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帝兄子广平王赞开府从 事中郎,收不敢辞,乃为《庭竹赋》以致己意翻译

魏书

除帝兄子广平王赞开府从事中郎,收不敢辞,乃为《庭竹赋》以致己意的意思为:朝廷命他任孝武帝哥哥的儿子广平王高赞的开府从事中郎,魏收不敢拒绝,便作《庭竹赋》以抒发自己的心情。

出处:南北朝·魏收《魏书》久之,除帝兄子广平王赞开府从事中郎,收不敢辞,乃为《庭竹赋》以致己意。

白话释义:过了很久,朝廷命他任孝武帝哥哥的儿子广平王高赞的开府从事中郎,魏收不敢拒绝,便作《庭竹赋》以抒发自己的心情。

《魏书》是二十四史之一,是北齐人魏收所著的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书,《魏书》中记载了公元4世纪末至6世纪中叶北魏王朝的历史。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魏收,字伯起,小名佛助,钜鹿郡曲阳县(今河北晋州市鼓城村)人   。南北朝时期大臣、历史学家、文学家,北魏骠骑大将军魏子建之子。

机警敏捷,颇有文采,与温子升、邢邵并称“北地三才子”。初仕北魏,拜太常博士。再仕东魏,拜散骑常侍、中书侍郎、修撰国史。北齐建立后,拜中书令、魏尹、秘书监、著作郎,迁特进、尚书右仆射,掌管诏诰,总议监五礼事,参与修定律令。

天保八年,加太子少傅。武平三年,去世,时年六十六,追赠司空、尚书左仆射,谥号文贞。魏收从小机警敏捷,不拘小节。他十五岁时,已经熟悉了文章的写法,以文采扬名。 魏收最初出仕时,被任命为太学博士。

河阴之变时,尔朱荣大肆捕杀朝臣,他凭借智慧逃脱,侥幸免于一死。吏部尚书李神俊很器重他的才学,奏请朝廷授他为司徒记室参军。节闵帝即位后,下诏测试群臣,让魏收起草封禅书,他提笔一挥而就,连草稿都没要。

文章近千言,改动的地方寥寥无几。这时,黄门郎贾思同侍立在天子旁边,他十分激赏魏收的才学,对节闵帝说:“即便有七步成诗的才华,也不能超过魏收。”又升任散骑侍郎,不久,受命掌管天子的起居注的记录,并参与国史的编纂。

很快后,又兼任中书侍郎。此时,魏收年二十六岁。北魏孝武帝初年,朝廷又下诏命魏收担任原来的官职。朝廷堆积了许多文书诰命,魏收一一处理,事事都能让孝武帝满意。

侯景背叛了北魏,攻击南部边境。高澄当时在晋阳,命魏收写下五十余页纸的一篇檄文,他不到一天就写完。朝廷又要送给南梁檄书,让南梁朝廷送给侯景。魏收刚入夜执笔起草,三更就已写完,文章写满了七张纸。高澄很赞赏他。

魏孝静帝曾在秋季举行射箭,让群臣赋诗。魏收诗的末一句是:“尺书征建业,折简召长安。”高澄非常欣赏诗的雄壮豪迈,对周围的人说:“我朝现在有魏收,便是国家的光彩。雅俗共赏的文章,析理通达,气势纵横。

我也让邢子才、温子升不断写作,才情词气都赶不上他。我有时心有所思,忘了而没有说出,说出来了词语又不详备,不能完全把意思表达出来。魏收呈上他起草的文章,都把我的想法说得完完全全。这种人才真难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11-26
久之,除帝兄子广平王赞开府从事中郎,收不敢辞,乃为《庭竹赋》以致己意。
意思是:过了很久,朝廷命他任孝武帝哥哥的儿子广平王高赞的开府从事中郎,魏收不敢拒绝,便作《庭竹赋》以抒发自己的心情。
词语解释:
除:中央政府任命某人的官职。
帝兄子:皇帝哥哥的儿子。本回答被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