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怎样才能充分吸收其营养

如题所述

你好;在食物中含有多种人体必需的营养素,这些营养素只有被人体消化吸收后,才能发挥其作用。不管是精米白面,还是鲜肉嫩菜,经过人的口腔、胃和肠的消化,使其分解成最简单的物质,然后再把这些物质吸收到肠壁血液中,这个过程就叫食物的消化吸收。人体对不同的食物吸收的多少是不一样的,即使相同的食物在不同的条件下,吸收的多少也是不同的。那么,怎样才能提高食物的消化吸收率呢?
合理选择与搭配食物 在食物选择与搭配方面,要在合理营养的平衡膳食前提下,尽量符合个人的兴趣口味特点,以达到充分消化吸收的目的。在食物的搭配上,提倡动物性食物与植物性食物混合吃。荤素搭配比单吃植物性食物消化吸收率高。因为动物性食物的蛋白质中易缺少蛋氨酸和胱氨酸,而植物性食物易缺少赖氨酸,两者同吃可以起到互补作用。不同种类的食物混合吃,如豆类与谷类同吃,豆煮稀饭,杂合粥、面、蔬菜加豆制品以及粗细粮混吃等都能起到营养互补作用。
重视食物的合理加工 在食物的加工制作方面,首先要把食物烧透煮熟。这样既杀死了粘附在食物上的各种有害微生物,同时,又因食物在加工中发生物理化学变化,成了易消化的半成品。为了充分利用食物中的各种营养素,对食物要采用最科学的烹调方法,如大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干炒大豆其味虽香,但消化率只有60%;相反,如果把它做成豆浆、豆腐等豆制品,则消化率可提高到90%以上。
食物要细嚼慢咽 把食物咀嚼的越细,越能促使唾液、胃液的大量分泌,从而扩大食物与消化液接触的机会,有利于进行充分的分解和吸收。
要定时定量的饮食 饮食的定时定量对消化吸收率的影响也很大。一个人如果有相对固定的进食时间,消化腺的分泌和消化道的蠕动也就随之形成规律运动。食欲就会自觉的在饮食时间产生,食物进入消化道时则消化腺及时地分泌消化液。如果在短时间内过量食物进入胃肠,不仅影响胃肠蠕动,还会影响到食物与消化液接触机会,使消化液的分泌供不应求,从而影响消化吸收。
要注意进食时的精神状态人的精神状态 直接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率,这是因为人体的一切器官都受大脑的指挥,消化器官的运动和消化腺的分泌活动也不例外。如果一个人在忧愁、愤怒等情绪中进食,即使胃蠕动剧烈,面对富有营养又是自己喜食的食物,也不会有进食的欲望。这是由于大脑抑制了消化腺的分泌活动的缘故。
要有一个良好的进食环境 在进餐时要有一个空气新鲜、环境优雅的就餐环境,使就餐者一心一意精力集中地就餐。这样吃下去的食物会消化得快,吸收得多。如果进食环境的空气中蝇飞尘扬,地上污水积存、满屋声响嘈杂,人就会产生厌烦情绪,本来已出现的食欲就会随之减退,其消化吸收率肯定大为下降。
影响食物消化吸收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除以上谈到的几点外,还有在饭前酗酒、吃过多的油脂和甜食,饭前饭后剧烈运动、吃汤泡饭、饭后大量饮水以及吃过热、过于粗糙和霉烂变质的食物等等。只有按照平衡膳食的合理要求,讲究科学的营养吃法,才能吃出健康的身体。
摘自《食物百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2-08
