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柱架构件细部方面有什么差异?

如题所述

1.屋架斜材与斗拱的使用

从《营造法式》图样中可以看到屋架仍然是立帖式屋架,但每根檩下却多了一根斜材,这根斜材若放在脊檩下叫做叉手,若放在金檩下叫做托脚,斜材的使用增加了梁架的刚性。

依照近年来建筑考古研究,认为唐代及唐以前的建筑屋架是只用叉手不用脊瓜柱的,山西五台山两座唐代木构建筑物——佛光寺东大殿和南禅寺大殿,就是两个例证。宋代开始,脊瓜柱和叉手同时使用,从宋到明,叉手越来越小,瓜柱越来越大,到了清代,叉手终于消灭。

从同图还可以看到,不仅是檐部方断面的檩条下有斗栱,圆形断面的金檩脊檩下面也用斗栱,只是层次比外檐简单一些,到了清代,金、脊檩下的斗栱变成了垫板。还需指出,斜柱使用可能很早,也不限在屋架中。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已有斜柱称呼,到北宋又有叉手术语的出现。在古代高层建筑中,多在柱框之间使用斜柱以防止变形,如应县木塔、蓟县独乐寺观音阁等遗物所见。

2.屋架的举折

屋架的举折和举架一样,都是将屋顶架梁架逐层加高,目的在于屋顶上部坡度较陡,屋顶下部坡度较缓以利排水,但其方法和清代举架不同。依《营造法式》所记,举折分为两步:

第一步是举屋之法,根据建筑物前后最外一根檩条(檐檩或挑檐檩)的水平距离,视建筑物的重要程度确定从檐檩到脊檩的垂直距离。

(1)较大的建筑物如殿阁楼台等,举高为水平距离的三分之一。

(2)一般建筑物如厅堂廊房等,举高为水平距离的四分之一再加百分之八,或加百分之五,或加百分之三不等。

(3)附属建筑部分如副阶缠腰等,举高为水平距离的二分之一。

第二步是折屋之法,从脊檩上皮到檐檩上皮联一直线与上第一缝檩的分位线相交一点,依举高总尺寸从此点折下十分之一,定出上第一缝檩的高度为第一折。从上第一缝檩上皮到檐檩上皮再联一直线与上第二缝檩的分位线相交于另一点,依第一折尺寸折下二分之一,定出上第二缝檩条高度,为第二折,以下类推。

对一些宋以前的建筑遗物屋架实测结果,多数与《营造法式》中第二条规定接近。

3.梁枋

依《营造法式》规定,梁枋加工手段有粗细之分,主要建筑如殿堂等的梁枋采用“月梁”加工精致;次要建筑如常行散屋等的梁枋采用“直梁”,加工就较粗糙。另外,室内有天花板的建筑,梁袱又有“明袱”和“草袱”的区别,天花以下露明的梁栿就要采取“明栿”的做法,工整精丽,砍割卷杀都有一定的做法;天花以上不外露的则采取“草栿”的做法,只对梁栿一般加工而已。至若采用“彻上明造”时,也就是不用天花时,当然梁栿等屋架构件都进行适当的加工。

这里,先做两点一般性的解释:《营造法式》多使用“栿”字的代表梁,如四椽栿、乳栿等,这可能是北宋当时口语习惯;同书对一些梁栿宽度规定为其本身高度的三分之二,这是比较符合科学道理的,也说明北宋时期木构造经验已相当丰富成熟了。

(1)梁——《营造法式》对每根梁的具体称呼和清代有所不同,清代依该梁承托檩数定,宋代则依该梁承托的椽数定,也就是依步架数定,四椽栿说明这根跨空梁上方需要承托四步架的长度,余类推。此外在有廊建筑中,相当于清式的单步梁和双步梁的,在《营造法式》叫做札牵和乳栿。相当于清式三架梁的,不叫二椽栿而叫平梁。

(2)枋——和清式一样,枋木主要只起勾搭联络作用,在较尊贵的建筑中,相当于清式的大小额枋的,《营造法式》规定为“阑额”和“由额”,平坐阑额之上并用承斗拱的扁枋叫做普拍方。此外,在金、脊瓜柱之间的联络材有襻间、顺脊串等。

(3)其他构件——相当于清式的脊瓜柱的,《营造法式》规定叫“蜀柱”或“侏儒柱”;相当于清式的柁墩的,《营造法式》规定叫驼峰,并有几种图样以适应彻上明造的各种情况。承椽枋、角梁和清式称呼大体一致,只有“替木”这一构件,清代不多见。替木的断面也是长方形但比斗栱枋子要小,它位于檩条和各攒斗栱之间,是辅助檩条把上部荷重传递到斗栱的构件,这在古代斗栱攒档大、檩条净跨长的情况下是有必要的;明清以后,檐下斗栱加密,替木就连成挑檐枋了。

4.柱子——由于柱子所在地位的不同,《营造法式》中提出了副阶檐柱,檐柱、内柱、平柱、角柱、暗柱几个称呼。其中,副阶是廊子的意思,平柱是指当心间两根柱子,与其他加高的檐柱相对而言。

柱子的高度,依照《营造法式》规定的精神,不要超过当心间的面阔,取其开间方正,重心稳定。据若干实物所示,宋代柱高与柱径的比例是8∶1到10∶1。

对于柱子的立面轮廓,《营造法式》规定有直柱和棱柱两种。前者为上小下大的直线轮廓,后者则呈现曲线形。

试谈侧脚与生起问题。侧脚是为了柱架稳定,把柱头内收柱脚外放的处理办法。从宋到清一直沿用下来,依《营造法式》的规定,正面侧脚斜度是百分之一,侧面侧脚斜度是千分之八,与清代做法大致相仿,但生起的规定则是清代所无。《营造法式》有这样的记载:“凡用柱之制……至角则随间数生起角柱若十三间殿堂则角柱比平柱生高一尺二寸十一间生高八寸七间生高六寸五间生高四寸三间生高二寸。”由于柱子的生起,瓦檐也向两角逐渐长高,使檐口线成为一个连续曲线,而不是像清代建筑只是从捎间才开始翘起。在一些唐、辽遗物中,常可看到这些形象。再介绍一个永定柱。在《营造法式》的卷三壕寨制度和卷四大木作制度中两处提到永定柱,综合来看,对于从地面竖立的柱材而且砌在砖墙或土墙里面,但又不是为了出檐的目的,才使用永定柱的称呼。1953年在拆落正定隆兴寺慈氏阁时,发现其正殿下层周围的檐柱都是里外两根并用,外一根稍短,柱头承托斗拱以出下檐;里一根稍长,柱头直托平坐斗栱,这里一根可称之为永定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