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三毛与萧红如何比较?

如题所述

我个人觉得从纯文学角度讲,三毛和张萧二人完全不在一个层次上。当然我也喜欢三毛,这里就简单比较下张爱玲和萧红吧。倘若拿两人的文章比较,张爱玲就像是文学界的李安,张的笔触,精准无比,起承转结无不严丝合缝,多一点不多,少一点不少。而萧红更像姜文,在细节上的瑕疵和技巧上的噪点非常明显,但并不妨碍她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个天才。张爱玲是新派的人写新派的东西,可能是因为身在上海,出身世家,她写出了中国作家都极少刻画的,人在现代以及后现代社会中的彷徨、压抑、矛盾和苟活。张的作品大多数都脱离了前现代主义的趣味。她的文言文和英语的功底都非常好,我认为,这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张爱玲式”的语言奇观。英语相比较汉语,形容词更多更繁杂,逻辑上也更为精确,更为直截了当。我们有时候看英文小说,一个人物的呐呐自语、千回百转,可以写得长短句错落,满满当当,而不觉得啰嗦。但翻译成汉语,北方话说,就觉得这人“事儿妈”。而张爱玲有效借鉴了英文中的这种叙述描写方式,将英语中的形容词,置换成了汉语写作中大量出现的意象,丰富了汉语的可能性。讲张爱玲的文章太多了,这里再说说萧红。人说萧红是“三十年代的文学洛神”,我想是因她作品的好,不知道好在哪里。凭空而起,抓不住的那种好。这种好,前面没有依傍,后来也没有附着,一点都不妥帖,成就了一种空前绝后的美。萧红从20岁之后开始颠沛流离,在1934年的上海大陆新村与鲁迅夫妇结识,她得到父爱一般的欣赏和保护。此时,住所相距不远的张爱玲刚进入青春期,为了跟继母挣要生活费,被父亲打得鼻青脸肿。我在幼时读《呼兰河传》,印象并不深刻,只觉得这并不是一本小说。萧红把语言揉碎了捏在诗里,又把诗切成了块,铸成了小说。小说中时间和空间的序列,在这里无从体现,被作者刻意地忽略。从小长在江南,我并不见惯风霜雨雪。而后我经历了一场严酷的寒冬,在美国中西部的农村,大地被冻得裂开,到傍晚就一直冒着白烟。人在白茫茫中走,鲜艳,孤独。空气极端干燥,下雪了后里总弥漫着烧东西的味道,萧红说,“为了这烟,不觉得寂寞”。可还是孤独啊,纯良温厚都迈不过去的孤独。老天爷给了人一块小小的方格,铜墙铁壁,在里面爬,萧红抬头了,看见了一朵红花开在墙上,“越鲜明,就越觉得荒凉。”这样的鲜明也是得由爱情。《小城三月》里萧红尝着爱情的滋味,觉得“日子一寸一寸的都有意思”。比起“十指不沾阳春水”并总是奇装异服的张爱玲,萧红可算得上全能型主妇了。她用从店铺七毛五分钱买来的绒布头,缝制了一件衬衫给萧军,随后萧军拥抱了她。爱情的拥抱是甜腥而火辣的,像喉头流出的血,断断续续,止也止不住。星辰投射在肉身上的沉重,爱情是一剂止疼药,但可能也只有一点点的消解。人从生到死,总是要独自面对孤独。在这点上,我们和萧红都不例外。萧红的《生死场》大概是民国时期的小说中,为数不多标题带有“死”这个字的。她大段地描写了死亡,那个王婆死去的女儿,金枝被摔死的儿子,牛和马也在栽培自己的痛苦。看完之后,甚至会觉得萧红太残忍了,她在23岁的时候,看到了这些,又摊开来给你看,一点都不拐弯抹角。饥饿,贫穷都是恶的表象,真正的恶在于活着的本质,人从未跨过生存而活着,并且从未消灭对死亡的恐惧。《红楼梦》里,所有的诗最后归结到一句,“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是面向死亡的万红一枯,没有终结的空妄。生育、死亡、病痛,接踵而来,没有留下所谓体面的余地,人们接受这一切,像从未来过又消失一样。萧红把这些都摊开来写,一点也不回避,手起刀落。在文学中,她似一个侠士,也像一位菩萨。而跟同时期小说相比,萧红不太关注世俗世界的框架。一般小说善于塑造清晰的人物形象,人物同时也拥有着模棱两可的性格特点。其他文本中对庸常世俗感情的反复歌颂,或者严谨的叙事框架,在萧红这儿,她都不太感兴趣。萧红是要拿把大锄头,去割开天与地的。她不甘心成为精卫,又觉得自己是女人,所以做不了刑天。“情深不寿,慧极必伤”,丁玲说萧红是“决不会长寿的”,丁更明白,她显然比萧红更适合世俗的法则。萧红活了32岁,这对任何一个作家来说,都未免显得年轻了一些。 萧红的临死绝笔,“我将与蓝天碧水永处,留得那半部红楼给别人写了。” 她像是那个林黛玉,带着一身的病去渡天河,满腹的委屈和倔强,扯着她,从最高处坠了下来。许鞍华在采访《黄金时代》时说,《黄金时代》大概要和《呼啸山庄》摆在一起看,都是“生命里特别原始及不讨好的东西”。在这点上,许鞍华大概是懂萧红的。另还写过一篇张爱玲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12-01
张爱玲和萧红都是在罗中国近代文学史的人物,这两个人的才华毋庸置疑,如果说未能进入第一个梯队,更多的是外部环境所赐,萧泓只读到了高中就辍学了,此后短短十几年的人生,癫屁引流编配琉璃产子,上着战乱和一个个男人纠缠,大部分时间在死亡线上挣扎,在这种情况下,他能跳出个人的层次,且初《生死场》这种大杯零的。作品甩开同时带大部分男作家和布置几个,身为他的叙事技巧不算是最高明的,但是文字那里也气勃勃的,才华挡都挡不住。萧红是天生文学少女,却没有1.1块儿嚎,土壤在沙石堆上拼了命地长出枝叶,开出几朵小花,最终还是来不及收货,就被旁狂风暴雨摧残了。张爱玲生活条件比萧红好,也受过良好教育,她的文字有深厚的文学城店,以及经过严格训练的技巧,但张爱玲需要靠写作讨生活,他的大部分小说作品说白了是拿去卖钱的,里面有很多明显意林和读者的东西。我个人比较偏爱张爱玲的散文和文学研究。对,他海上花和《叛舰喋血记》的赏析比他的小说自由一些,其中体现的文学敏感度和穴痒,所以20今天所有的专栏作家三毛基本属于文艺女青年,比较优秀,文字有灵气,但从来没有跳出自己的小世界,也没看出东深厚的文学传承,他的作品可以看看,但是不足以牛传后世。我小时候是个文学沙文主义者,认为都是女女作家的东西,太小家子气,没走男女那点儿事,打穿缺乏深度和广度,只有男人才能写出《卡拉马佐夫兄弟》《百年孤独》或者兔子三部曲这样的剧作。
第2个回答  2021-12-01
萧红、张爱玲和三毛都是我国较早关注女性命运的作家。被称为"洋场奢华的仕女画家"的张爱玲和"才华横溢的写实抒情作家"的萧红有着相似的经历,战火纷飞是她们生活的大背景,而"精神流浪者"三毛的一生也极具传奇色彩。
萧红的小说被称为诗化小说,可以说,散文的美是萧红文学创作的主要的美学追求。萧红不是第一个把打破散文和小说文体界限而创作的人,却是比较成功的一位。她的散文很有情节性,偏重叙事,较少议论,更多的是直接抒情,语言不假雕饰,自然天成。
张爱玲的现代性是她散文表现出的超越性的一面,她虽然也描写的是俗人俗世,关注日常生活中的人生百态,但她却没有停留于此,而是伸向人们不能言说的生活的内里,透过现象对世界做无情的剖析,借鉴了西方文学中突出的现代性标志——审丑意识。在此基础上,她对日常生活进行形而上的抽象,升华为对传统价值观的解构。
三毛的散文有着极为浓烈的抒情意识,她把自己的生命历程融入作品中。正是由于这种对自我书写的强烈追求,三毛的散文用亲切朴素的语言写了一幅幅奇特的人生画景,向我们展示了她的生命历程和心灵世界。
第3个回答  2021-12-01
这三位女性,萧红、张爱玲和三毛。

