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合做“青团”的3种野草,口感不输艾草,清明时节别错过

如题所述

清明节将至,我国江南地区的人们有在清明时节食用“青团”的传统习俗。青团是将青草汁用于染色糯米粉,制成面团后包裹各种甜咸馅料,经蒸煮而成的特色美食。青团带有青草的清香,通常以艾草为原料,口感浓郁。
实际上,除了艾草,还有多种野草适合制作青团,它们的口感不亚于艾草,且有些是季节性的,错过便无法采摘。以下是三种适合制作青团的野草:
1. 鼠曲草:这种野菜,亦称棉菜,在春季早期便已生长起来,其未开花的嫩苗可作为野菜食用。鼠曲草开黄色花朵,既可染色又能增加青团风味。虽然其色泽不如艾草绿,但黄绿色的表面同样诱人,且鼠曲草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使用频率仅次于艾草。
2. 草头:即苜蓿,原为牛羊饲料,在江南地区却常作为蔬菜种植。草头在城市的酒楼餐厅中也颇受欢迎,如草头圈子(草头与大肠的搭配菜肴)、酒香草头等。草头叶片为三裂,开黄色小花,易于识别。在城市中,也可在菜市场购买。将其洗净打成浆,与糯米粉混合,揉制成青团,味道清新,颜色淡绿。
3. 浆麦草:浆麦草与路边的野大麦草外观相似,但有所区别。浆麦草贴地生长,茎秆细弱,带有一点红色;野大麦草则较高,茎秆中空,穗状的种子。浆麦草的汁液可用于制作青团,使用榨汁机或直接搓揉后过滤得到青绿色汁液,加入适量石灰水可增强颜色。浆麦草青团色泽特别绿,油润诱人,口感佳。
此外,南瓜叶、冬瓜叶、丝瓜叶等蔬菜叶子也可用于制作青团。在江南,人们会将这些叶子与石灰粉混合揉团,保存于瓮中,以备随时制作青团之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