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六书"?

如题所述

清代以后一般指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汉代学者把汉字的构成和使用方式归纳成六种类型,总称六书。普遍采取的是许慎的名称、班固的次序。

六书是后来的人对汉字进行分析而归纳出来的系统,也是最早的关于汉字构造的系统理论。当有了六书系统以后,人们再造新字时,都以该系统为依据。

扩展资料:

实际上,古人并不是先有六书才造汉字。因为汉字在商朝时,已经发展得相当有系统,那时还未有关于六书的记载。六书是大约周代到汉代的人把汉字分析而归纳出来的系统。然而,当有了“六书”这系统以后,人们再造新字时,都以这系统为依据。

好像“猫”、“轪”、“鉲”是形声字,“凹”、“凸”、“凼”是指事字, “曱”、“甴”是象形字,“畑”、“辻”、“奀”是会意字,“锿”是形声兼会意字(“爱”既标音,亦指爱因斯坦。该化学元素的外文乃以爱因斯坦来命名)。这些新字,当中包含了日本国字,亦依从六书来造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六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6
  什么是“六书”?

  古人把汉字的造字方法归纳为六种,总称“六书”,即所谓“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这六种方法不是在造字之前就有的,而是后代的文字学家归纳和概括出来的。

  “六书”这个词最早见于《周礼·地官》:“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五曰六书,六曰九数。”其中没有对“六书”详细的名称,也没有对六书的解释。西汉刘歆《七略》:“古者八岁入小学,故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谓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这是对六书最早的解释,象形、象事、象意、象声指的是文字形体结构,转注、假借指的是文字的使用方式。东汉许慎受刘歆的启示,费几十年的精力整理汉字,编成《说文解字》一书,在这本书的“叙”说:“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

  是也。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伪(应该是 ),武信是也。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这六种造字方法的特点,可以简介如下:

  1.象形

  用简单的线条描摹客观事物的形状,使人一看就能把字形与具体事物联系起来,知道它所代表的事物。比如:

  人 (甲骨文)

  月 (金文)

  2.指事

  用一种特殊性符号,标记某一客观事物和表示某一概念,这种标记符号或是加在独体象形字的某个部位,或是加在代表某种事物符号的特殊位置。比如:

  上 (甲骨文)

  “上”字下面的一长横代表水平线,上面的一短横是指示性符号,表示位置在水平线以上这样一个概念。

  本 (小篆)

  “本”字是在象形的“木”字之下加一个指示性的小横,表示树根。

  3.会意

  把意义可以相互配合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象形字或指事字结合起来,表示一个新的意义。比如:

  从 (甲骨文)

  两个人形组合在一起,一个人站在另一个人后面,表示跟从。

  相 (甲骨文)

  左边是一棵树的象形,右边是一只眼睛的象形,二者组合后,表示用眼睛观察树木。因此“相”的本义是“仔细察看”。

  4.形声

  用一个字作形旁,表示意义类别,用另一个字作声旁,表示

  读音。两者结合成为一个形声字。比如:

  河。左边是“ (水)”,作形旁,表示与水有关;右边是“可”,作声旁,表示读音。

  谋。左边是“ (言)”,作形旁,表示与语言有关;右边是“某”,作声旁,表示读音。

  5.转注

  指同一部首的字可以互训(互相解释)。比如《说文解字》:“老,考也。”

  6.假借

  借用已有的字,表示同音而不同义的字。比如,借当小麦讲的“来”作来往的“来”,借当毛皮讲的“求”作请求的“求”。

  许多文字学者认为,只有前面的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造字法,后面的转注和假借是用字之法。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6-04-15
“六书”是古人解说汉字的结构和使用方法而归纳出来的六种条例。“六书”之名,最早见于《周礼·地官·保氏》。后世学者定名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东汉学者许慎给“六书”下定义是:象形者,画成其事,随体诘诎,日月是也;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讬事,令长是也。
概念

是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 》中对古文字构成规则的概括和归纳,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造字法,转注、假借指的是后来衍生发展的文字的使用方式。许慎《说文解字∙叙》:“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
一曰 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
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
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讬事,令长是也。"
“六书”的这个概念始见于《周礼·地官·保氏》“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五曰六书。”东汉郑玄注引郑众说:“六书,象形、会意、转注、处事①、假借、谐声②也”(注:①处事,即“指事”;②谐声,即“形声”)。班固《汉书·艺文志》把六书之名定为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许慎《说文解字叙》把六书之名定为: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一般都认为,六书中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属于造字之法,即汉字结构的条例;转注、假借则属于用字之法。
六书大约反映了战国末到汉代人们对汉字的结构和使用情况的认识。它基本上是建立在小篆的基础上的,是一个不够完善周密的条例。但是,它对于大多数的汉字,特别是对古文字,它还是能够予以说明。“六书说”是我国文字学史上的一个重大创见。
第3个回答  2006-07-16
"六书"即象形、会意、指事、形声、转注、假借六种造字方法.长期以来,学术界一直认为"六书"之中象形、会意、指事、形声是造字之法,转注和假借不是造字之法,而是用字之法.将"六书"一分为二,一部分称为造字之法,另一部分称为用字之法,这种观点是建立在把汉字仅仅看作是文字--同拼音文字一样的文字的基础上的,依据这样的汉字理论研究"六书",必然得出"转注" 与"假借"不是造字之法,而是用字之法的结论.
【六书】指汉字构字的六种方法。六书一词,最初见于《周礼·地官·保氏》云:“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汉书·艺文志》始列“六书”,名目为“象形、象事、象声、转注、假借。”郑众《周礼解诂》列“六书”名目为“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汉许慎《说文解字》论述“六书”最详:“指事:视而可识,察而见义,上,下是也。象形: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曰,月是也。形声: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会意:比类合谊,以见指�,武,信是也。转注: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假借: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许慎此说对后世影响最大。汉王莽变八体书为六体书。亦称“六书”。汉许慎《说文解字·叙》云:“及亡新居摄,使大司空甄丰等校文书之部,自以为应制作,颇改定古文。时有六书:一曰古文,孔子壁中书也。二曰奇字,即古文而异者也。三曰篆书,即小篆。秦始皇帝使下杜人程邈所作也。四曰,佐书,即秦隶书。五曰缪篆,所以摹印也。六曰鸟虫书,所以书幡信也。”
第4个回答  2006-07-16
【六书】指汉字构字的六种方法。六书一词,最初见于《周礼·地官·保氏》云:“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汉书·艺文志》始列“六书”,名目为“象形、象事、象声、转注、假借。”郑众《周礼解诂》列“六书”名目为“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汉许慎《说文解字》论述“六书”最详:“指事:视而可识,察而见义,上,下是也。象形: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曰,月是也。形声: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会意:比类合谊,以见指�,武,信是也。转注: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假借: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许慎此说对后世影响最大。汉王莽变八体书为六体书。亦称“六书”。汉许慎《说文解字·叙》云:“及亡新居摄,使大司空甄丰等校文书之部,自以为应制作,颇改定古文。时有六书:一曰古文,孔子壁中书也。二曰奇字,即古文而异者也。三曰篆书,即小篆。秦始皇帝使下杜人程邈所作也。四曰,佐书,即秦隶书。五曰缪篆,所以摹印也。六曰鸟虫书,所以书幡信也。”
也指《诗》《书》《礼》《易》《乐》《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