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报工资是按实发还是应发

如题所述

申报工资是按应发工资。
个税申报的是应发工资而不是实发工资,应发工资是企业做为费用进行核算的,而实发工资是应发工资扣除代扣代缴的费用以后实际到手的工资,而代扣代缴的费用,如个人所得税,如员工的个人社保,这个都是员工工资的组成部分,应该是要一起申报的。所以我们申报个税的工资是应发工资。
一、 应发工资:
扣除五险一金个人部分,扣除个人所得税(如果达到标准的话),扣除其它费用(比如个别单位的住宿费、住宿水电费等)后剩余的实际拿到手的工资就是实发工资。应发工资:即根据劳动者付出的劳动,应当得到的工资待遇。应发工资=基本工资+奖金+津贴或者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劳动者因个人原因缺勤或旷工造成的工资或者奖金减少的部分。
二、实发工资:
实发工资是指用人单位根据劳动者的实际工作情况结合该劳动者享受的各项福利待遇来实际支付的工资金额,是劳动者实际收到的工资金额,也是实际参与个税申报的依据。应发工资是指劳动者在一定工作条件下可以获得的最低工资标准,与劳动者实际收到的工资金额无关,不是个税申报的依据。也称应得工资,即劳动者应当实际得到或者用人单位应当实际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报酬。实发工资不等同于应发工资。实发工资=应发工资-五险一金个人缴纳部分-应缴个人所得税。
三、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1、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2、非居民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五千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3、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4、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四千元的,减除费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5、财产转让所得,以转让财产的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6、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和偶然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收入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后的余额为收入额。稿酬所得的收入额减按百分之七十计算。
个人将其所得对教育、扶贫、济困等公益慈善事业进行捐赠,捐赠额未超过纳税人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百分之三十的部分,可以从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国务院规定对公益慈善事业捐赠实行全额税前扣除。
法律依据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个人所得税扣缴申报管理办法(试行)>的公告》
第二条 扣缴义务人,是指向个人支付所得的单位或者个人。扣缴义务人应当依法办理全员全额扣缴申报。
全员全额扣缴申报,是指扣缴义务人应当在代扣税款的次月十五日内,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其支付所得的所有个人的有关信息、支付所得数额、扣除事项和数额、扣缴税款的具体数额和总额以及其他相关涉税信息资料。
第三条 扣缴义务人每月或者每次预扣、代扣的税款,应当在次月十五日内缴入国库,并向税务机关报送《个人所得税扣缴申报表》。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18修正)》
第四十六条 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
工资水平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国家对工资总量实行宏观调控。
第四十七条 用人单位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经济效益,依法自主确定本单位的工资分配方式和工资水平。
第四十八条 国家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最低工资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报国务院备案。
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