方,汉语名“英雄结”。男婴左耳穿孔,稍长即戴耳环。成年男子戴黄色蜜腊大石耳珠,上有红色小珠相衬,下悬流苏。头上有时戴竹制本色小斗笠。彝族男子上衣一般均为浅蓝、深蓝、藏青等颜色,多用棉布制作。前襟、项背、袖口挑有各式花纹。依诺、圣乍地区的青年男子上衣饰花,艳丽与女服。所地地区的男子上衣,以盘扣为装饰,彩边扣攀长达10来厘米,排列右侧,纽扣为金属质品,硕大闪亮,盘扣点缀素色服饰。下装一般为浅蓝、深蓝、青等颜色,裤脚上扎有花。裤脚的大小跟所在区域紧密相接。宽可达一二米。肩胸斜挎佩带,佩带用皮条编成,红布滚边衬里,上镶白色大小海螺骨片。俗称英雄带。男子常以避邪之物象牙、麝香、野猪牙、虎爪、白熊爪等为胸饰,经过毕摩(巫师)所的符咒布包(红色或蓝色),几乎则人人皆有。

彝族女童蓄发以后,梳单辫直于脑后。八、九岁时,将单辫盘于头顶四周,辫尾缀以红色棉线。出嫁时则分梳双辫,交叉盘压在头帕上。圣乍地区女青年戴红里青面双层绣花头帕。依诺地区是一二米蓝布折成数层顶于头上。所地地区是一长条青布,花线扎边,折戴头上。三个地区都是生小孩后将帕换帽。圣乍、依诺地区换为荷叶形夹帽,所地地区换为竹架青布圆顶帽。也有黑色长布缠头的。女子未成年前,耳上常挂红绿珠,大如豌豆,系红色棉线穿于耳际。成年或梳双辫时始戴耳环。耳环为珊瑚、银泡、石料耳珠,玉、贝、银耳牌。大都为圆星形。银质或铜质的式样较多。妇女上衣钭襟、前襟、后项圈和袖口用彩线挑有图案花纹。领口周围缀以金器、银器、珠宝和玉器。有的饰以盘扣,用彩色丝线缠绕,形状各异,颇具匠心。妇女多着百褶长裙,用宽布与窄布镶嵌横联而成。童裙以红、白色为主,或几色相间,青年以红、蓝、白色相间为主,老年以青、蓝色或青蓝色相间为主。所地地区羊毛裙质地柔厚高雅,中部桶状窄长,红色,下节蓝色细褶均匀齐整,其下横间以红、白、黑红条纹,色调和谐,再下是青色,膝盖处百褶四散,成喇叭状。行则褶皱闪动,轻盈飘逸。

彝族男女都外着“察尔瓦”和披毡。“察尔瓦”形似披风,用捻制的粗羊毛线织布缝制而成,一般13幅,每幅宽七八米,多染为深蓝色也有不染色的纯白色。以圣乍地区的最为华丽,边缘镶有红、黄牙边和青色衬布,下边吊有30厘米长的绳穗。披毡用两公斤左右羊毛擀制而成,薄如铜钱,折以6厘米宽的皱折,一般为30至90折,上方用毛绳收为领。多为原色或蓝色。“察尔瓦”和披毡是彝族男女老幼必备之服,白天为衣,夜里为被,挡雨挡雪,寒暑不易。

从服饰色彩来看,一般青年男女服装色彩鲜艳,喜用红、黄、绿、橙、粉等对比强烈的颜色,纹样繁多。中年人服装的纹样较青年人为少,使用颜色为天蓝、绿、紫、青、白等色,素雅庄重。老年人多用青、蓝布,一般不做花,仅以青衣蓝边或蓝衣青边为饰。服装的花纹、花边,富有浓厚的民族地方色彩和生活气息。

州内布拖县一年一度的彝族火把节上,不管是山寨的赛场周围,还是街道巷陌,总见许多手撑黄伞的姑娘一队队一列列地行走着、跳着朵洛荷。少的有十多位,多的几十位不等,穿着艳丽斑阑的服装,缀满月光一样的银饰,一走银饰哗哗作响,引得旁人纷纷侧目。布拖过去是没有黄伞的,人们挡雨都是靠身上的蓑衣,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开始,酷爱黑色的布拖彝族热爱上了黄灿灿的黄纸油伞。黄伞目前已经成了彝族女子火把节必不可少的饰物。无论晴阴,布拖姑娘们总是黄伞加身。火把节上,布拖女子们全身以黑为主,头上是黑或青色的帽子,上身是一件呈长方形黑披毡,与下面灵动的黑白蓝相间百褶裙形成动静的最佳组合,也构成了布拖的火把节的三色:黑、白、黄。黑得方正,黄呈圆弧,白点线面。