如果说,健康的食物=幸福的生活,那么要吃出健康,首先就应该归功于家庭餐桌,从食物的采购开始,加工、清洗、制作和储存的各个阶段,无不关系着全家人的健康。经过您一番忙呵,端出可口菜肴时,却不知在烹调前和过程中,有些营养已经悄悄溜走了? 重要信息播报 时间流逝使蔬菜、水果中营养物质含量下降的幅度是非常惊人的!一个橙子中维生素c的含量可从180毫克下降到零!由于货源地较远,某些超市出售的橙子在运到超市时就已经不含维生素c了。 并非所有的食品都能放冰箱里保存,现榨取的蔬菜汁、果汁更纯粹,更有利于健康,但是,却不能放冰箱中过夜保存,果蔬汁中的β—胡萝卜素、维生素c、维生素a便会因氧化而遭到严重破坏而失去营养。 趁着食物还新鲜就赶紧吃了吧,让营养和美味同步进入你的口吧! 一、烹调前准备过程中营养素的流失 烹调前的准备阶段一般分为采购、加工、储存几个阶段。接下来就让我们看看在这几个阶段中营养是怎么“走失”的! 1.采购阶段 精细粮受优待 生活质量提高了,追求味觉享受成为人们生活一乐事。精米、精面成了一日三餐的主角。岂不知经过道道工序、层层加工成的精米、精面以及精制糖,至少会流失10%的营养物质。另外,b族维生素、无机盐、膳食纤维等大都存在于种子的外壳及胚芽内,加工程度的提高,口感好了,但损失的营养素愈多,其营养价值也就愈低。 专家给我们做了这样的对比:精白面粉与全麦粉相比,损失了98%铬、86%锰、85%镁、78%锌、76%铁、68%铜、60%钙等营养素。通常100千克稻谷中辗出60〜68千克精白米,比辗出的普通米少得多,同时损失了16%蛋白质、65%脂肪、77%维生素b1、80%维生素b2、81%维生素b3、71%维生素b6、86%维生素e、50%泛酸、67%叶酸,钙、铁、维生素等几乎全部损失。 常吃这类精细的食品,会因缺乏膳食纤维和维生素而患上便秘和脚气。所以在选购粮食时,尽量少选精米、精面,多选购五谷杂粮。 2.清洗加工阶段 扔叶太可惜 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人们对所吃的菜肴也愈来愈讲究了。“只吃心儿,不要叶”成了一些人的吃菜习惯,对营养丰富的蔬菜外皮(如白菜外皮)、甚至绿叶(芹菜叶、笋叶,甚至油菜叶),统统扔掉,殊不知蔬菜的外皮和叶中的含钙量要明显地高于菜芯。 专家坦言:莴笋尾部中的胡萝卜素及钙含量比茎部要高5.4倍,它们都是上等的菜肴。 淘洗应适量 有些人认为,淘米不淘个三五遍,不使劲揉搓,就不能把米淘干净。专家告诉我们,淘米次数不可过多,一般用清水淘洗两遍即可,更不要使劲揉搓,因为每淘洗一次,其中的硫胺素要损失31%以上,核黄素要损失25%左右,无机盐约损失70%,蛋白质损失16%,脂肪损失43%;同时要减少浸泡时间,以防止营养素的丢失。 先洗菜后切菜 蔬菜宜先洗后切,且要在烹调之前“现”切,不要切后再洗!蔬菜先洗后切与切后再洗,其营养差别很大!以新鲜绿叶蔬菜为例,在洗切后马上测其维生素c损失率为0〜1%;切后浸泡10分钟会损失16%〜18.5%,切后浸泡30分钟则维生素会损失30%以上。切菜时一般也不宜太碎,可用手拉断者,尽量少用刀,因为铁会加速维生素c的氧化。 汤液不可丢 维生素、无机盐等多种营养物质会溶于烹制的汤中,菜汤、肉汤、面汤以及捞米饭的米汤都应当食用,不可废弃。比如:作饺子或包子馅时,往往要把剁好的菜叶里的水分挤出来一些,这些菜汁里也含有丰富的营养,所以应注意尽量不挤水或少挤,或者用挤出来的菜汁调肉馅。 3.储存阶段 疯狂采购:no! 许多“懒人”,总是以工作太忙、加班太多为由,图省事,利用星期天将一星期吃的食品全部买回来,存入冰箱,认为不管什么食品,只要一放进电冰箱,就等于进了保险箱,一切都ok了!什么时候吃营养都一样,都不会有过期之忧。其实不然! 专家分析:食物储藏的时间越长,接触气体和光照的面积越大,一些抗氧化维生素,如维生素a、维生素c和维素e的损失就越大。冷冻食物虽能很好的保存其中的营养物质,但我们买到家的冷冻食物已在超市中储藏了一段时间,再在家里存一个星期,等到你取出食用时,食物中原有的维生素将会所剩无几了。任何食物都有保鲜期,冷冻食物最多保存3个月。以鱼为例:有研究表明,将鱼放在零下18℃保存3个月,鱼中所含营养素的损失非常明显,尤其是维生素a和维生素e,大概会损失20%~30%。 