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学生毕业没工作,档案将如何处理?

如题所述

国家对于毕业后尚未就业的大学生的档案,一般采取三种管理办法:

1、把档案转至生源地,由所在地级市的人社局下属人才交流中心接收,并由个人去办理托管手续。这种方式比较适合准备在生源地范围内就业的毕业生和暂时不想就业的毕业生,优点是在生源地就业后办理手续简单方便,而缺点是两年内如离开生源地就业,需重新办理改派手续。

2、把档案留在学校,待落实工作单位后,将户籍和档案迁至工作单位所在地,申请档案留校超过两年仍未落实工作的,学校将其档案和户口迁回生源地,学校不再为其发放就业报到证

这种方式适合有就业愿望但尚未就业的毕业生,优点是学校诚信度较高,代为保管户口关系和档案不收取额外费用,其缺点是毕业生档案留校只是延长了择业期,与学校没有人事隶属关系,涉及人事关系的证明都不能出具。

3、把档案转至就业代理或人才交流中心。这种方式比较适合准备考研、创业、灵活就业的毕业生,优点是易于毕业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缺点是如果毕业生与指导中心交流相对少,则容易造成信息不畅。

扩展资料:

档案的管理要求:

人事档案是中国人事管理制度的一项重要特色,它是个人身份、学历、资历等方面的证据,与个人工资待遇、社会劳动保障、组织关系紧密挂钩,具有法律效用,是记载人生轨迹的重要依据。

高校学生档案则是国家人事档案的组成部分,是大学生在校期间的生活、学习及各种社会实践的真实历史记录,是大学生就业及其今后各单位选拔、任用、考核的主要依据。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相当重要。

提供保管档案的服务的机构各地人才市场、各区、县人才市场及街道办等。按照我国档案法、干部档案工作条例、流动人员档案管理暂行规定等法规,毕业生的人事档案属于国家法定、强制执行、归口管理的公共信息,个人不得截留和销毁。

档案丢失需进行补档,也就是说,持有者需回到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及原工作单位,补齐相关证明材料,因为档案未归档会影响到入党、升学等,影响自己评定职称、考研政审、劳动保险及日后的离退休手续办理,也会影响到自己出国留学。如果有考公务员的意向,档案必须保管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人事档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学籍档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学生档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8-11

1、大学毕业生从毕业之日起有两年的择业期。在两年时间内,如果找到了工作,可以到学校办理有关就业手续,因为在择业期内学校可以代管毕业生的档案。

2、如果过了两年择业期,又没有找到单位,就可以将户口和档案迁到负责管理的机构,

按国家政策规定,组织、人事部门所属的各级人才交流机构具有资格保存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后的人事档案,各种私营民营企业、乡镇企业、中外合资、独资企业都无权管理员工的人事档案,一般由委托的各级人才交流机构托管。毕业生也可以以个人名义委托人才交流机构托管人事关系。

扩展资料

毕业生转移人事档案关系和户口关系的凭证——报到证

报到证的用途主要包括:

1、是教育主管部门正式派遣毕业生的凭证;

2、是毕业生到用人单位报到的凭证;

3、是用人单位接收毕业生的重要证明;

4、是任何一个合法的人才中心、档案管理机构接收毕业生档案的证明;

5、是用人单位给毕业生落户、接管档案的重要凭证;

6、是毕业生的干部身份证明。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大学生毕业后如何管理档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毕业生档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就业报到证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2-15
高校毕业生最容易出现三种档案问题:一是毕业时未办任何手续,任档案“自由飞翔”;二是虽然托管到了相关机构,但从此置之不理,只到用时才回头查找;三是留在自己手上。

  据了解,毕业生档案处理分几种情况,学生一定要按照自己的具体情况主动办理档案移交手续,做到“档随人走”。考研生,一般要在5月~7月前将学生档案和思想**表现表寄到所考学校;已参加工作的,档案去向是工作单位,如果工作单位不接收学生档案,会把档案寄到人力资源中心和人才市场。

  未找到工作的,学校只能将档案寄到学生原籍的教育局或人事局,一般来说,档案在毕业后择业期可申请两年内由学校代管,择业期内未被转走的档案将在期满后,由学校转到学生户口所在地的人才交流中心;参与西部计划或支教工作的,档案将由学校保管,等支教期满再来学校提档案。

  三种存档方式各有利弊

  目前国家对于毕业未就业的大学生的档案,一般采取三种方法:

  一、把档案转至生源地,由所在地级市的人事局接收。这种方式比较适合准备在生源地范围内就业的毕业生和暂时不想就业的毕业生。
   优点:在生源地就业后办理手续简单方便。
   缺点:是两年内如离开生源地就业,需重新办理改派手续。

