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个回答 2009-05-17
换个角度、用第三只眼睛看世界
史进
同学们,我们已经习惯在了大人的引导下用习惯的思维方式看待事物。我们若只是以习惯的方式看世界,很难有什么新的发现、新的感受,更谈不上有什么创新了。如果你能换个角度、换一种思维方式去看世界,看问题,那么世界就会以新鲜、奇妙的姿态出现在你的眼前,会令你大开眼界。我们写诗的时候,不妨可以试着换个角度思考问题,相信你一定能够写出优秀的儿童诗来的。
自由的代价
六年级 蒋邑颖
天空中,
一只风筝正在玩耍,
它想飞得高些,
得到更多的自由。
下面主人正牵着它,
于是它用力挣脱,
终于,
绳子断了,
它自由了,
一会儿去和云姐姐嬉戏,
一会儿又冲着太阳公公微笑。
可不久,
它的身体轻飘飘地
慢慢地往下坠,
它重重地摔在了地上,
骨架断了,
美丽的花衣裳破了 ,
再也飞不起来了,
只好躺在草地上不停地哭泣。
它想,
有的时候,
受约束比自由更好!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9-05-17
习惯了用第一人称写作,也就习惯了会被人误解,即使里面有熟悉的人和陌生的人。
因为无法解释,也就不准备解释。
还因为一篇篇的文章看起来象一页页的日记,什么时候都不能靠刻意来分彼此。
谁说得清血液里是液体依附于细胞呢还是细胞依附于液体?根本是生存所必须,它们无法分离,所以无意识的,融在一起。
因此,我也是这样的,无论和什么人,无论和什么事如果有了相遇,记下来的时候便会混淆,全当作是自己发生的。
一直想对内心的感动做最精心的描绘,但是,在所有的文章里,极少能自如的使用华丽的修饰,确实是因为用不了也用不好。
何况修饰多了,必成枷锁。
但读过的人还会说不懂。
那一定是我从头到尾并不能足够清楚的表达什么,有时是不愿意,有时是真写不了,笔尖下能够诉说的永远都是那些最初最浅的感受。
用自己的那双眼睛看世界,很真很美,会忘了已经意识到的种种不好,会借着字里行间隐藏起已经逐渐张扬了的骄傲,会告诉你不怕不懂得就怕不知道。靠着这些自己麻醉自己的幻想,很多人会活得很好,一直到老。
但我还是喜欢人们的第三只眼睛,喜欢它发现的世界。
尽管想着的时候是快乐的时候,想着的时候是忧伤的时候,想着的时候也希望分享和分担。尽管也明白的,只有在文章里,什么人都可以做轻松的选择和放弃。
记得,有些日子了,有一个人曾问过,你的文章是写给一个人读的吗?犹豫了一下还是点了头,没有再说那句需要补充的内容:也是写给那一群人读。
不是绝对的为谁来写,也不是绝对的想要谁读,但交出去的时候总会因为心里有憋不住的话才会有停不了的笔墨。
不管写的是衷伤还是喜悦,大多体会着享受。
文字里悄悄掩埋的,从古至今都不是一两个人的一两个伤口。
每一篇文章写好以后,也会自己反反复复的读,读的动了情,也爱哭泣,那时候总是不会计较写的别人还是自己。
在所有的字和所有的词里,都可以看出有这么些人,属于:远远的看吧,很简单很清晰;近近的读吧,也是不能够一下就参透了的。不是他们想要做出多么高深的模样,只是因为他们也这样的不了解自己。
有一个自己独处的世界,往往会和自己有很多的交流和约会,也就可以时时用那第三只眼睛,即使那个世界并不只有美丽,即使到了朋友眼里,也不容易全变成无病呻吟。
人和人的沟通不全靠声音,也不全靠身体,应该有些零零碎碎拼凑的能力。
人和文字的关系,从不简单的也不复杂的,很多时候是人喜欢把对生活的依恋演变为对文字的依恋,再把对文字的依恋融会进对生活的依恋。
因为相信,人生无须回首,那一双温暖的手可以因此在任何一个角落,不怕握不了,也不握不到。
第3个回答 2009-05-17
不要用自己的两只肉眼看,要用心眼去看,把自己看到的事物和事情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