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了劳动合同就没有应届生身份了吗

如题所述

签了劳动合同不一定就没有应届生身份。
签订劳动合同后是否仍具有应届生身份,取决于签订合同的时间和毕业生的具体情况。如果毕业生在毕业当年签订了劳动合同,仍然可以被视为应届毕业生;但如果已经超出了毕业当年,则不再具备应届生的身份。此外,即使在毕业当年签订了劳动合同,如果毕业生已经缴纳了社保或公积金,某些单位可能不再将其视为应届生。因此,毕业生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应了解用人单位对应届生身份的具体规定。
劳动合同的类型:
1、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指明确约定合同终止时间的合同;
2、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未约定具体终止时间,通常在员工连续工作满一定年限后签订;
3、完成一定工作任务的劳动合同:以完成特定工作任务为合同期限的合同;
4、试用期劳动合同:为了考察员工是否适合岗位而设定的试用期条款;
5、兼职劳动合同:员工与用人单位约定,每天工作时间不超过法定标准工作时间一半的合同;
6、项目制劳动合同:以项目为周期,项目结束则合同终止的合同;
7、派遣劳动合同:员工与劳务派遣公司签订,由派遣公司将员工派到其他单位工作的合同。
综上所述,签了劳动合同不一定就没有应届生身份,取决于签订合同的时间、毕业生的具体情况以及用人单位对应届生身份的规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十条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第十六条
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