  二、把档案留在学校。国家下发文件,允许毕业时尚未落实单位的毕业生户口、档案留校两年。待落实工作单位后,将户籍和档案迁至工作单位所在地。申请档案留校超过两年仍未落实工作的,学校将其档案和户口迁回生源地,学校不再为其发放就业报到证。这种方式适合有就业愿望但尚未就业的毕业生。
  优点:学校诚信度较高,代为保管户口关系和档案不收取额外费用。
  缺点:毕业生档案留校只是延长了择业期,与学校没有人事隶属关系,涉及人事关系的证明都不能出具。

  三、把档案转至就业代理或人才交流中心。这种方式比较适合准备考研、创业、灵活就业的毕业生。
  优点:易于毕业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缺点:由于毕业生与就业指导中心交流相对少,容易造成信息不畅。

  “弃档”有三大弊端

  毕业生的人事档案记录着学生的个人经历,包括各个时期的学籍卡、成绩单、奖惩证明、党团资料、工作经历等,并且都是原件。

  当毕业生参加工作后,会面对如转正定级、职称申报、养老保险办理、人事调动、社保福利、工龄计算、继续深造(如出国、考研)、考公务员等问题,这些方面都离不开档案。因此,高校就业指导中心提醒高校毕业生,档案看似一时用不到,但“弃档”会使个人的一些权益无法得到保障。

  首先,会影响个人利益。有了档案,就可以享受到相关的人事、劳动、社会保障服务,如办理社会保险、失业保险等。无论是在原单位供职的人,还是辞职后另谋新职业者,在办理社会保险、领取失业金时,个人档案记录的工龄、工资、待遇、职务、社保参保年限等都是主要依据。

  其次,会影响毕业生转正定级和工龄计算。很多大学毕业生找到工作后,没有及时办理参加工作手续,工作几年后仍然是学生身份,从而影响了自己的转正定级。

  毕业生想换工作,没有档案,在原单位的工龄就不能计算进来,虽然现在有的单位可以补办新档案,但以前的经历、评价、身份等历史将不复存在,势必会造成一定损失。

  第三,会耽误职称评定和工作调转。有的毕业生自大学毕业后,档案既没有提交单位,也没有存在政府指定的人才服务中心,职称评定就会因手续不全而受到影响。

  有人虽在毕业后把档案存到了人才服务机构,但没有及时办理就业手续,等到几年后调动工作时才发现需要办理参加工作后的所有手续,并要在转正定级后才能正式调动。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1-06-08
在大学毕业后,应届生一般都会选择就业签约三方协议,然后将档案转递至就业单位保管,而大学毕业后没工作的毕业生,档案处理方法:
1. 刚毕业的大学生可以选择将档案转至原籍地,会由所在地级市的人事局接收,这种方法适用于准备留在原籍地范围内就业或暂时没有就业打算的毕业生办理。不过如果两年内离开原籍地就业的话,就需要重新办理改派手续了。
2. 可以选择把档案留在学校保管,根据相关规定,学校可以为毕业时未落实单位的毕业生保留两年档案及户口,等落实工作后,将户籍和档案迁到工作单位所在地;超过两年扔未就业的,学校会将档案和户口迁回原籍地,并不再发放就业报到证。
3. 想要考研、创业、工作不稳定的毕业生适合将档案转至人才交流中心,在使用档案调取时会比较方便,便于毕业生解决一些跑腿问题。
如果你的档案在个人手中存放,并且超过报到证规定时期,人才市场是不会接收的,可以寻求人事代理机构帮助存放档案。不仅档案不能存放在个人手中,私企单位、外企等大多是没有档案管理权限的,即使将你的档案放在公司内保管,也是无效保存,甚至还有丢失的风险,近年来有许多新闻有报道,私企不规范保管档案导致丢失的案例,因此还是尽早将档案存放好,才能以免后顾之忧。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22-04-02
国家对于毕业未就业的学生档案存放大概有两种解决方式;
一种是把档案转至原籍,由所在地级市的人社局接收。这种比较适合准备在原籍就业的毕业生和暂时不想就业的毕业生。这样处理在原籍就业后办理手续方便简单。但是,如果两年内如离开原籍工作,就需在去办理一下报到证改派手续。
另一种是学生选择把档案留在学校。国家下发过文件,毕业时还没找到工作单位的毕业生,档案可以暂时留在学校两年。等找到工作单位后,会把档案迁至工作单位所在城市,申请档案留校超过两年仍未落实工作的,学校将其档案迁回原籍负责接收毕业生就业部门,学校不再为其发放报到证。,
这种比较适合有就业想法但还未就业毕业生。学校保管档案优点是诚信度较高,代为保管档案不收取额外费用。但是,毕业生档案留校只是延长了择业期而已和学校没有人事隶属关系,涉及未来需要开户具人事证明等证件都不能出具。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