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

如题所述

  内蒙古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是元上都遗址。
  元上都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草原,曾是世界历史上最大帝国元王朝的首都,始建于公元1256年;它是中国大元王朝及蒙元文化的发祥地,忽必烈在此登基建立了元朝。
  元上都南临上都河,北依龙岗山,周围是广阔的金莲川草原,形成了以宫殿遗址为中心,分层、放射状分布,即有土木为主 的宫殿、庙宇建筑群,又有游牧民族传统的蒙古包式建筑的总体规划形式,体现出一个高度繁荣的草原都城的宏大气派,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融合的产物,是草原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融合的杰出典范。
  1988年,被列入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6月29日,第36届世界遗产大会在俄罗斯圣彼得堡正式宣布,将中国元上都遗址被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7-13
元上都遗址。2012年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6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审议,成为我国第30处世界文化遗产。
元上都遗址的突出普遍价值
元上都建于13世纪中期,是蒙古游牧民族创建的世界性大帝国——蒙元王朝的第一个都城,从兴建到最终废弃共存在了100多年,元上都始终是蒙元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对外交往中心。今天,这座古城也是古代草原都城中保存最为完好、能够充分地展示草原古代都城风貌的宝贵历史文化遗产。早在20世纪末,元上都遗址就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当前,内蒙古自治区正在大力开展元上都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要使元上都遗址成功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必须深入分析研究其普遍突出的价值。
元上都是不同民族文化之间交流与融合的产物,这里既有蒙古民族作为游牧民族与生俱来的典型特征,又有汉文化和其他民族的文化特色,在历史渊源上体现多元文化的互相影响。元上都丰富的文化内涵,是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互相融合的典范,反映了草原文化的博大与包容,由于多种文化的结合,使元上都在城市规划建设方面展示出杰出的成就。在元上都遗址所在的草原上,保存着传统的游牧文明;它在现代化的挑战面前,虽然已经很脆弱,但表现得十分顽强,它是蒙古高原游牧文化的宝贵遗存。元上都与影响中国和世界的重大历史事件有密切的关系。元上都是13~14世纪世界上最强大国家——蒙元王朝的首都,在这里曾经发生了影响中国乃至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我们认为元上都遗址与中国和世界历史上许多重大的事件和人物有密切关系。
元上都城市建设整体规划,体现了游牧民族开放自由、尊重自然的文化传统。都城内既有传统中原城市的建筑,又有皇家苑囿和蒙古大汗的金顶大帐,保留草地和水泊,与城外的草原风光交相辉映。城外的关厢区建有官署、兵营、仓库、民居和商铺等,是元上都城的有机组成部分,关厢区边缘自然而然地融入茫茫草原。
这种文化所产生的城市规划理念,与中国古代正统王朝都城的设计思想融洽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草原、关厢、外城、皇城、宫城迭套,城市与草原融为一体的建筑风格,既关照和保存了蒙古民族游牧的生活传统与特色,又具备了中原城市的传统模式。从而,使元上都成为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结合的典范。
元上都的建设规划改变了以往都城高墙壁垒、与周围自然环境隔绝的规划布局,形成了由人类建设在草原上的城市又与草原融为一体的总体规划形式,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同时巧妙地利用中轴线,把宫城、皇城分割成东西相等的两部分,使上都城的建筑布局显得更加对称、整齐、美观。元上都的宫殿建筑堪称草原都城在城市规划、建筑布局、景观构筑方面的杰出代表。
