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上老师如何吸引学生注意力

如题所述

在课堂上如何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通过跟很多老师们的学习,和自己的一点浅薄的认识,我简单的总结出了十二点跟各位老师们交流一下,也请各位老师对我的想法予以指导。

一、 兴趣,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动力

由于二年级孩子的年纪小,很多孩子在上课时注意力老是不集中,很少有孩子主动认真听我讲课,因此我为此还苦恼了好多天,后来发现孩子对感兴趣的事情注意力特别集中,所以我就认识到要充分利用好孩子在课堂上对有兴趣的事情的注意,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无意注意。

根据我这几个月的发现,我觉得在课堂可以充分利用孩子喜欢做游戏、讲笑话、等来吸引学生的注意,经过我的实践,这些方法确实是有效的。除此之外,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我也总结出几点心得:1.用眼神来对孩子发出信号。2.指名提问。3.捕捉孩子好奇心。4.先带着学生玩,再进行教学。

二、 运用幽默诙谐的课堂语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1、课堂上语言幽默风趣的教师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此,当学生的思维要开小差的时候,我们不妨来点幽默。比如,一天下午正在上课,突然“轰隆隆”炸雷响起,同学们的目光全转向了教室外面,有不少学生还大喊着:“好响啊!”“要下雨了。”……此情此景,如果老师大喊一声:“注意了,这是课堂。”想必也能把不少孩子的注意力拉回。但这样强拉回来的注意力,肯定不能长久。于是,我只是笑笑,说:“看来老天爷确实厉害,比老师强百倍,它的一声大吼就把同学们的眼球全吸引走了。厉害!”听老师如此说,孩子们有些不好意思,都微笑着把视线转向了讲台,有几个孩子还满脸的歉意。

2、用浓浓的情感打动学生,吸引学生。语文课是情感比较浓的课,课文所反映的情感或慷慨激昂,或如泣如诉,或缠绵哀婉。所以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以深情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用丰富的表情、动情的诵读,抑扬的语调,得体的肢体动作,营造强烈的感情磁场,把枯燥的文字变成生动的立体形象,使老师之情、学生之情、作者之情完全融为一体,在浓浓的情感氛围中,学生心灵受到震撼,从而更积极主动地集中注意力去感悟语文之美。

3、精心设计教学,吸引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要根据教材特点,寻找切入点,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兴奋点和浓厚的参与意识,从而让学生在紧张的思维,争先恐后的参与中自觉集中注意力。

4、以动制动吸引学生。语文上调动学生注意力的方法除了动情地诵读、多媒体的引入外,我们还根据学生爱动的特点,以动制动,让学生活动起来,如加动作读课文、进行课本剧表演等,把枯燥的、没有生命的文字变得生动形象,如《秋天的图画》这一课,作者运用比拟的手法来描写,简单的几笔,便把丰收热闹的情景与人们喜悦的心情描绘出来了。“谁使秋天这样美丽?”一句设问,把我们的思路从山野引向人们,从丰收的景象引向丰收的原因,对勤劳的人们的赞美之情,油然而生。那么说到这,你与你的学生在秋天这个收获的季节还看到了什么,收获了什么,有的学生就很想说一说,有的学生就想画一画,你就让他们交流。

三、设计精彩的导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作为低年级语文教师,面对的是一群活泼可爱的小朋友,所使用的语言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既亲切又要充满童趣,既优美动听又要简单易懂,这样才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课堂上教师温和的语调、亲切的微笑、鼓励的眼神、信任的点头,以及一个爱抚的动作,一句赞美的短语,是构成和谐氛围的因子,是沟通情感的桥梁。它能带给学生欢愉的力量,能够加强师生之间的心灵交流,对阅读教学起到的作用难以估量。

四、参与实践操作,吸引学生注意力

五、运用赏识和鼓励性用语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采取适合学生的激励评价方式激励学生学习,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及时、适度的评价,能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当学习过程中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无知,甚至是愚蠢的举动或现象时,教师千万不能怒不可遏,大发雷霆,而是要耐心提示,逐步诱导,帮学生解围。以慈爱宽容之心对待学生,让学生体验到教师的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从而更好地促使学生有效学习。例如在平时的教学中,学生提出不同看法时,我就说:“你真爱动脑筋,敢于说出不同的看法。”当学生遇到难题时,我用温和的眼光看着他说:“再试一试,我对你有信心。”或“再试一次,一定会比刚才好。”当学生积极举手,发言时却言不达意时,我轻轻用手摸着他的头说:“能积极举手发言很好,下一次先想一想,想好了再发言好吗?”等等。

六、善于运用体态语言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七、教师要有积极的情感和饱满的热情。

八、教师的仪表和风度,但不要太花哨否则会分散注意力

九、利用多媒体教学的直观性来吸引学生注意力。

各种电教手段都有极其丰富的表现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6-26
讲课不吸引人,学生精力就会分散;经常不吸引人,学生就会对您的课产生厌烦情绪。
讲课靠什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我有几条建议。

1、老师讲课精神饱满,有热情,学生就会受到感染,听课时精神集中。

这种热情不一定表现在“高音教学”上;也没有必要像电视剧里的老师那样在教室里转着圈走来走去地讲课——那样学生的注意力会更分散;至于一些老师喜欢问“是不是啊?”“对不对啊?”,然后学生齐声喊“是!”“对!”我并不欣赏,因为这只是热闹,谁知道喊得最响的人真懂了没有?

