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高有什么症状表现?

血糖高有什么症状表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2-20
血糖高主要表现能吃、尿多、饮水多、身体消瘦、身体没力气、视物模糊、四肢麻木等。女性容易出现泌尿系感染、性功能减低,男性容易出现阳痿、早泄。
有血糖高的,应该严格控制少量多餐饮食,不可以吃含糖量高的食物,高能量的食物也不要吃。建议多吃有营养的食物,要适当的锻炼,注意休息时间,不要吃巧克力,需要戒烟限酒。
如果空腹血糖大于7mmol/L,应该严格控制饮食,适量运动。监测血糖变化,选择合适降糖药物,以免引起严重并发症。
第2个回答  2023-01-04
糖尿病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慢性疾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非常高。不管是老年人,还是年轻人,都有可能与糖尿病打上交道。
糖尿病是周身性疾病,对皮肤的影响也是多种多样,如果你的身体出现了这些症状,提示我们已经患有糖尿病,或者血糖正在恶化,大家要注意,今天北京四惠西区医院中医内科专家张雪亮主任盘点糖尿病导致的五个皮肤典型症状。
糖尿病皮肤病变包括皮肤瘙痒、无汗症、糖尿病足、丹毒样红疹、坏疽等。
1.皮肤瘙痒:患者的血糖升高之后,皮肤组织和神经也会受到刺激,从而使患者出现皮肤瘙痒的症状。如果在皮肤没有任何变化的前提下,出现了皮肤瘙痒的情况,像有蚂蚁在皮肤上爬行一样,则要提高警惕,这有可能是血糖太高所发出的信号,此时要及时的进行调理,不仅要管住嘴、迈开腿,还要及时服用药物,必要时还要调整用药。
2.干燥以及无汗症:导致皮肤干燥的原因比较多,有些糖尿病患者也会感觉到皮肤干燥,主要是糖尿病导致血液浓缩后皮肤脱水,典型的表现会出现干燥,脱皮,粗糙,甚至出现裂纹,冬季更明显,因为空气湿度降低,老年人会更明显,和老年人皮肤松弛,皮肤松弛,汗腺,皮脂腺退化有关。大家在控制血糖的同时,也要保持皮肤健康,使用一些保湿剂,润肤乳,使用面膜,避免过度洗澡等。小腿伸侧的皮肤可有无汗症。
3.糖尿病足:皮肤是人体的屏障系统,皮肤可以对外界的各种刺激进行应答,从而保护身体内在的脏器。但是,有时候皮肤也会遭遇一些慢性疾病的困扰,比如说糖尿病。
皮肤的滋养需要血管提供营养、氧气,但是当血糖不断升高,血管被堵塞之后,血管就不能够给皮肤提供充足的营养、氧气,就会导致皮肤得不到充足的营养供应,最终使得皮肤出现溃烂、坏死等情况,以脚、手等部位的皮肤破溃为主,而且这种破溃迁延不愈,随着糖尿病不断加重,这种伴随症状会表现的更加严重。少数患者足部皮肤易发生皲裂、组织感染等症状。
4.丹毒样红疹:患者下肢和足背可出现红斑,可能是局部微循环受累所致。
5.坏疽:糖尿病导致闭塞性动脉硬化,进而导致坏疽。
中医治疗糖尿病方法有什么?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方法主要包括服用中药、针灸等。北京四惠西区医院中医内科专家张雪亮主任说糖尿病属于中医“消渴”的范围,根据患者分属不同的证型,可以选择消渴方、玉女煎、六味地黄丸等方药来治疗,具体还需根据患者的病情由医师进行辨证选择,不可自行盲目服药,以免贻误病情。
中医针灸治疗消渴根据不同的证型可选用不同穴位,如肾俞、太溪、三阴交等。穴位的针灸不可自行操作,以免造成不良后果。患有糖尿病的患者不可自行用药或针灸,应当在中医师的辨证指导下进行治疗。
只要出现以上其中一种症状,就要提高警惕,建议到医院检测血糖,如果是因为血糖升高所导致的,则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张雪亮主任说不仅要合理的服用降糖药物,而且还要注意饮食,同时还要做适当的运动,多管齐下才能够使血糖在短时间内恢复稳定。
第3个回答  2021-02-20
血糖波动的原因:
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功能衰竭、胰岛素分泌减少,血糖调节机制受损,导致日内和日间血糖波动幅度明显增大,分别是正常人群的3 倍和2.5 倍。血糖波动是进餐、药物和受损的胰岛功能共同作用的结果。
正常的血糖波动:三餐后食物吸收形成三大高峰,黎明期间(4:00-8:00形成一个小高峰,夜(1:00-3:00)由于距离进食时间较长,这个时间段的血糖最低。正常人的空腹血糖通常稳定在3.9-5.6mmo1/L,餐后2小时血糖一般不超过7.8mmo1/L。同一天内血糖波动幅度在2.0-3.0mmo1/L,不同日之间的血糖波动幅度更低。
看你的血糖波动大吗?
