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出海淬炼国家名片

如题所述

新冠肺炎疫情汹涌而至,全球经济遭受重创。关键时刻,作为中国制造“实力担当”的轨道交通产业链,逆势而上复工复产,全力保障海外生产订单,展现出强大的交付能力:3月,出口欧盟车轴发运;4月,出口澳大利亚铁路货车发运,出口韩国动车组牵引电机签约;7月,出口土耳其的时速120公里无人驾驶地铁下线,创造了6个月生产出地铁列车的世界纪录……

  回溯过往,1936年8月1日,湖南株洲市田心小镇,打下了中国民族火车工业的桩基——建厂修理进口蒸汽机车。此时,距离英国人史蒂芬森发明世界第一台蒸汽机车已经过去122年。这是当时中国轨道交通装备与世界一流的距离!

  84年后的今天,中国自主研制的电力机车、动车、地铁、轻轨等国之重器,从华夏大地驶向海外,蜿蜒于爱琴海边,飞驰在欧洲大地,“舞动”在马来西亚……这些流动的“国家名片”,满载各国民众的希望与福祉,“牵引”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每一次重大技术突破,都流了很多眼泪”

  8月的株洲,骄阳似火。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中车株机”)机车事业部总成车间,传来阵阵机器轰鸣声。刚刚下线的世界最大功率电力机车,正在进行测试。

  这里是84年前株洲总机厂的旧址,新中国成立后,株洲成为中南工业重镇,重建了株洲机车厂。1958年,在苏联帮助下,中国第一台电力机车在这里诞生,播下了现代轨道交通装备的第一颗种子。

  (1958年,我国第一台干线电力机车下线。资料图)

  然而,国际风云变幻,不久后苏联专家人去楼空,技术图纸销毁殆尽。孤立无援时,以刘友梅为代表的一批年轻大学生,带着满腔报国热情来到株洲。

  “当时的总工都不熟悉电力机车,我们可以说是在一张白纸上开始干。”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友梅回忆说。

  凭借自力更生的创新精神,1968年我国成功在株洲研制出“韶山1型”电力机车,开启了中国自主电力机车的新纪元。这也是轨道交通装备成为中国制造名片的“起步”。

  1983年,出访国外的刘友梅目睹国外电力机车的飞速发展,惊叹“原来西方国家的电力机车做得这么好”。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东风,以电力机车为代表的中国轨道交通装备,开始奋起直追。近半个世纪以来,通过产业分离、援建、联合研制、技术平移等方式,在湖南、河南、山西等全国各地孵化了一批主机厂、核心零部件企业,加速了我国轨道交通装备现代化进程。


  7月29日,工作人员在中车株机调试线上对“神24”电力机车做下线前的调试。这一超大功率电力机车的成功研制,标志着中国铁路重载技术创新取得重大突破。

  如今的株洲,已发展成为“中国动力谷”,轨道交通产业集群覆盖整机、核心部件、配套产品、配套设施及服务,聚集了400余家企业,是全球首个产值突破1000亿元的轨道交通产业基地,市场占有率居全球第一。

  1000多公里以外的青岛,3个整车制造厂以及180余家骨干配套企业,汇聚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动车产业基地。中国60%的高速动车,25%的城轨、地铁,从这里驶向世界各地。

  “由于国外技术封锁,每一次重大技术突破,都流了很多眼泪。”已是耄耋之年的刘友梅回忆道。

  2017年9月,“复兴号”高铁在京沪线率先以时速350公里投入运营。这是中国自主轨道交通装备的最新代表作。

  “早年引进高铁,国外拒绝转让传动和控制等核心技术,让我很痛心。”中国工程院院士丁荣军说,曾经的“技不如人”,激发了科研人员自主攻关的决心,最终我国牢牢掌握了高铁九大核心技术。

  从电力机车到“复兴号”,再到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样车……一张张“世界级”制造名片,推动中国轨道交通装备实现了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历史转变。

  “万国机车博物馆”有了新内涵

  100年前,中国的铁路被戏称为“万国机车博物馆”。如今,同样的名词,却被赋予了全新的涵义。

  株洲,出口欧洲、非洲、东南亚的动车、机车、城轨,有序等待上线调试;长春,时速400公里跨国互联互通高速动车组项目正在厂区环线上调试;青岛,一列列城轨发往巴西,一列列内燃动车正运往斯里兰卡……


  4月28日,工作人员在湖南株洲中车株机城轨事业部总成车间工作。

  当前,中国各大轨道交通装备厂,已变成“世界轨道交通车辆展览馆”。

  “坚定走出去,把中国制造名片推向海外!”20多年前,日趋成熟的中国轨道交通探路“出海”,决意向世界亮出中国民族工业的新成果。

  记者翻阅中车株机厂志(1936-1999卷),发现这样一段记载:“1995年7月10日,株机工厂与相关公司签订了向中东提供12台电动车组动力车的合同。1997年7月至8月,前两列车完成制造与调试。”

