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声的少数人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3
王小波在《沉默的大多数》文章里,谈的是一类不在公共场合说话,私下里妙语连珠的人。保持沉默的原因多种多样,有的人没能力、或者没有机会说话;有的人因为隐情不便说话;有的人对话语的世界有某种厌恶之情而放弃了权力。沉默的大多数,可能也是最大的弱势群体。因为话没有说出来,可能被认为他们不存在或者很遥远。

喜欢说话的少数人,享有话语权,追求的是人前显贵,求的是自己的好处,或想要证明自己是芸芸众生中的娇娇者。而沉默的人,一般都含蓄和天性谨慎,比较谦虚和朴直,不那么假正经。沉默也是一种选择,求的也是自己的好处。从沉默中能能学到人性,避免了冲动,也避开让别人嫉妒的炫耀。有些做得却说不得的事,只能沉默。沉默是金,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生活方式。

沉默的大多数,发声的少数人,也是当下的常态。只是需要重新定义沉默和发声。沉默,特指没有独立思想的人,写不出自己的文字,更不会在公共场合讲话。发声,可以用文字诠释,也可以当众演讲。

文字就是一种工具,一种思想的载体,不必让文字带有“神圣”的使命。言之有物,写的比较有意思,就可以了。学生时代的作文,是不得不写,也传达不出真正自己的东西。不为讨好外在的东西,只因喜好而写,是非常可贵的。就说那些高学历者,毕业论文几乎是其辉煌的顶点,之后可能再也写不出有价值的文字。把文字写到好看,说是文学创作也不为过。想想古时候,人们的信息量有限,能写几篇文章的,就可被尊为文学家了。

世上的声音,从幼孩的啼哭开始,有最真实的需求。饿了,痛了,不舒服了,都能成为哭的直接原因,并能获得大人的照顾。成人世界,为要获得某样东西也需要发声,也一样遵从“会哭的孩子有奶吃”的规律,不过都学会了掩饰与权衡。

沉默的大多数,体会不到写作者的辛苦,享受的是自己特别的好处。躲在后面看各样的表演,或嘲笑或微微一笑。保持着各种及时消息的占有欲,不漏掉任一个,不失自己的高姿态。在信息铺天盖地的当下,学会了快速消化各样信息,尤其喜好深度好文。但在满足后,也会发出不过如此的感慨。但终归是受众,是局外人。

写文字的少数人,有的是职业媒体人,为的是迎合某种主流意识;有的是故意炒作,达到某种宣传效果;也有正直的人,言为心声,传播正能量。写出的好文字,镌刻在时空中,一方面为自己立言,一方面为后人留有待考究的素材。

文字的世界,你写了它就存在,你不写它就不存在。而在人人都可发声的时代,声音就不免噪杂。但也不必惊慌,大量传播的只是少数人的声音,沉默的大多数充当了传话筒的工具而已。

世上本没有声。有了愿意发声的人,才有了话语。世上本没有属于自己的文字,努力创造了,才有自己笔下的文字。不抓住时间,等老了就真的力不从心了。

在发声与沉默之间,希望自己可以寻得一个平衡。拥有平常心,减少不必要的心理负担。言之有物,文字朴实无华,这样沉默的时候也有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