血糖波动大主要表现为餐后高血糖和低血糖,如果你存在上述两种情况,即使糖化血红蛋白达标,也说明您的血糖波动过大。
欧洲糖尿病诊断标准协作分析研究显示:餐后血糖较空腹血糖可更有效的预测死亡危险, 餐后高血糖增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风险。
低血糖是临床上血糖控制难以达标的重要障碍。一次严重的医源性低血糖或由此诱发的心血管事件可能会抵消一生维持血糖在正常范围所带来的益处。
血糖波动大竟然这么危险?
研究表明:糖尿病血糖波动异常对于糖尿病并发症的影响,比持续高血糖更为严重!
正常人体存在很精细的血糖调节机制,每天不同时间都会有波动,但波动范围较小,如同风平浪静的大海,虽有波浪起伏,但整体仍是平静和静谧的。
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调节机制受损,血糖容易发生大幅度波动,此时,海面昔日的平静被打破,波涛起伏的大海咆哮着撞击海岸,如同起伏的血糖“冲击”着人体内大血管(动脉和静脉)和微血管的内皮细胞,对人体的心、脑、肾等多个器官造成损害,增加心肌梗死、脑梗死等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
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异常不仅表现为总体血糖水平升高,同时还伴有血糖波动幅度的增大。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波动增大与进餐、药物和胰岛功能受损相关,也与肠道激素水平异常变化有关。
研究发现,早在糖耐量异常阶段,血糖波动已经开始发生变化。与血糖正常者相比,糖耐量异常患者24小时的平均血糖水平升高幅度约为15%,日内血糖波动幅度也可升高达50%。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日内及日间的血糖波动幅度增加均更为明显,是血糖正常者的1.9倍,是糖耐量异常者的1.2倍。血糖波动幅度增大可能是糖代谢紊乱加重的重要特征。
四类糖友更易发生血糖波动
1
餐后高血糖的糖友
血糖控制不良,未经合理控制的餐后高血糖是血糖波动的重要原因之一。
2
低血糖风险大的糖友
低血糖是导致血糖波动的主要原因之一。低血糖常常诱发心脑血管缺血梗死;反复低血糖可使患者记忆力下降、智力减退、反应迟钝、甚至痴呆;严重低血糖可引起昏迷,甚至死亡。同时低血糖后出现的苏木杰效应更加剧了高血糖。反复低血糖—高血糖恶性循环可加速胰岛细胞衰竭,促使糖尿病大血管和微血管病变进程加速。
3
胰岛功能差的糖友
2型糖尿病的胰岛功能主要变化有三点:一是基础胰岛素分泌不足;二是胰岛素质量下降;三是餐后胰岛素分泌高峰延迟和峰值下降。
2型糖尿病患者随病情进展,胰岛B细胞功能逐渐衰竭,自身胰岛素分泌严重缺乏,血糖得不到有效调节,就会发生较大的波动。
4
病程长、老年糖友
老年糖尿病患者病情复杂、病程较长,对低血糖的感知和耐受性差,慢性并发症常见,尤其是心脑血管疾病和认知功能障碍多见。因此,老年糖尿病患者容易发生血糖波动。
为了避免低血糖风险,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控制目标应适当放宽,从中青年糖尿病患者的6.5%以下放宽为7.5%~8.0%。
生活细节防血糖波动
运动不规律、情绪激动、失眠、酗酒、感染、发热、气候变化等因素均可影响人体激素的分泌,引发血糖的较大波动。此外,不合理用药,特别是自行调药也会引起血糖波动。
有的糖友觉得自己的血糖控制得不错,就自行减少药物剂量,有的糖友长期不查血糖,血糖可能升高了,仍按原剂量服药,这些情况都会因服用药物剂量绝对或相对不足而造成血糖升高,甚至出现酮症酸中毒等危险情况。还有一些糖友在血糖高时擅自加大药量,易引起低血糖,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温馨提示】
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目标是:降低高血糖、防止低血糖、减轻血糖波动。
控糖新理念强调,不可片面只对血糖严格控制,而忽视对血糖平稳的要求。因此,糖友的血糖控制需包括两个目标,一是对血糖总体水平的控制,即糖化血红蛋白要达标;二是对血糖波动性的控制,血糖波动应在正常范围内。总之,糖尿病患者日常应做好血糖监测,让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并保持较为平稳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