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忘掉让自己焦虑的事

如题所述

1:选择一个时间去担心。

烦恼就像一条金鱼,你把它放进去鱼缸,它就会长大。因此,通过限制让自己担心的时间,担心就会变得很小,而不会占据你一整天的时间。

比如,找出30分钟的时间段——可以在午饭后,或晚饭后——把这段时间定为你的“焦虑时间”,就像上课一样,准时地去让自己焦虑,爱担心谁担心什么都无所谓,只要限制好时间。

但最好不要在睡觉前,不仅会难以入眠,还会噩梦连连,影响第二天的生活。

如果焦虑不听话,在指定的时间外溜出来了,可以问自己,“我现在能做什么?”

如果担心自己忘了还老板钱,就看微信里够不够,够就把它还了,不够,就写下来,开资再说。如果刚和男朋友吵完架,担心伤了他的心,就马上道歉,或者说点暖心的话。

但如果你担心自己会孤独地死去,或者孩子会被校长打伤,或者明天患上老年痴呆症,那就束手无策了,只能认命了。

有时候,当你开始准备去给自己上“焦虑课”时,你已经忘记了那些让你担心的事情,或者你已经不太看好他们了,注意了转移了。这是最好的拖延,因为拖延,不用去做任务啦。所以,谁说拖延症不能独当一面?长期的拖延症也有用得着的地方。

如果我就是不能把现在正在担心的事,推到那个时间段,那就先把它留住,“既来之则安之”,
把担心留几分钟。

设定焦虑时间的关键,不是压制焦虑,不让它发生,而要控制忧虑,吼住它,这样它才不会肆意泛滥,冲了龙王庙,让自己的焦虑毁了“前程”。

2: 尝试非焦虑行为

有的朋友,在生活中总是悠然自得,逆来顺受型,宁弯不折。

但这样的朋友可能也有一些问题——没有计划,“随性”有时会变得更加冲动,但焦虑不是他们的问题。

可能在发邮件时,点击了几次“发送”,就怕没发送出去,或者三个小时没有收到男友信息,就担心他死了,可以问问那些平时不喜欢牵挂太多的朋友,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会做什么。

那些不焦虑的人做什么,我们就做什么。尝试非焦虑行为,会迫使你尝试一种更灵活的思考和行动的方式。

如果在一整天都没有收到对方的消息,然后你虽然担心一天,决定给对方发个短信,你就会发现,你的担心并没有起到任何作用,你担心他的安危,但事实上,他一天都是安全的,而且说不定过得比你坦然。

3:想最坏的情况。

这就好比是电锯。
当然,如果胆小,就不太适合了,但它却可以解决难题。

想从 “如果……会怎么样”之类的担忧中解脱出来,就想象一下最糟糕的情况。把你害怕的东西生动地、详细地描绘出来,就好像恐怖电影中最可怕的一幕。

如果你担心自己会孤独终老,想象一下,过年的时候,周围一个认识的人都没有,呆在一个破旧的养老院

如果担心自己会身无分文,落魄一生,那就想象自己躺在地铁里,看着别人光鲜的皮鞋,恍着自己皱巴巴的脸。

如果你担心老了会生病,不要就想象一下被诊断出重病的那一刻,几个大夫围着你,自己瘫在床上一动不动;以及随之而来的更坏的结局。

在你的脑海中,尽可能生动地把它勾画出来,声情并茂地,然后坐下来,与这种令人厌恶的情绪相处5分钟。设置一个计时器,不到点不送客。然后再做一次,一次又一次地反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01
【焦虑】是人们基于自身前途、利益和命运等相关要素缺乏详实信息而过度担忧而产生一种烦躁情绪。
——就焦虑的性质而言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
——1、因事物发展前景不确定
——社会是复杂多变的,而个人由于受制于知识、信息和计算能力的有限性,无法对庞大的社会现象进行本质的、有效的预见。由此对自身前途、命运的不确定而产生的担忧。
——实际上人的见识都是相对有限的,世间并没有人是上知天文地理、下知鸡毛蒜皮的,只要秉持实事求是的探索精神,理性的对待客观环境,面对未知事物时只要谨慎行事,行动只要不逾越认知的边界,即使有些失误也是可以承受的,"摸着石头过河"就是面对未知事物时 的方法之一;
——2、无力改变现状
——个人在面对现实社会时总是渺小无助的,个人的目的只能在社会选择的夹缝获得偶然的机会,其实这就是社会现实的必然。
——心智成熟的人应当具备"得我之所欲、失我之所预",就是既要努力争取自身目的的达成,也要作好承受失败的心理准备,如是才能以健全的人格屹立于世。
——3、选择困难
——选择困难其实是一种综合人格障碍,其中包括:
——1)、缺乏自信
——自我不自信和逃避责任的心理,缺乏自立意识,害怕失败;
——2)、人格不独立
——思想懒惰,依赖性强,没有信息收集、整合的能力,更缺乏强刚处置的决断力;
——只有独立的人格才能造就的成熟人格,只有具备自信、担当和深度思维的个体才能维护自身的利益,因为除了自己没有人会对你的利益负责。因此即使你的选择是错误的,也仅是由于自身的失误造成的,而让别人替代自己选择其实就是将自己作为他人的棋子仍人摆布,这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
——4、以平常心对待人生得失
——外部事物常常是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聪明人不会在事态尚不明朗时就决定自身行动的走向,因为此时外部事物是事件内涵,其性质决定外延的走向。
——既然个体不能干预事件内涵的发展和走向,那么最好以一颗平常心对待之,遇事力争尽力而为、得失顺其自然。
——由此可见焦虑不是被忘记掉的,只能是被克服掉的!
第2个回答  2020-12-02
多做一些健康的事情,多跟一些人进行交往沟通,可以出去旅游,也可以多读书,然后多做一些有正能量的事情,让自己忙碌起来,就没有时间去想焦虑的事情,慢慢的就会忘掉
第3个回答  2020-12-01
什么方法也不能马上就把自己的焦虑是完全忘掉,只能慢慢淡忘,比如说多与正能量人员交流,海阔天空的谈论一些事情,参加一些有意义的活动,组团参加一些户外活动旅游爬山等,多攀谈,多聆听,心情决定胜败,在家时可以听小说,看看视频,找一些愉快轻松的段子,只有心情愉快了,所有的烦恼焦虑都会减少了,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的就会变好了。
第4个回答  2020-12-01
如何忘掉让自己焦虑的事情?要是能够忘掉焦虑的事情,那是非常困难的。采取什么办法呢?首先还需要安静。看看自己的焦虑主要来源于哪里。是来源于自身。还是来源于外界。还是任务压在头顶上,老是完不成。知道了来源之后,然后对症下药。这样才能够解决焦虑的问题。
要做到今日事今日毕。务必不要留下明天的任务。不要唱《明日歌》。同时要选择适合自己的体育锻炼方式。能跑则跑,能跳the跳。这样就能转移一下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