元上都城遗址内还有一些伊斯兰教徒的墓顶石,这说明在元上都生活有伊斯兰教徒。此外,在上都城内还建有藏传佛教、道教、景教寺院,有许多不同文化和宗教背景的人士生活在上都,他们的文化遗产,也构成了元上都多元文化的组成部分。
世代生活在这里的蒙古人,保存着传统的游牧文化,他们在上都及其周围祭祀神山圣水、构建游牧浩特,为了庆祝牧业丰收,他们定期召开那达慕大会(即传统的游艺大会),举行赛马、射箭、摔跤比赛,这是蒙古男子的“男儿三艺”。他们相信:学好了“男儿三艺”,就能够成为英雄(巴特尔)。这种传统的英雄理念,一直影响着这里的蒙古人。
世世代代生活在元上都草原的蒙古人,仍然顽强地沿续和固守着这些传统的游牧文化,他们在这里游牧、祭祀长生天和祖先,而这些传统的游牧文化,却都直接来源于元上都的文化遗产。
元上都是13~14世纪世界上少有的草原文明、亚洲文明、欧洲文明汇聚一地的多元文化国际大都会。元上都又是蒙元时期丝绸之路的起始点。在大航海时代到来之前,东西方世界的交流从未像蒙元时期那样广泛、密切。中国“四大发明”中的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以及元代创制的火铳(最早的火炮)等在这一时期传播到欧洲,西亚、欧洲的数学、天文学、宗教、艺术、医药学也传到了中国。
1271年11月,17岁的马可·波罗随从他父亲、叔父从家乡启程,于1275年5月到达元上都。此后,他们留居中国17年,于1295年回到威尼斯。之后,由于作战被俘,马可在热那亚监狱中口述了在中国和东方诸国的见闻,由同狱难友鲁思悌谦(Rusticiano)笔录成书,这就是《马可·波罗行纪》。《马可·波罗行纪》问世后,扩大了欧洲人对东方世界的认识,并在15世纪激起西方航海家对东方的向往,进而推动了欧洲人由海路来东方的探险活动。几百年来,随着《马可·波罗游记》的广泛传播,“Xanadu(上都)”在欧美等国知者甚众。
元上都虽然在1358年被元末农民起义军所焚毁,后来又有一些自然和人为破坏,但由于地处草原腹地,周围人烟稀少,又很少有自然地质灾害发生,特别可贵的是,元上都遗址受到这一地区蒙古族牧民世世代代的敬畏和保护,当地牧民们称之为“兆乃曼苏默”,意为108座寺庙,因此,元上都遗址至今保存较为完好。
19世纪末,先后有英国及俄国旅行家实地考察过元上都遗址。20世纪初,又有比利时、日本、美国的旅行家来元上都考察,他们发表的考察报告,为了解元上都遗址的情况提供了信息。20世纪30年代,日本东亚考古学会原田淑人一行对元上都遗址进行了考古学调查,拉开了元上都考古调查和研究的序幕。50年代后,内蒙古文物考古工作者多次对元上都遗址进行考古调查、测绘和发掘,并在发掘过程中对遗址进行了科学保护和局部整修。通过以上工作,逐步理清了元上都的范围、布局,也证明了元上都的城市规模、布局以及都市功能区的划分、大型建筑物及其位置等都与历史文献记载十分吻合。
1999年,正蓝旗人民政府对元上都遗址生态环境区做了保护与治理整顿,将50年代迁入外城中居住的“五一”牧场103户职工全部迁出,拆除违章搭建的房屋、畜舍等2万多平方米,对外城内的植被进行了科学的修补和维护,对遗址内的道路、电力线路进行了迁移,逐渐恢复了元上都遗址古老而生机勃勃的原貌。同时,为了保护元上都遗址周围的草原、山林、沙地、湿地、河流、湖泊等等,从2000年起,在全旗推行禁牧、围封、水土保持、防沙固沙、环境保护等工程,已在地方人民的支持与参与下,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据考古调查,元上都遗址仍保存着丰富的文物遗存,包括宫殿、城门、官署、商铺、仓库遗址等,已经过考古发掘的遗址除少量保护性展示外,大多数在地下封存保护,地表上较完整地保持了元上都原有的环境和历史面貌。因此,元上都遗址与周边环境保持着很高程度的真实性与完整性。
元上都遗址作为研究蒙古民族历史、中国历史、世界历史以及古代都城文化的重要基地,受到各方面的高度重视。经过各级政府不断努力,元上都遗址及其出土文物均得到了妥善完好的保存,出土文物由国家文物研究和保护机构保存,遗址、遗迹在考古发掘后均采取了较严密的保护措施。如元上都城址范围内的绝大部分宫殿、寺庙建筑基址、羊群庙祭祀遗址等都采取了地下封存与地表植被展示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保护;另一些遗迹如东西关厢区、粮仓等,则仅进行了调查和有限的发掘,大部分仍原样封存于地下;对一些较重要但不利于地下保存的遗迹,如羊群庙祭祀遗址、遗迹则采取起取后集中保存的方法予以保护。
综上所述,元上都遗址具有世界遗产所要求的真实性、完整性特点,更是一处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世界性文化遗产,值得引起全世界人民的重视与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