火把场因为赛马、斗牛、斗鸡、斗羊和摔跤的原因,场子一般是圆形的,周围有许多的人观看,挤挤挨挨的黄伞撑满场外,构成了黄伞圈儿。通往火把场田间小路一朵朵的黄伞从绿油油的田间和崎岖的山坡上向火把场慢慢移来,构成一条流动的黄伞之龙,衬得周围苞谷地更加翠绿。火把场比赛时,山坡上总是坐满或是站满了观众,人多伞多,在一片黄色的伞的海洋里,让人分不清是黄伞在云里还是云在黄伞里。布拖姑娘大多害羞,游客为其照相时,将伞挡在面前,姑娘的脸不见了,镜头里仅剩一片黄色,伞好似成了一堵遮羞之墙。

黄色的运用在此得到最广阔的张扬,从在一定程度上讲,黄伞成就了凉山特有一种民俗传统文化。在色彩的运用上,我们或许喜欢某种色彩配合,也拒绝另一种配合。可在凉山民族服饰上,什么色彩的融合都那样的大胆与直接,让人从中强烈地感受到源于自然的,来自生活的民俗传统文化带来了视觉击和视觉美感。

三、从凉山彝族等级历史看彝族传统民俗文化中的色彩因素

凉山彝族被外界称之为“黑彝”、“白彝”。彝族原本没有“黑白红”之分,“黑彝”、“白彝”是怎么来的呢?这样,用色彩来形容与定义等级区别,在别的民族极为罕见。

凉山彝语称“黑彝”为“诺”,“白彝”称之为“曲”。“诺”和“曲”是凉山彝族固有语。而“黑彝”与“白彝”是外来注释语。以凉山州内甘洛县为例,“黑”、“白”用来区分彝族的两个次族群的概念。以尔觉河为界,河西是“白”区,河东是“黑”区。白彝和黑彝之间不仅在语言上,还在服饰、风俗习惯、婚丧嫁娶各方面都有一些差异。比如,在服饰上,黑彝区的彝族喜欢将“察尔瓦”染成黑色,染料多用猪血混以锅烟等制成。白彝区的察尔瓦则不染颜色,且多选用纯白的羊毛制成,成本较高。白彝区的妇女服装绣花较为鲜明,衣服底子多用明亮的红、紫等色,绣花用的丝线颜色丰富多样,而黑彝区的彝族多用黑色布或蓝色布作为衣服底子,绣花线多用绿色,色彩较为黯淡。

自从“诺”和“曲”被误解为“黑”和“白”以后,部分彝族人自己被其象征含义所左右,表现出不同的次族群认同。在和“黑”(诺)对应时,就要强调“白”。颜色作为象征符号表达了不同的族群认同。从土司统治区的人的眼里看,“诺”地方的人野蛮,不开化,是不好的,和汉语所说的“生蛮”相吻合;而自己是开化的,靠近政府的,是好的,故强调白。而在诺地方的人的眼里,自己是正宗的彝族,保留了彝族的传统,不屈服于政府势力,不想一味效仿汉族。历史文献上的“乌蛮”,“白蛮”的区分可能也有这种原因。从处于优势地位的汉语出发,已开化的彝族为白彝,反之是黑彝。恰好与凉山彝族的自称、等级、颜色三种出现发音的偶合,因此出现将彝族分为黑白两种的现象。

从传统文化历史延革上谈论色彩研究,必须要以科学事实为基础,要求明晰的系统性。所以,对此的考证,我们也不做有意识的牵强探讨。考察色彩与相关传统文化间的关系,对帮助进一步理解色彩、运用色彩,创造和拓展艺术作品的题材和创作形式有积极的意义,对更好地开展好高校美术教育有着积极意义。