  这是中国电力机车首次面向海外整车出口。在那个“卖鞋、卖衣服”为主的年代,出口高技术含量的电力机车,刷新了“中国制造”在海外的形象。

  没有海外投标经验,对国际游戏规则不熟,品牌影响力很弱,初期“出海”的中国企业是稚嫩的,走了不少弯路。“抛开文化生活习俗的不同,光是机车运行时的维护零配件等,一钉一铆都要依赖国内供应,难以满足时刻需要机车运营的业主需求。”在乌兹别克斯坦待了数年的中车株机售后人员李林说。

  2003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轨道交通装备加快与世界融合。随着一个个海外订单花落中国,中国轨道交通装备的品牌逐渐树立起来。“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更是带来了史无前例的发展机遇。印尼高铁、中老铁路、中泰铁路等一批中国高铁“出海”项目成功落地。

  (当地时间2019年9月18日,中国出口欧盟首列动车组“天狼星号”抵达捷克。)

  欧洲是世界轨道交通的发源地,是技术要求最为严苛的高端市场。2016年12月,中国获得捷克三列动车的订单,这是中国动车首次服务欧盟市场。

  目前,这款被命名为“天狼星号”的智能化高端动车,正在捷克实施上线运营前的准备工作。

  南美,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技术先进、设施完善的中国动车,奔跑在首都核心区与周边卫星城之间,服务上百万阿根廷人。阿根廷方面的调查显示,乘客满意度高达97%。“我们的海外业务团队已从5个人发展到拥有80多名专业国际化人才。”李林说。目前,中国制造的轨道交通装备产品已出口到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覆盖六大洲的11个市场区域。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加速器”

  “出海”之初,只卖产品。为了实现“走进去”的目标,中国轨道交通装备行业开始建立海外基地,开始向产业链的上端迈进。

  维保服务是中车株机建设海外基地的“开山斧”。2011年8月,由中车株机投资的马来西亚吉隆坡维保有限公司诞生,专注于列车的维护保养。

  “我们发现,除了卖列车,还可以参考汽车‘4S店’推出维保服务。”中车株机董事长周清和说,这既解决了海外业主的后顾之忧,还为当地带去轨道交通维保技术,增加了就业机会。

  这一创新服务模式在国内外市场产生示范效应,一些东南亚国家铁路公司多次到中国列车海外维保“4S店”考察。

  (2015年,中车株机出口的ETS米轨动车组在马来西亚启动运营。)

  为了践行“一带一路”倡议的“共商共建共享”理念,中国轨道交通装备企业提出了在目标市场本地化制造、本地化采购、本地化用工、本地化服务和本地化营销的“五本”理念,推动“出海”层次从输出产品升级到输出“产品+服务+技术+资本+管理”。

  从马来西亚到南非,再到土耳其,一项项中国先进轨道交通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当地,一条条中国产业链完整地输出海外,为轨道交通工业基础薄弱的国家提供了快速建立产业体系的契机,也扩大了双方合作的基础。

  为给高铁“出海”蓄势,近年来,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还将创新的触角伸向海外,相继成立中德轨道交通技术联合研发中心、中泰高铁联合研究中心、中英轨道交通技术联合研发中心。

  在海外人士看来,飞驰的中国列车,犹如一张张流动的中国“国家名片”,增益世界产业生态及各国民众福祉。

  伊尔万是中国与土耳其合资公司的电气工程师。“在这里,我能学到世界上最先进的轨道交通技术,有极大的发展空间。”谈起2013年入职时的初衷,他依然记忆深刻。

  2018年12月,员工在土耳其安卡拉的株机-MNG公司组装车间工作。

  当地时间2015年11月17日,随着一声响亮的汽笛,中国出口马其顿的动车从首都斯科普里发车,顺利抵达东部城市韦拉斯,完成在欧洲的首次试跑。

  “中国动车的使用,是载入史册的一刻。看看我们铁路上跑着的老火车,再跟新动车比一比,一切都摆在那。”马其顿时任总理格鲁埃夫斯基不吝赞美之词。

  每天早上8点,最早一班客运列车会从埃塞俄比亚境内的拉布车站出发,驶向亚丁湾西岸。“中国制造”的车厢内,满载着非洲人民的喜悦与希望……

  2018年1月,连接埃塞俄比亚和吉布提两国首都的亚吉铁路投入商业运营。这是中国第一条全产业链“走出去”的铁路,也是非洲首条现代电气化铁路,成为沿线经济社会发展的“加速器”:两地交通耗时从数天缩短为10多个小时,货物运输价格比公路下降约30%,增加了数千个就业岗位。

  记者观察发现,中国轨道交通装备正在文化、理念上推进与海外相契相融。比如,邀请非洲多国的技术专家到国内培训,实地体验“高铁速度”,以此表达合作诚意;产品设计兼顾宗教信仰需求,为信奉伊斯兰教的乘客特别设立祷告室……

  在互利共赢中淬炼出的“中国名片”,正沿着钢轨,进入海外千家万户的心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