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后散步对身体好吗?

一般来说,健康人吃饱饭后去立即去散步不可取,饭后45分钟左右再去散步比较好。

现在全民都在提倡养生,然而运动也是养生的一种方式。在日常生活当中大部分年轻人由于自己忙于工作而没有时间去运动。也有些人由于自身的一些原因不能进行跑步或者是其他的剧烈运动,在这个时候他们都会选择去散步。然而他们出去散步对身体真的好吗?其实不管年轻人还是老年人出去散步的话,对身体是有一定好处的。下面就这个问题给大家做一个简单的分析。


1、出去散步的好处

不管年轻人还是老年人,在吃过晚饭以后出去散步,不仅可以活动筋骨,同时还可以舒缓自己的心情,最终可以有效的锻炼自己的身体,还可以增强自身的体质。但是大家也需要注意,在散步的时候,周围的环境特别重要,如果说环境不安全的话,容易出现意外情况。


2、出去散步的弊端

很多人只看到了出去散步的好处,却没有看到出去散步的弊端。其实出去散步也有一定的劣势,主要是因为现在环境污染严重,有些地区雾霾也比较严重,这些地区的人们要是晚上出去散步的话,会影响到自己的身体健康。


3、出去散步的时间

对于大部分年轻人来说,白天忙于工作,没有时间锻炼身体。晚上要是出去散步的话,至少需要散步半个小时以上,因为这个时候身体基本上会有点微微发热、出汗的情况,这样是对身体有很大的好处。对于其他的人群一般建议30分钟以上,最长不要超过一个小时。

散步不需要任何的工具,同时对场地的要求也相对简单。但是大家在散步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周围的环境。然而散步其实对大部分人来说好处还是比较多的,建议大家可以适当的散步,活动一下自己的筋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14

饭后散步对身体好吗?看完也许你就明白了

第2个回答  2020-11-12
对于饭后走一走活到九十九这句话,人们真的是耳熟能详,但是,很多人不明白散步到底要走多少步才行。如果走个百八十步也能起到锻炼身体的作用,在家里运动就行了,都不用出门了。

其实要想得到散步的好处,晚上散步最多要走6000步,最少也要走4000步才有效果,差不多走3公里到5公里左右。因为散步是一个不剧烈的运动,必须要走的时间长一点,走的步数多一点,才能加快脂肪燃烧,也能消耗体内的能量。而且,最好的散步结果是你走完步数后,身体微微的流汗,但是并不觉得非常累。

当然,有的人不经常运动,突然一下子走这么远的路,身体会觉得很累。这个时候就要量力而行,能走几步路就走几步,千万别勉强自己,要是让身体非常累会很影响晚上的睡眠质量。本来锻炼就是为了身体好,要是睡不好就得不偿失了,步数是可以慢慢增加的别着急。


坚持每天晚上散步,身体能得到什么好处呢?

血流快血管不堵,不用多说大家也清楚,现在人的状态是每天坐在电脑面前,或者是一直低头看手机。基本上没什么时间运动,血液就像是河流一样,流的速度快,血管里的沉淀物就少。血流速度慢,就很容易出现废物沉淀,时间长了以后这些沉淀物就会堵塞血管。所以,不喜欢运动的人,晚上更要散步,对身体好处多。

肠胃好消化快,虽然散步不会让人很累,但是因为人在一直的走动,会加快能量耗损。也会帮助消化食物,给肠胃减轻负担,更不会出现消化不良的情况。要知道人吃过饭后,一直躺在床上不动,这些能量消化不了,就会变成脂肪,变成人的体重,也会伤害身体健康。


缓解压力关节更灵活,晚上出门散步可以呼吸到新鲜的氧气,身体会得到放松,还有,看的东西多了以后,心情也会变好。这个对缓解压力是很有帮助的,而且,人在路上不停的走,关节也会锻炼的很灵活,要知道人体组织的特性就是不用则退。不想老来走不动,关节出问题,就不如坚持晚上出门散步的习惯。

虽然散步是在吃过晚饭后才出门,但并不是让你吃过饭立刻就出门,需要坐着30分钟后再出门。然后按着上面的交的走路,坚持这样做,体重都会慢慢掉下来。此外,还要强调一点就是千万别不吃晚饭就散步,要是没吃饭在运动,人很容易肚子饿得睡不着觉,对健康有害。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11-12
很多老人常说:“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饭后散步虽然有利于健康,但是也有一定的前提条件,比如说走路的速度,当然对于一些有胃下垂等其他疾病的病人来说,饭后散步也是不宜的,因此,饭后走路到底是否健康也是因人而异的。

【饭后可以散步,但是要注意散步的速度】
饭后散步要掌握好速度,不能走得太急,以一分钟90步,即一秒走1~2步为佳,时间以10~30分钟为宜。人体血流会根据身体需要进行分配,如果走路过快过久,大量血液被分配到运动系统,会影响消化,造成胃肠道不适,甚至引发胃部疾病。尤其是老年人,心肺功能减退、血管硬化、血压反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饭后常有血压下降的情况,走得太急会影响消化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

【饭后能不能散步得因人而异】

对于慢性胃炎、胃溃疡患者来说,如果饭后马上散步,会增加肠胃蠕动,食物刺激胃壁,不利于胃黏膜的修复。此类人群最好饭后一小时再去散步。胃下垂的病人饭后立刻活动,会增加胃部震动,加重肠胃负担,使病情更严重。此类人群最好饭后先平躺10~20分钟,散步也尽量避免。
第4个回答  2020-11-12
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这是千百年来健康长寿的谚语,已成为大多数老年人健身的金科玉律。而近年来,又有“要想活到九十九,请你饭后不要走”的说法。这两种对立的说法,使人们无所适从。其实饭后“走”与“不走”,应因人而异,动静结合,适可而止,乃是上策。那么,饭后散步到底好还是不好?

“要想活到九十九,请你饭后不要走”养生保健专家的解释是说,从消化生理功能来说,饭后胃正处于充盈状态,这时必须保证胃肠道有充足的血液供应,以进行初步消化。饭后适当休息一下,可保证胃肠道能得到更多的血液供应量。 根据脑生理科学家的研究表明:有些人的"吃饱",不过是胃感觉到了胀满,而营养却没有吸收进体内,身体仍处于"饥饿"状态。在短短十几分钟的进餐过程中,吃进去的食物根本来不及消化,就更不用谈吸收了。这个时候匆忙起身而走,势必会有一部分血液集中到运动系统去,这样就延缓了消化液的分泌,破坏了胃的正常消化,容易诱发功能性消化不良。 因此,提倡“饭后不要走”也是有道理的,特别患有慢性胃病,如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下垂等的病人,如果饭后散步,会增加胃肠的震动,吃进去的食物对胃壁产生刺激,加重胃黏膜病变,造成溃疡面难以愈合。行走时,由于重力的作用,还可使病人胃下垂加重。因此,患有胃病的病人,非但饭后不宜散步,就连一般的走动也要减少,饭后应稍坐或躺一会儿再活动。“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饭后百步走”并不适合所有的人,它只适合平时活动较少,尤其是长时间伏案工作的人,也适合形体较胖或胃酸过多的人。这些人如果饭后散步20分钟,有助于促进胃肠蠕动,有助于胃肠消化液的分泌和食物的消化吸收,是有利于身体健康的,但至少应在饭后过20分钟才开始百步走。夏天炎热时,散步应安排在清晨和晚上,应避开中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