老师讲课时的热情其实是教师内心对知识的热爱的外在体现,也是自己工作热情流露。

如果老师讲课没精打采,肯定不吸引人。如果老师总是个“战斗脸”,学生懒得看你,还有什么吸引力?如果老师动不动就激动地进行训斥教育,您的精神倒是很饱满,但是那能吸引人吗?我的孩子上初中时只要回家对我说“我们老师又唱了半节课的咏叹调”,我就知道他们那位班主任又发火了,而且我的孩子的抗干扰自学能力又提高了一截。

顺便说一句,男教师不修边幅,女教师过度化妆,都会分散学生注意力。

2、靠知识的新颖性吸引学生。

新知识、新方法、新观点等等都是新颖的。这里说的“新颖”当然是对学生而言的,因为这些内容对于老师来说已经不新鲜了。然而,正因为如此,不少老师忽略了知识的引入过程,以为一上来就说“今天我们讲***”学生就会竖起耳朵听,恐怕实际效果不是这样的。

一篇课文一定有它的时代背景、作者背景;一个新知识一定有它的理论背景或实际背景。总之,知识的发生过程对于学生来说不仅是新颖的,还是有启发意义的——至少使他们意识到这个知识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产生的,或者这篇课文所在的文章是在什么背景下写出来的,这段历史发生的时候社会处于一种什么样的状态,……。所有这些对于青少年来说都是一段生动的故事,都会有吸引力。

我见过几本美国的大学数学教材,每当提到以某个数学家的名字命名的概念或定理时,在附注部分肯定有这位数学家的姓名、生卒年月、生平和主要成果,读来十分吸引人。每当引入一个新概念之前,一定会举出大量的背景实例。可是我们的教材和我们的老师,对于知识的发生过程多半是一带而过。例如讲圆,通常就是举几个诸如车轮、井盖的例子,跟着就给出圆和圆心、半径的定义。依我看,这些对于学生其实并不新颖,而为什么车轮、井盖做成圆形的,这才是教师要启发学生并予以讨论的。

如果学生既不知道知识从哪里来,也不知道它有什么用,就不能理解为什么要学习它,自然也就失去了兴趣,怎么可能集中精神听老师讲课?至于有的老师成天说“这个知识很重要,考试一定要考”,以为这就能吸引学生认真听课,可是您是否知道,同样的话说得多了,与“狼来了”也就差不多了。

3、靠知识的应用前景吸引学生。

明知道学了也没用的知识,谁会有兴趣去学习?但是学生没有开始学习之前不会知道它有什么用,有人还会被人误导或者自以为是地认为这门课没用呢!

问题是谁来告诉学生知识有没有用?当然是老师。

老师说些什么?起码能说一说为什么要开设这门课吧?当然,如果能就这门课的某些知识说出它们有什么用那就更好了。需要指出的是:基础教育阶段的知识不一定都能直接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相当多的知识是为后续知识打基础的,但这也是应用。请老师们自己去收集一些实例吧,即使课堂上没有时间多作介绍,留给学生课外阅读也是好的(查阅资料恰好是中国学生的弱项)。不过有两点建议:一是课程的重要性不能只体现在中考高考要考它;二是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教的这门课的重要性。

知识的发生背景和知识的应用可以称之为知识的来龙去脉,忽视这“两头”,只对中间部分——理论推导和解题练习感兴趣,是舍本求末的做法。这样学得的知识是不完整的。

4、靠教师深入浅出的讲解吸引学生。

能将抽象复杂的知识用学生容易理解的语言简明扼要地进行讲授,还不失知识的科学性,就叫深入浅出——这是我的理解。

但是做到这一点可不容易,主要还是“深入”不易。这个问题以后有时间我可以就数学知识的深入理解发表我的见解。此外“浅出”也要注意不要像“戏说**”那样,更不能将严肃的知识“低俗”化,就像小品中的“脑筋急转弯”那样。

还有的老师喜欢总结知识要点,这很好,但是要点过多对学生也是负担。例如一本高考总复习上面总结了求函数值域的8种方法,是不是太多了?求值域不是什么重要的内容,而且用导数加极限知识很容易就能解决,何必搞得这么繁琐?

