笏板从春秋沿用到明朝,清朝为啥要废除?

如题所述

公元1644年,东北地区的清朝入关。在10多年的时间里,清朝先后消灭了各地农民起义军和南明诸王,逐步确立了自己对各地区的统治。一个重要的问题出现了,清朝入关以后,从春秋时代一直沿用到明朝的笏板,被彻底废除。那么,清朝为何要废除笏板呢?其实,笏板属于中原王朝服饰、礼仪制度的一部分。清朝入关以后,自然没有采用。今天,我们就聊聊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聊聊什么是笏板,笏板也被称为手板、玉板和朝板。这三个说法都不算错,因为中高级官员的笏板,确实是玉制作而成的,而且拿在手里,用于上朝的时候使用。笏板的原型早在殷商时期就已经出现了,具体形成制度则是在春秋时期。因为在《礼记》中,屡屡出现关于笏板的介绍。在《礼记》中,对笏板有非常详细的记载。

那么,笏板到底有什么用处呢?在《礼记·玉藻》中,出现了以下记载:“天子搢挺,方正于天下也,诸侯荼,前诎后直,让于天子也,大夫前诎后诎,无所不让也。凡有指画于君前,用笏造。受命于君前,则书于笏。笏毕用也,因饰焉。”按照记载,笏板主要有3个功能。第一,笏板属于华夏礼仪的一部分。第二,笏板属于等级制度的一部分,不同的等级使用不同材质的笏板。第三,笏板起到了记录奏事的作用。那么,笏板到底长什么样呢?按照《礼记·玉藻》的记载:“笏度二尺有六寸,其中博三寸,其杀六分而去一。”这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度量衡制度,与现在的尺寸不完全一样。


殷商时期的一尺,大约相当于当代17厘米左右。西周时期的一尺,则大约相当于当代的23厘米左右。按照这个标准计算,笏板的长度在45厘米到60厘米之间,等级不同,笏板的长度也不同。至于宽度,在5厘米到7厘米之间。另一个问题出现了,到底在什么场合才使用笏板。根据《礼记·玉藻》的记载:“见于天子与射,无说笏,入大庙说笏,非古也。小功不说笏,当事免则说之。大体上说,参加围猎的时候,由于属于娱乐活动,不需要佩戴笏板。参加祭奠仪式的时候,由于之前并没有笏板,因此也不用佩戴。

在服丧期,更不需要佩戴笏板,因为笏板上有装饰。随着时代的变化,笏板制度也在不断革新和完善,逐渐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著名的九品中正制。按照规定,五品以上的官员、贵族,使用象牙制作的笏板。六品以下的官员们,则使用竹木笏板。在魏晋南北朝时代,出现了长达将近400年的动荡局面,各方面的规章制度已经支离破碎。与此同时,塞外文化开始与中原文化相互融合。


因此,进入隋唐时代以后,各方面的制度与秦汉时代,基本上不是一个频道。到了唐朝统治时期,唐朝对各级官员的官服颜色、革带材质、笏板材质都进行了严格的规定。在《旧唐书》中记录:“诸笏:三品已上,前屈后直;五品已上,前屈后挫,并用象;九品已上,竹木,上挫下方。男以上听依品爵执笏,假板官亦依例。三品以上紫衣,五品以上朱衣,七品用绿色,九品用青色。”请注意,笏板不一定非要拿在手里。

很多官员为了方便,都把笏板插在自己的革带上。在宋朝统治时期,基本上沿用了隋唐时期的制度,但是在官服上,增加了一套方心曲领。13世纪,元朝统一全国之后,很多方面的规章制度都进行了变化。以至于明朝建立以后,很多隋唐时代的制度,已经找不到出处了。在笏板使用方面,明朝基本上沿用了唐宋时代的模式。按照《明史》的记载:“一品至五品,笏俱象牙。六品至九品,笏俱槐木。”在明朝统治末期,还出现了一件很有趣的事情,被称为“借笏板。”


崇祯皇帝在位时期,一位官员忘记携带笏板,君前失仪是重罪。最后情急之下只能向同僚借笏板。同僚也真大方,把自己的笏板折成两段,二人各自拿着一半笏板。作者推测,应该是槐木笏板,而不是象牙笏板,否则比较坚硬。由于袖子比较宽大,再加上自己的品级比较低,轮不到自己发言,最终糊弄了过去。17世纪中期,已经统治了200多年的明朝灭亡。

清朝入关以后,在10多年的时间里,清朝确立了对各地区的统治。清朝的服饰制度,与之前的历代服饰相比,出现了巨大的差异。由于清朝废除了前朝很多服饰的样式,以至于与服饰配套的装备也无法出现。例如清朝废除了前朝服饰以后,梁冠、革带、鱼袋等等被全面废除。与此同时,已经使用了2000多年的笏板,最终被撤销。那么,清朝为何要撤销笏板呢?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笏板属于前朝服饰礼仪的一部分,随着服饰被撤销,笏板自然不复存在。第二,清朝的官服与之前不同。按照清朝的官服制度,里边穿蟒袍,外边套补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