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养老金并轨后公务员的退休工资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4-14
1. 在2014年10月之前,中国的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制度存在差异。企业职工的养老保险由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企业和员工共同缴纳保险费,退休后领取养老金,资金来源于社保基金。相比之下,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参加的养老保险由政府财政承担,职工无需缴纳保险费,退休后按月领取退休费。由于这一差异,两者之间的流动性受限,退休收入也存在差距,因此呼吁养老保险制度并轨的声音一直存在。
2. 2015年1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标志着养老保险制度并轨的开始。尽管决定是在2015年1月发布的,但其实施时间是2014年10月1日。从这个时间点开始,机关事业单位在职职工也需要缴纳养老保险,退休后领取的也是养老金,而不是退休费。因此,实际上从2014年10月开始,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已经与企业初步并轨。
3. 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中,机关事业单位的退休人员被分为“老人”、“中人”和“新人”三个群体,分别采取不同的待遇办法。改革前已退休的“老人”继续按现有待遇发放养老金,并参与后续待遇调整。改革后参加工作的“新人”将按新机制领取待遇,他们退休还有很长时间,因此影响不大。而对于改革前参加工作、改革后退休的“中人”群体,他们的养老金不能按照老办法发放,但由于缴费年限较短,也不能直接按新办法计算。为此,国家为“中人”设立了十年的过渡期,在此期间,他们的养老金实行新老待遇对比,确保不会低于改革前的待遇水平。过渡期结束后,即2024年10月后,退休的人员将完全按照新办法计算养老金。但这并不意味着“新人”的养老金计算方式与企业退休人员完全相同,因为“中人”的养老金中会包含过渡性养老金,这部分养老金与个人的视同缴费年限和过渡系数有关。只有当“新人”开始退休时,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之间的养老金计算方式才会完全一致,这可能要等到2050年以后,如果在此期间实施延迟退休政策,这一时间还可能推迟。
综上所述,养老保险制度自2014年开始逐步并轨,2024年将结束“中人”的过渡期,但要实现完全并轨至少要到2050年以后。对于2024年及以后退休的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来说,退休时间上的差异并不会对他们的养老金发放产生太大影响,因为都将按照新办法计发养老金。而对于2014年至2024年间退休的人员,越晚退休,养老金越高。这些信息依据《公务员法》第88条,并推广至全体公民。根据该法律规定,公务员在满足一定工作年限条件后,可申请提前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