反复解冻:no! 很多主妇将一大块冻肉化冻后,将切剩下的肉重又放入冰箱冷冻,认为这样还可以长时间保鲜。其实,这是错误的。有人为了加快化冻速度,用热水冲洗冻肉,这样做更是不对的。反复冷冻的鱼和肉会导致营养物质的流失和影响肉的味道。一般保鲜应采用“速冻缓化”的原则,即快速冷冻、缓慢化冻(4〜8℃)。 现吃现买:ok! 蔬菜要现吃现买,而且要吃多少买多少。新采摘的绿叶蔬菜,每放置一天,所含维生素就会减少10%左右,其他营养物质也有所减少。因此,蔬菜应现买现吃,不宜一次买得很多或放置几天才吃完。比如保存在未封闭容器中的菠菜每天会损失掉10%的维生素c。刚采摘的菠菜在20℃室温条件下存放4天后,叶酸的水平可下降50%。即使将菠菜放入冰箱,温度控制在4℃左右,存放8天后叶酸同样会下降50%。所以菠菜最好只买够1~2天吃的即可。 水果就要买当季的、时令的、新鲜的并尽快食用!最好是现买现吃!最不明智的做法就是购买从世界另一端经过长途跋涉运输来的水果,然后在冰箱里放好几天之后才想起来吃! 二、在烹调过程中营养素的流失 不吃捞米饭 南方一些地区喜欢吃捞米饭(将米饭煮至一半时,将米捞出蒸熟,而把米汤弃之不食),这是很不好的。捞米蒸饭会损失大量水溶性的b族维生素及维生素c,不利于人体的健康,所以尽量不要吃捞米饭。 熬粥不要放碱 常有人在煮白米粥时放碱,这样煮出的粥既省时,又粘稠好吃。但是,这样一来就加速了米(大米、小米)中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的破坏,维生素b1本来就怕热,又是中国人极易缺乏的维生素。维生素b1被称为精神营养素,缺乏时不但使人易患脚气病和便秘,还会产生疲倦、健忘、焦虑不安等症状,长期不足还会影响到心脏及肌肉的功能。因此,在煮饭、熬粥、煮豆、炒菜时都不宜放碱,只有在煮玉米面(楂)粥、玉米糊、窝窝头时,可加少量碱。因为玉米中多为结合型烟酸,不被人体吸收利用。长期食用很可能患上糙皮病、皮炎、腹泻和痴呆、皮肤粗糙及生皱纹等。只有加碱才能使结合型烟酸变成游离型烟酸,为人体所吸收利用。 温度、空气、时间 任何形式的加热都会破坏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一般来说,多叶蔬菜在加热过程中会损失20%~70%的营养物质。烧煮过度会使许多维生素遭到破坏。因此,蒸煮食物应当熟即止火,不可蒸煮过久,尽可能避免对食物进行煎炸并避免食用烤糊或烘焦的食物。煎炸会增加对维生素a、c和e的破坏,进而会破坏体内的抗氧化剂。加热的时间、温度和接触空气等因素,都将影响着营养素的保存。如将胡萝卜切成片,用油炒6〜12分钟,胡萝卜素保存率为79%;若将胡萝卜切成块加调味品,炖20〜30分钟,胡萝卜素的保存率为93%;若将胡萝卜切成块加调味品,加肉后用压力锅炖15〜20分钟,胡萝卜素的保存率高于97%。可见,尽量减少胡萝卜与外界空气的接触,可以提高胡萝卜素的保存率。 急火快炒、适当加醋 炒菜时要急火快炒,避免长时间炖煮,而且要盖好锅盖,防止溶于水的维生素随蒸气跑掉。炒菜时应尽量不加或少加水,煮菜时应先将水烧开,然后再放菜。烹调菜肴时适当加点醋,不但使菜脆嫩好吃,而且可以防止维生素遭到破坏。另外,加工带有骨头的动物性食品适当加些醋,可使动物骨肉中的钙质溶解出来,使进餐者能吸收更多的钙质。炖炒菜时适当加点醋,既可调味,又可保护维生素c少受损失。肉食烹调前,采取上浆的措施,利用淀粉中谷胱甘肽对维生素c的保护作用,既可减少营养素的流失,又可改善口感。
第2个回答  2015-02-08
目前很多人都开始注意饮食中的营养,甚至细算食物中的营养含量。不过,即使这些都已经做的很好,大多数人却发现身体的变化还是没有相对的进展。其原因就是你吃下去的事物没有得到身体最大化的吸收。

