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声生理效应航天器噪声

如题所述

航天器在执行任务的不同阶段会产生两种类型的噪声:主动段和返回段的噪声。在起飞后的约60秒,载人飞船的总声压达到峰值,外部声压可高达158分贝,座舱内声压为125分贝,而航天员头盔内耳边的声压则为108分贝。这个阶段的噪声是特别关键的,需要特别注意防护,因为其强度极高。


在轨道运行阶段,由于周围没有大气传播声音,航天器几乎不会受到外界噪声的影响。舱内生命保障系统的噪声是主要来源,其声压级大约在60到75分贝之间。火箭发动机和航空发动机的噪声特性有所不同:航空喷气发动机的噪声集中在高频区域,强度较大,而火箭发动机的噪声强度则主要集中在低频区域。


一般来说,60分贝以下的噪声除了可能引起干扰外,对人体伤害较小。然而,更强的噪声会对听觉造成损害,可能导致暂时或持久的听力损失。例如,喷气飞机飞行员每次飞行后可能会出现轻微的暂时性听力损失,而长期飞行后可能发展为轻度的永久性听力损失。螺旋桨飞机和直升机的飞行员在早期飞行时可能会遭遇永久性听力损失的风险。


对于航天员而言,在主动段和返回段的飞行中,短暂的低频噪声可能导致暂时性听力损失。而在轨道飞行段,持续的中等强度噪声主要干扰睡眠,可能会引发烦躁情绪,甚至降低工作效率。因此,对航天器噪声的控制和防护显得尤为重要,以保护航天员的健康与安全。


扩展资料

噪声引起人体的生理反应。噪声是航空航天环境因素之一,对人体造成一定的生理影响。影响的程度与噪声的声级、频谱和作用时间以及个体灵敏性等因素有关。主要的噪声源是飞机发动机噪声和飞机附面层空气湍流造成的空气动力噪声。不同种类的飞机产生的噪声声级、频谱有很大差别。航天员较易感到的噪声有两类:发动机系统的噪声主要是宽频的,低频部分声压稍高;另一类是航天器通过稠密大气层边缘气涡造成的空气动力噪声,这类噪声也是宽频带的,但以高频部分为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