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中国历史上真的有原型吗?

如题所述

历史上应该是有原型的。

历史上孙悟空的原型应该叫车奉朝,这个人的可能性比较大,如果追溯到祖先,他应该是鲜卑族拓跋氏的后裔。年轻的时候就开始学习武术,尽管车奉朝刚开始是一个无名小卒,但后来却在军旅中打出了一片天。他精通武艺,骁勇善战,擅长使用一杆齐眉棍。孙悟空用的重达一万三千五百斤的如意金箍棒。棍也是和尚们特别喜欢用的武器之一,当时的少林棍僧更是闻名的存在。


还有一个原型就是石磐陀了,当时玄奘在敦煌的寺院前徘徊为面前的大沙漠犯愁,这时候一个西域人跑来礼拜,自称石磐陀,愿意受戒拜玄奘为师,并说作向导,护送玄奘过关。但仅仅三天就多次想要杀害师傅,后来被玄奘赶走了。这是一个与玄奘相伴仅仅三天的所谓徒弟,而且一看就是反派,不太可能是孙悟空的原型。

还有《太平广记》卷四六七引《戎幕闲谈》中有无支祁的传说。元代吴昌龄的《唐三藏西天取经》中,出现了孙悟空的样子且有“无支祁是他姊妹”这样的话。可见孙悟空的形象,是借鉴了无支祁。无支祁是中国神话中的水怪。他的形状像猿猴,塌鼻子,白头青身,凸额头,火眼金睛。他的头颈有百尺,力气超过了九头大象。无支祁的故事,流传八百年以后,吴承恩才加工整理《西游记》,象《太平广记》这样的大书,喜采民间传说的吴承恩,肯定会读,宋元以来,禹伏无支祁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家喻户晓,吴承恩的《西游记》问世以后,无支祁的形象,逐渐为孙悟空替代。

而孙悟空原型的争论,全部只是著书中其作家的理解和猜测。至今并没有确凿的证据。因为吴承恩先生早已故去了,他可以说是孙悟空的父亲。其著书的艰辛是你我所能想象的到的。花果山是作者看破世俗心中向往的居所。孙悟空是我们中国人原创的本土神话人物。孙悟空无疑是只各种本土思想结合的本土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1-21
孙悟空的历史原型是个复合原型,但是它的核心原型是王艮。依据:1、王艮落户于东台。注意在东边,和孙悟空出生地方向一致。2、王艮十多年的自学,孙悟空在遇到菩提前,也是常年自学为主。3、王艮在38岁时听到塾师黄文刚(江西吉安人)说江西巡抚王守仁的学术观点,。38岁时远赴江西往游王阳明之门,下拜执弟子礼。孙悟空也是三百多岁听了樵夫的话跑到西牛贺洲向普提拜师、学习。王艮他好学心切、求知若渴的王艮,立即冲破家庭的重重阻力,不远千里,趋舟江西,执弟子礼拜见王守。这就对应了孙悟空不理会猴群,从老家承舟过海的跑到西牛贺洲。4、王阳明一开始觉得他个性高傲,因此把他的名字改成带有静止之意的“艮”字;孙悟空也是不懂礼数、好动,也被取了一个名字、希望其空。5、王艮经常与师争论,“时时不满师说”,坚持自己的观点。这个就和孙悟空一样,刚开始这也不学,那也不学一样。6、王艮强调身为天下国家的根本,以“安身立本”作为封建伦理道德的出发点,这就和孙悟空一样重身轻利,就是要学长生不老。7、王艮有一次坐“招摇车”(蒲轮)招摇过市,遭阳明指责。这就对应孙悟空有筋斗云且喜欢招摇,菩提老师批评。8、王艮北上入京,沿途讲学,受到各方重视而轰动一时,王阳明闻讯大为震怒,欲设法召他回来“痛加制裁”,但已鞭长莫及,他的学术思想已流传四方。这就对应着孙悟空学会了七十二变就到处显摆,最终惹怒了菩提。9、他认为“夫子亦人也,我亦人也,圣人者可学而至也”。后来孙悟空为了为了保密,自称是:天生圣人。10、王艮攻击当时统治者,被斥为“异端”。这就对应了孙悟空大闹天宫。11、王艮在生活道路的探索中,曾从事过学医和行医活动,想通过医道来谋求生活之路和医治社会。这对应着孙悟空很突兀的就会看病制药的本事。12、至于王艮的老师王阳明在江西,西边。王阳明也是儒释道合一的人,叫心学(注意是心)核心是儒家(喜欢搞教育),道家成分高于佛家(七十二变等)。王阳明能力出众,声望高,但是功高震主,被人嫉妒排斥和打击,只能低调讲学了。这就对应了菩提的住所(西边)、门联(心)、妙演三乘教,说一会道,讲一会禅,三家配合本如然。(三教)担心他人的:必然加害!(个人心理阴影)。
第2个回答  2019-10-16
哈尔滨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锦池认为孙悟空的现实原型为《三藏法师传》所载,玄奘西行时所收的胡人弟子石磐陀。
第3个回答  2019-10-16
当时唐僧是偷渡去取经的,孙悟空是周边找到的一个人(算是随从,保安那种),后来还背叛了唐僧跑了。
第4个回答  2019-10-16
在记述玄奘生平事迹的《三藏法师传》里,有清楚的记载,是甘肃省安西县锁阳城一带的出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