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概论》考试题歧义有哪些类型

如题所述

  1、多音、多义词语造成歧义。如:
  ①这座楼的房间都没有锁。(“锁”既可以理解为名词,也可以理解为动词。)
  ②这个人好说话。 (“好”即可读作hào,“爱好”、“喜欢”的意思;也可读作hǎo。“易于”、“便于”的意思。)
  2、停顿不同造成歧义。如:
  县里的通知说,让赵乡长本月15日前去汇报。(如果在“15日”后停顿,意思是应该在15日那天去汇报;如果在“15日前”后停顿,意思是应该在15日以前去汇报。)
  3、指代不明造成歧义。如:
  搜集史料不容易,鉴定和运用史料更不容易,中国过去的大部分史学家主要力量就用在这方面。(前面提到“搜集史料”、“鉴定和运用史料”两个方面,代词“这”指代什么不明确。)
  4、主语不明造成歧义。如:
  我看见张原扶着一位老人走下车来,手里提着一个黑色皮包。(后半句主语不明确,“提着黑皮包”的是张原,还是老人?)
  5、动词的施受对象不明造成歧义。如:
  李老师是前几天才调到我们学校的,许多同学还不认识。(是李老师还不认识许多同学,还是许多同学还不认识李老师?)
  6、动词的支配范围不明造成歧义。如:
  记者否认外星人莅临N城是有根据的。(动词“否认”的宾语是“外星人莅临N城”还是“外星人莅临N城是有根据的”?)
  7、介词的管辖范围不明造成歧义。如:
  至于对厂长的意见,我说不出什么。(介词“对”的宾语是厂长,还是“厂长的意见”?)
  8、连词的管辖范围不明造成歧义。如:
  今年我校夏季运动会的入场式,各队都要站成6人6行的方针队形,每班有比赛项目的男生和女生的一半要保证参加本班的入场式。(是男生的一半加上女生的一半,还是所有男生加上女生的一半?)
  9、介词或连词词性不明造成歧义。如:
  是谁创造了历史,这个问题是历史学家和哲学加争论不休的问题。(“和”可做连词理解,也可做介词理解。)
  10、修饰语层次不明造成歧义。如:
  刚才打电话来的是前几天才认识的张洪民的哥哥。(“前几天才认识的”是作“张洪民”的修饰语,还是作“张洪民的哥哥”的修饰语?)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