老师做的工作主要是解释前人的成果,但是这种解释必须有老师自己的理解和看法,否则不要说深入浅出了,那干脆就是照本宣科。

5、靠有效的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

这个问题不用我多说了。不过您使用无论什么先进的教学方法,别忘了一条:您是在引导或指导学生学习,而不是学生按着您的主观意愿在学习;别以为凡是您已经懂得了的东西学生就必须得懂,或者一定能懂。真要是那样就不用老师了,更轮不到咱们这些草根教师了。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12-30
课堂上学生的注意力是否集中直接影响到课堂效率。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课堂中,是课堂效率的重要保证。然而课堂上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教师在讲台上讲得非常投入,而台下的学生却精神涣散,有的做小动作,有的交头接耳,有的甚至在睡觉。对于这一现象,教师应如何解决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呢?
一、采用口令的方式约束学生的不良课堂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是提高学生注意力的首要条件。因此,教师要求学生在课前必须做到课桌椅摆放整齐、坐姿良好,学具、书籍备齐并放在规定位置,安静等待老师上课。但是,这些良好的习惯维持不了多长时间,尤其是在低年级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经常会喊“一二三,坐端正’“小眼睛,看黑板”之类的口令,让学生重新回到学习状态中。经过教师长期的耐心训练和指导,学生开始按照教师的要求整齐地将两手平整地放到桌而上,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形成良好的课堂习惯,学生注意力越集中,课堂效率就越高。
二、激情四溢的课堂语言
语言是极具有生命力的,就看你能不能在课堂上把它“演”活。教师的语言修养、运用语言的艺术往往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只有把对学生、对职业的热爱用发自内心的真情,充分溢于自己的言表,才能以情动人,以声动人。
三、利用游戏活动激发学生兴趣
爱玩是学生的天性。如果教师能将学习的知识点巧妙融入于游戏中,学生既可以在玩中学,又可以在学中玩,教师教得轻松,学生也学得快乐。当然,教师设计游戏一定要围绕教学内容,不能为了游戏而偏离教学内容,游戏的设计必须与教学内容相符。除此之外,游戏还要有新颖性,不能总是反复于一种游戏。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玩摘苹果、拔萝卜、开小火车、找朋友等游戏,积极邀请学困生、调皮生参与游戏活动,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采用小组比赛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为了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小组比赛。为了赢得比赛和小组集体荣誉,学生会互相监督、互相鼓励、互相合作为集体荣誉而积极拼搏。例如,在识字复习教学中,教师首先把学生分成学习小组,然后向学生宣布本节课要掌握的生词、准备时间及比赛规则,接着在小组长的组织下进行复习和比赛角色分工的赛前准备,最后进行有趣而激烈的比赛。由于任务明确、分工合理,学生热情高涨,达到了在较短的时间内 能掌握更多的知识,也让学生在比赛中获得集体荣誉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合作精神,吸引了注意力,提高了集体凝聚力。
五、从后进生的“闪光点”入手,激发后进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研究学生、了解学生,挖掘学生的闪光点,从学生的闪光点入手,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激发后进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集中精力上课。教师要非常关注后进生,哪怕他们有一丁点进步,都要及时给予他们表扬、鼓励。教师如果抓住学生的闪光点,从学生的闪光点入手,通过表扬和教育的方式,能有效把学生引入学习的正途。
六、幽默教育法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效率。”苏霍姆林斯基在此处所指的语言修养,就是一位教师的语言是否幽默得体,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教师或者教育的魅力。理想的教师应该达到艺术化的水平,把讲课转变成一种富有幽默的行为艺术表演,善于利用幽默来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提高,学得更好。很多教师都会使用幽默教育法,但在使用幽默教育法时要注意一些要点:观察生活,积累喜剧素材;合理制造笑点,游刀有余;拥有广阔的知识面;时刻保持宽容的精神态度;制造轻松的课堂环境。
七、巧设悬念
在传统的填鸭式教育模式卜,学生老老实实,一言不发的听讲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但是,每天在课堂上,总有些知识点、定理让学生难懂,但教师还是照木宣科,学生也就只好麻术不仁地在下面听讲。很多看似认真的学生,其实注意力根本不在课堂上,更有甚者,己经进入了睡眠状态,教师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精心准备的课堂在学生的走神和睡眠中束吗?前苏联的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那些习以为常的东西变得不可思议时,当平平淡淡的事情正演绎着丰富多彩的时候,任何学生的好奇心都会被调动起来。列夫托尔斯泰所说的正是这样一个道理。
有研究表明,经过十到二十分钟的注意力起伏,便会导致注意力不随意离开思维的客体。也就是说,教师在讲课时,每隔十到十五分钟使学生转换一下不同种类的活动,往往有助于学生。
美国教育学家夏恩说过:“为人师者,若不能控制学生的注意力与学习兴趣而以教之,等于锤击冷铁。”因此,教师只有用心教书,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教学水平,努力探究并掌握学生注意力的各种方法,探寻出了影响学生课堂注意力的多种因素,并对症下药,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才能使课堂教学充满活力,提高教学质量。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1-06-10
语调的变化语气的轻重和幽默的语言。
这样都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第4个回答  2021-07-02
感觉学生注意力不在 可以适当讲一些他们感兴趣的八卦 拉回注意力之后继续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