参考资料:http://www.bscul.com/BOYIX/ChannelBOYIX/bashu/open.html.aspx?id=14646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6-26
黄色、红色是中国民俗文化的特色。黄色代表吉祥如意,红色代表红红火火。这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第2个回答  2021-12-05
染色剪纸以蔚县剪纸为代表。用的颜料是品红,品绿等等。一般用白酒泡开,然后点染。
民间艺人在创作时一般很少考虑什么美学原理,而是凭着经验,以及独有的直觉,“怎样好看就怎样染”。
所以像其他民间美术作品一样,民间剪纸作品的色彩以鲜艳、明快,简中求繁为特征。同类色,邻近色的搭配比较少见。整体色彩要求协调。即注意各种颜色的比例。不宜出现过大的单色块面。
有些地方的剪纸,尤其是现代剪纸,尝试将各种色块分别套入黑色或金色剪成的主稿里,如此可以获得协调、明快的感觉。
在现代剪纸中,也尝试素雅简洁的配色。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6-10-30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除了先秦以及秦朝,人们对于颜色的使用在很长时间是五彩缤纷的,同今天人们认识的相反,明朝之前的古人并不是特别的关注红色。
“色彩”即颜色。但是古代中国“颜色”一词的意义与今天的并不完全相同,最初只指面色。比如《楚辞·渔父》里有“颜色憔悴”,《说文解字》里说:“颜,眉之间也;色,颜气也。”段玉裁的注解是:“凡羞愧喜忧谓之颜色”,因为“心达于气,气达于眉间”,可见最初“颜色”指的是面色,而非万物之色彩。到了唐朝,“颜色”才有了指自然界色彩的含义。比如在唐朝诗人杜甫在诗作《花底》中写道:“深知好颜色,莫作委泥沙。” 成语“五颜六色”也反映了“颜色”的这种意思。
约公元前五千年左右的黄帝时期,选择单色崇拜。黄帝之后,历经商、汤、周、秦,帝王们根据“阴阳五行”学说(五行的顺序为水、火、木、金、土,分别对应黑、赤、青、白、黄),选择色彩象征。因为中国古人认为五行是产生自然万物本源的五种元素,一切事物的来源都是如此,色彩也不例外。在“自生其明”而“首先黑白”之殊的基础上,渐渐以色彩与天道自然运动的五行法则建立关系。他们还根据春夏秋冬自然万象之变而据五行说选择服服饰、食物、车马、住所的变化。从而形成了五色学说。
中国传统的五色体系把黑、赤、青、白、黄视为正色。
黑色在《易经》中被认为是天的颜色。“天地玄黄”之说源于古人感觉到的北方天空长时间都显现神秘的黑色。他们认为北极星是天帝的位置,所以黑色在古代中国是众色之王,也是中国古代史上单色崇拜最长的色系。古代中国的太极图,以黑白表示阴阳合一。
白色在中国古代色彩观念中,具有多义性。“五行”说把白色与金色相对应,证明中国古人感觉到白色象征着光明,列入正色,表示纯洁、光明、充盈的本质。
红色在民间象征吉祥喜庆。
黄色是中心色,象征大地的颜色。在中国有“黄生阴阳”的说法,把黄色奉为彩色之主。是居中位的正统颜色,为中和之色,居于诸色之上,被认为是最美的颜色。
青色(含绿)象征着生机勃发的春天。
先秦时期,中国古代色彩象征呈现多元化发展的倾向。孔子出于对周礼的维护,把黄、青、白、红、黑定为“正色”、“上色”,并把五色与仁、德、善结合,运用于“礼”的形式中。周代崇尚赤色。而老子主张原始自发色彩自然,提出“五色令人目盲”,所以道选择黑色(玄色)为道的象征。
在这个时期,色彩象征性成为中国先民把握季节和方位的主要依据。他们把四季冠以色名和方向。春为青阳,方向主东,守护神为青龙;夏为朱明,方向主南,守护神为朱雀;秋为素白秋,方向主西,守护神为白虎;冬为玄冬,方向主北,守护神为玄武。黄为远古五帝中心的象征色彩。在中国,黄色具有特殊象征意义,它位居五行的中央是象征大地的颜色。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仍依先人观物取象的传统别黑白定一尊敬水德“以冬十月为年首,色上黑”。秦始皇即位后,“易服色与旗色为黑”。
自秦朝后,色彩的象征逐渐向色彩装饰功能转变,中国古代色彩也走向了丰富绚烂的发展。
汉以后的历代王朝,黄色以近金色的灿烂成为皇家专用色彩象征,平民百姓不得以赤黄为衣。而历代的不同的官员服装采用不同的色彩。通常人们把红、黄、青、白、黑的混合色称为下五色。下五色中的亮紫色在汉代常被作为珍稀的极色。在唐代紫色为五品以上官服和皇家喜爱的色彩,紫色边为高雅之色。
在中国文化中,色彩与工艺,色彩与美术,色彩与诗歌,色彩与风俗等之间密不可分。
在城市建设、壁画和绘画方面,对于色彩的运用也是多样的。比如明朝以后,在故都北京,只有皇亲国戚才能住在红墙黄瓦的建筑中,百姓的建筑只能是青砖青瓦 。但在雕梁画柱方面,色彩的使用也是十分丰富的。民间建筑多为黑瓦白墙。
而在距今1500多年的敦煌石窟中,保存着一万多幅珍贵的壁画,但不同时期的壁画色彩也是不同的。如北魏时期主要用红棕色调,配以蓝、黑色;唐朝时期则增添黄颜色,色彩的应用也多彩多姿,明亮而华丽;而宋朝则以蓝绿色调为主。
中国画则主要是通过墨的浓淡来表现画的神韵,如“墨分五色”,“不施丹青,光彩照人”,在浓淡间实现超然的艺术境界。“墨分五色”,即焦、浓、灰、淡、清。画家眼中的水色四季都很分明,郭熙《林泉高致》云:“水色:春绿,夏碧,秋青,冬黑。”中国画中并不缺少色彩美,《唐朝名画录》中记载李思训的青绿重彩山水画曾被唐玄宗称为“国朝山水第一”。这类宫廷画色彩多用石青、石绿、石黄、朱砂、胭脂、铅粉、泥金等,先色勒后填色,色彩绚烂而富丽。而中国人善于运用大自然中大量的矿物质和植物,从中提炼颜料,因此中国画中的色彩明度和饱和度更加系列和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