罗大佑钟情于萧红,是源自她“一个人自由的笑,自由的哭,此生不朽”。罗大佑悲情于张爱玲,是源自她“奋不顾身追求的爱情,换来的却是半生倥偬”。罗大佑痴情于三毛,是源自她“一个人至少拥有一个梦想,有一个理由去坚强”。

如果一定要说最喜欢谁的话,我偏向于三毛。三毛是台湾人(可能跟我的台湾情结有关),三毛这一世,一次求婚被拒,两任丈夫死亡,四次自杀,连三毛的名字,都很三毛,很传奇。她曾辗转流浪过数十个国家,经历过几多蚀骨铭心的情爱,承受过无数的屈辱和苦痛,哪怕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还倍受肉体和精神上的各种煎熬。但三毛依旧是世上的精灵,她最出彩的地方,是跟西班牙人荷西的爱情故事。当时24岁的三毛很出名很火,并没有把才18岁的少年荷西,“等他六年”的承诺挂在心上。谁知不久之后又重逢,当她看到荷西的房间中挂满自己照片的时候,动情地说,我现在嫁给你,会太晚吗?于是两人便结成了伴侣,婚后随即携手踏上撒哈拉沙漠的旅程,渡过了一段异常艰难却快乐的生活。那时三毛所写的《撒哈拉沙漠的故事》,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像飓风一样,席卷了那个年代和一大批年轻人。但是天妒红颜,荷西突然的溺水身亡,对三毛的打击太致命了。
第4个回答  2021-12-01
三个作家,三个不同笔锋的人,不能比较,也不会比较,只有说你喜欢哪位作家,我喜欢张爱玲。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