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关系三维理论

如题所述

1. 社会心理学家舒茨在1958年提出了人际需要的三维理论(FIRO)。该理论指出,每个人在与他人互动时都有三种基本需要:包容需要、支配需要和情感需要。这些需要影响着个体在人际交往中的行为、对他人的描述、解释和预测。
2. 这三种基本需要的形成与个体的早期成长经验密切相关。舒茨根据这些需要以及个体在满足这些需要时的主动性和被动性,将人的社会行为划分为六种人际关系的行为模式。
3. 童年期的人际需要是否得到满足以及形成的行为方式,对个体成年后的人际关系有决定性的影响。例如,包容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的个体倾向于与他人形成否定的关系,产生焦虑,并保持距离;而得到过分满足的个体则会过分寻求与人接触。适当的交往能帮助个体形成理想的社会行为。
4. 在早期生活中,个体若在既有要求又有自由度的环境中成长,会形成既乐于顺从又可以支配的民主型行为倾向。而在高度控制或不充分控制的环境中成长的个体,则倾向于形成专制型或服从型的行为方式。
5. 情感的需要在个体早期经验中没有得到满足时,会导致低个人行为,避免亲密的人际关系。过度满足则会导致超个人行为,强烈寻求爱并建立情感联系。适当的关心和爱能帮助个体形成理想的个人行为。
6. 舒茨认为,这三种基本需求是人类成长的关键,必须同时得到满足。任何一个需求的不满足都会造成心理创伤,影响人际交往能力和人际关系。
7. 舒茨用三维理论解释群体形成与解体,提出群体整合原则。群体形成的过程首先是包容,然后是控制,最后是情感。解体的过程则相反,先是情感不和,然后失去控制,最后难以包容。
8. 如何运用这个理论在人际关系中,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