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出五服的说法是怎么回事,五服是指什么呢?

如题所述

1. "五服"在古代是指五种不同的孝服,用以表示逝者与穿服者之间的亲疏关系。
2. 现代中,"五服"通常指的是一个人的亲族范围,包括上至五代和下至五代,共九代的亲属。
3. 人们常常误以为"五服"等同于五代人,但实际上这是一个对字面意思的误解。
4. "五服"的概念最早在《礼仪·丧服》一篇中出现,《礼仪》是儒家经典之一,详细记录了周代贵族的礼仪规范。
5. 《礼仪》中的丧服部分详细描述了五服的五个等级: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这些丧服按照哀悼程度由重到轻排列。
6. 斩衰是五服中最重的丧服,通常由最粗的生麻布制成,未经过任何修饰,适用于儿子、养子、与父母同住的女儿、已故长孙、妻妾,需穿戴三年。
7. 齐衰是次等的丧服,使用粗麻布制作,边缘经过处理,与斩衰区分开来。其服期根据与逝者的关系不同而有所变化,可从三年到三个月不等。
8. 大功,又称"大红",使用粗熟麻布制成,服期通常为九个月,适用于堂兄弟、未嫁堂姐妹、已嫁姑母等亲属。
9. 小功,又称"上功",采用稍粗熟麻布,服期大约五个月,适用于伯叔祖父母、堂伯叔父母、已嫁堂姊妹、兄弟之妻等。
10. 缌麻是五服中最轻的丧服,由较细熟麻布制成,服期为三个月,适用于女婿、外甥、外孙、族曾祖父母等亲属。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