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如题

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主要问题如下:

1。体制结构仍然不合理,长期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式增长方式没有根本改变。

中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影响发展的体制和制度障碍依然存在,重大改革面临着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

2、城乡、区域和经济社会发展仍然不平衡。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明显。东海岸与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正在扩大。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科学、教育、文化和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缓慢。

3、农业基础薄弱、农民收入低、农村发展滞后的状况没有改变。

“三农”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

4、通货膨胀压力仍然存在

农业生产资料、部分农副产品和部分工业品价格的结构性上涨扰乱了正常的经济秩序。

5、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住宅、安全生产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仍然很多。

解决方案如下:

1、深化改革进一步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关键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更加注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节能环保水平,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促进经济增长,实现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促进第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

3、解决“三农”问题,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

4、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5、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扩展资料:

就当代经济而言,发展的含义相当丰富复杂。发展总是与发达、与工业化、与现代化、与增长之间交替使用。 一般来说,经济发展包括三层含义:

1.经济量的增长,即一个国家或地区产品和劳务的增加,它构成了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

2.经济结构的改进和优化,即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技术结构、产业结构、收入分配结构、消费结构以及人口结构等经济结构的变化;

3.经济质量的改善和提高,即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效益的提高、经济稳定程度、卫生健康状况的改善、自然环境和生态平衡以及政治、文化和人的现代化进程。

经济发展是通过经济结构的改进和优化、经济质量的改善和提高达到经济量的增长。

“总部经济”是指某区域由于特有的资源优势吸引企业将总部在该区域集群布局,将生产制造基地布局在具有比较优势的其它地区,而使企业价值链与区域资源实现最优空间耦合,以及由此对该区域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一种经济形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经济发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8-03-28
我国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一、体制结构仍不尽合理,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我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仍然存在,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二、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仍不平衡。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明显,东部沿海和中西部经济发展差距拉大,经济较快发展的同时,科学、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缓慢。
三、农业基础薄弱,农民收入偏低,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三农”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
四、通货膨胀的压力依然存在。农业生产资料价格、部分农副产品价格和部分工业品价格这种结构性上涨,扰乱了正常经济秩序。
五、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居民住房、安全生产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仍然较多。

应对对策:一是深化改革。进一步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关键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二是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更加注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节能环保水平、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促进经济增长实现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共同拉动,促进第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
三是解决好“三农”问题,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
四是增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五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六是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
七是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09-03-02
当前主要是由于世界的金融危机造成了我国经济发展存在放缓的可能,主要对策:就是先前国务院颁布的什么“大力发展十大产业”,还有一些政策性的文件。
第3个回答  2021-04-26
我国经济发展出现了哪些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