想让吃进去的食物最大限度且有效的消化吸收,是非常关键的,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

1、改变蛋白质的来源

健美运动员最让人受不了的就是每天吃同样的食物。首先这样做会造成营养失调,因为任何一种食物都不完全含有完全蛋白质,例如鸡胸肉在某些必需氨基酸方面含量是很低的,如枝链氨基酸,它在建造和维持肌肉围度方面是很重要的。由于某一种食物这方面的不足,也会影响其他氨基酸的吸收,因此会造成分解作用,因为你缺乏了某些氨基酸,使得身体去牺牲一些肌肉细胞用来分解以便某些特定的必需氨基酸。

不仅如此,重复的饮食习惯可能造成后天性的食物过敏症,每一次你食用这些食物,身体会把这些食物认为是不适宜的蛋白质而非营养的来源。

变一变你的食谱,如果从多种来源获取蛋白质,能避免任何不足以及你所摄取的蛋白质能被充分的利用到。

2、避免午夜进食

因为种种原因,有些人在夜晚很晚时才大量进食,这样的习惯会为你带来脂肪。身体的新陈代谢率在早晨和午后这段时间最高,而大部分的营养被消化吸收,也是在这个时段。并且午夜时候进食的蛋白质会影响你的睡眠品质。

分配一下你食物的摄取量,使75%的卡路里在晚间之前摄取完。

3、少吃多餐

这样做更容易让你身体消化吸收,这种方式使得你的新陈代谢经常处于活动中,同时使囤积脂肪的可能性最小化。

4、按时进食的重要性

训练后大约30分钟,你的身体大约需要消耗50-100克糖类,这时候身体吸收糖类就象海绵一样,比平时的分量多两倍而且快两倍,如果此时不补充,你的身体里的蛋白质就会转化成糖类以补充失去的能量。

在训练后的60-90分钟,肌肉细胞会快速摄取氨基酸,如果此时没有摄取蛋白质来制造氨基酸,则肌肉会被分解以提供必需的氨基酸来源,因此,在训练后的一个小时,应摄取20-40克的蛋白质,提供氨基酸给肌肉组织作为修复和成长之用。

5、学会使用补充品

维生素和矿物质最好和一日三餐一起食用,因为这样会减少胃部不适,并且更容易消化吸收。而且少量多次的服用为最佳方法。至于氨基酸和蛋白质一起服用效果会更好。

6、烹调食物

由于烹调的方法不一样,食物中的营养素的变动也会很大,不当的方法会减少食物中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并且破坏蛋白质。

尽量要做到马上就吃才切开食物,这样避免造成食物脱水和营养素分解。蔬菜只要烹调微软就可以了,如是煮,要加最少量的水。

7、细嚼慢咽

食物被分解消化前,咀嚼是最重要的过程。咀嚼不够会降低消化效率,造成消化不良和肠胃胀气。

试着在轻松的气氛下进食,小口的吃,嚼细一点。

8、喝水

大部分的人会觉得自己体内水分够了,这是错误的,因为你喝的越少,身体便越会保存每一滴储存在体内的水。水分对于脂肪的新陈代谢,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和器官的操作非常重要,但进食时喝太多的水会干扰营养素的消化吸收。

加了二氧化碳的饮料,尽量避免和正餐一起饮用,这些饮料能稀释和中和胃酸。其他饮料如咖啡,可能会造成身体将一些矿物质排出体外。总之,没有任何饮料能比水对你更好了。

9、吃天然的食物

尽量避免处理过的和精致的食物,这些食物一般含有大量的脂肪,糖份和钠,同时有许多维生素和矿物质也已经被破坏

10、吃新鲜的水果蔬菜

市面上所卖的罐装饮料都是经过高温杀菌,人工处理,其营养价值大打折扣。
第3个回答  2015-02-08
一般需要:颗粒越小越好,比如:豆类品最好磨成粉末。
其次需要:进行搭配,食物的酸碱性及性质不一样,比如:鲫鱼豆腐搭配,可以促进营养吸收,但是豆腐和葱搭配,就会降低营养吸收。
其它需要:生熟,有些食物适合熟吃,有些食物适合冷吃,比如:生的三七可以止血,但是熟的三七是活血。
还有比如:做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