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顾茅庐的故事

求关于《三国演义》中“三顾茅庐”的故事,要详细,要小学阶段的,不要文言文,Wo看不懂~

谢谢~没文化没水平的请你一边去,好的加分,差的我会关问题。

三顾茅庐是三国时期刘备连续三次诚心拜访诸葛亮请其出山的故事。现在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拜访有专长的贤人。


这个故事是这样:

    官渡大战后,曹操打败了刘备。刘备只得投靠刘表。曹操为得到刘备的谋士徐庶,就慌称徐庶的母亲病了,让徐庶立刻去许都。徐庶临走时告诉刘备,南阳卧龙岗有个奇才叫诸葛亮,如果能得到他的帮助,就可以得到天下了。

    第二天,刘备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卧龙岗去拜访诸葛亮。谁知诸葛亮刚好出游去了,书童也说不准什么时候回来。刘备只好回去了。

    过了几天,刘备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雪又来到诸葛亮的家。刘备看见一个青年正在读书,急忙过去行礼。可那个青年是诸葛亮的弟弟。他告诉刘备,哥哥被朋友邀走了。刘备非常失望,只好留下一封信,说渴望得到诸葛亮的帮助,平定天下。

    转眼过了新年,刘备选了个好日子,又一次来到隆中。这次,诸葛亮正好在睡觉。刘备让关羽、张飞在门外等候,自己在台阶下静静地站着。过了很长时间,诸葛亮才醒来,刘备向他请教平定天下的办法。

    诸葛亮给刘备分析了天下的形势,说:“北让曹操占天时,南让孙权占地利,将军可占人和,拿下西川成大业,和曹、孙成三足鼎立之势。”刘备一听,非常佩服,请求他相助。诸葛亮答应了。那年诸葛亮才27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12-02
汉末,黄巾事起,天下大乱,曹操坐据朝廷,孙权拥兵东吴,汉宗室豫州牧刘备听徐庶和司马徽说诸葛亮很有学识,又有才能,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隆中(今河南南阳城西,一说为湖北襄阳城西南)卧龙岗去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了,刘备只得失望地转回去。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风雪第二次去请。不料诸葛亮又出外闲游去了。张飞本不愿意再来,见诸葛亮不在家,就催着要回去。刘备只得留下一封信,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佩和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挽救国家危险局面的意思。 过了一些时候,刘备吃了三天素,准备再去请诸葛亮。关羽说诸葛亮也许是徒有一个虚名,未必有真此才实学,不用去了。张飞却主张由他一个人去叫,如他不来,就用绳子把他捆来。刘备把张飞责备了一顿,又和他俩第三次访诸葛亮。到时,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不敢惊动他,一直站到诸葛亮自己醒来,才彼此坐下谈话。
诸葛亮见到刘备有志替国家做事,而且诚恳地请他帮助,就出来全力帮助刘备建立蜀汉皇朝。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3708.html?wtp=tt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5-20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刘备亲自敦请诸葛亮出山辅佐自己兴复汉室,前两次都没有见到,但刘备诚恳的等到第三次终于请到诸葛亮出山,就是“三顾茅庐”的故事。

第3个回答  2009-05-04
由于司马徽向刘备推荐诸葛亮,使得刘备很是仰慕诸葛亮的才干,想请他帮助自己统一国家。

诸葛亮字孔明,是个隐居的世外高人,他住在一片清幽静寂的仙境田园里。

一天,刘备兄弟三人来到诸葛亮家中,想见见诸葛亮,但诸葛亮出门远游了,他们只好失望而归。

回到新野,刘备听说诸葛亮回来了,叫人立即备马.,不顾天寒地冻来到了诸葛亮的草屋,书童又说诸葛亮出门去探访朋友了。三人怏怏而回。张飞和关羽有些不高兴了,开始有些怨言。但是刘备的信心却越来越足了。

时间过得很快,刘备打算再三访问诸葛亮。这次刘备诚心祈祷,希望这次能有所收获。关羽他们却认为这样不值得,还想派人把诸葛亮抓过来,但均被刘备制止。刘备兄弟三人第三次来到隆中,离草屋还有半里多地,刘备便下马步行。这时,诸葛亮在午睡,为了不打扰他,刘备恭恭敬敬地在台阶下等候。张飞见诸葛亮不出来迎接,很生气,想放火烧茅屋,但由于刘备的严厉喝止而没有放成。

孔明醒来,把刘备等请进茅屋。等刘备说出来意后,诸葛亮再三推辞,说自己喜欢过自由自在的生活,让刘备另请高明。最后,在刘备的诚心恳求下,诸葛亮似乎被感动了,就与刘备谈论起国家大事。刘备见诸葛亮没出过门却了解天下大事,知道是遇上了高人,于是哭泣着跪倒在地请求诸葛亮一定要出山相助。

诸葛亮见刘备三顾茅庐,诚心诚意,便答应与刘备共图大业,振兴国家。
第4个回答  2009-05-04
三顾茅庐

一日,刘备带关羽、张飞来到卧龙冈,想请诸葛亮出山。小僮说诸葛亮今早出去了。又过了数日,刘备又同关、张二次来访。又见不到诸葛亮,而是见到其弟诸葛钧。于是留下一封信,表达敬慕之情。兄弟三人又冒雪回去了。回到新野不久,刘备想再次去请诸葛亮。经过一番争论,兄弟三人又第三次来到卧龙冈。他们一到,小僮说诸葛亮在睡觉。刘备一直等到诸葛亮睡醒后更衣才得以相见。刘备不辞劳苦,三顾顾庐,终于请出诸葛亮出山辅佐,共图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