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8-08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我整理的中班教案9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说明:

  枯树不会发芽,惹人讨厌;绽发芽、苞、叶子的绿树,生机勃勃,人人喜爱。故事运用树木的这一现象以及人们对此的心理感受,既揭示了树木生长的自然规律,也暗示了拥有积极情感的重要。

  活动目标:

  1、通过对比情景,知道树枝发芽才会成为一棵喜爱的绿树。

  2、感受故事中的确社会性意蕴,形成开朗乐观的态度。

  3、知道春天是万物生长的季节。

  活动准备:

  1、挂图第8号。

  2、故事磁带。

  3、音乐《嫩芽长出来》

  活动过程:

  1、组织活动

  ——幼儿随音乐《嫩芽长出来》翩翩起舞

  2.智力活动

  1)不发芽的小树

  ——出示挂图。看看哪些发芽、长叶子了,哪些不发芽、没长叶子。(只有一棵小树没有发芽、长叶子)

  ——你喜欢发芽、长叶子的树,还是不发芽、不长叶子的树?(喜欢有嫩芽和绿叶的小树)

  2)不高兴的小树。

  ——我们来听一听故事《不高兴发芽的树》,想一想这棵小树为什么不高兴发芽。

  ——教师结合挂图,讲述故事。

  ——去年,小鸟为什么在上面做窝?老奶奶为什么在树阴下卖冰棍?风筝的线为什么会缠在树上?

  ——引导幼儿认识绿树的可爱。小鸟喜欢绿树,所以在上面做窝安家;树阴下凉快,所以老奶奶在下面卖冰棍。风筝喜欢绿树,所以飞过绿树的上面。

  ——小树不高兴发芽的时候,小鸟住在哪里去了?老奶奶还到树下来卖冰棍吗?风筝还喜欢往这儿飞吗?(小树不发芽、不长树叶,大家都不喜欢它,都不来了)

  3)着急的小树。

  ——倾听故事录音。

  ——环卫工人为什么要挖掉不高兴发芽的树?(因为不高兴发芽的树不发芽,别人以为它已经枯死了)

  ——不高兴发芽的树听了环卫工人的话怎么样了?(吓傻了,急得浑身发热,急得发出了嫩芽)

  ——不高兴发芽的树最后发芽了吗?环卫工人为什么搔搔头皮走了?(找不到不发芽的树,以为自己昨天看错了)

  ——人们为什么不喜欢不发芽的树?为什么喜欢发芽的树?(树不发芽就没有叶子,没有树阴,大家就不喜欢;树枝发了芽,就会长出叶子,变成一棵绿绿的树,大家都喜欢绿树)

  3、能力运用

  ——幼儿阅读幼儿活动材料第二册p20—p22。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以描画积木外形的方式“建造”房屋。

  2、添画门、窗等,表现房子的基本结构。

  3、体验描画活动带来的成功感。

   活动准备:

  1、幼儿活动材料《美术》

  2、幼儿有用积木搭建房屋的经验。

  3、每组不同形状的小型积木若干,教师用于示范的积木若干。

   活动过程:

  用积木造房子

  1、请幼儿用桌子上的积木按照自己的意愿,合作搭建房子。

  2、幼儿互相欣赏同伴的创作。教师可以用相机将幼儿作品拍下来。

  3、引导幼儿说说,这些漂亮的房子是怎么搭的?用了哪些积木?

  4、幼儿描述积木的颜色、形状。

  二、在纸上造房子

  1、今天我们还要用积木在画纸上造房子。

  2、教师示范造房子的墙:可以把纸的最下面当地基,选一块积木当成墙,把“墙”造在地基上。一只手按住积木,一只手用水彩笔沿着积木的边,把“墙”画下来。如果造高楼,就一层一层向上“造”,注意一层一层要靠紧。

  3、教师示范造房子的顶:屋顶要遮风挡雨,把“墙”的两边都盖住。

  4、给“造”好的房子设计门、窗,用漂亮的颜色装扮。

  三、我是建筑师

  1、鼓励“建筑师”在幼儿活动材料《美术》。

  2、提示幼儿要沿着积木的边缘描画,不要移动积木。

  3、启发已描画好房屋的幼儿添画人物或景色。

  四、逛逛房博会

  1、将幼儿的作品布置成房博会。

  2、引导幼儿评选最佳作品及最佳建筑师。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能够依据藏宝图对故事情节做出推测。

  2.体会故事出乎意料与幽默的结尾。

  3.大胆抒发己见,体验参与探索、发现的快乐情绪。

  4.理解故事内容,大胆讲述简单的事情。

  5.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小朋友,今天我们一起来做个"寻宝"的游戏,请小朋友根据老师手中的这张"藏宝图"一步一步寻找宝贝。(幼儿寻宝)宝贝原来是一本大书呀,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二、阅读图画封面:封面上有谁?你从哪里看出是海盗的?他们手里拿着什么?你觉得他们要去干什么?(出示封面宝藏)原来他们要去寻找宝藏,今天我们要看的大书的题目就叫《寻宝》。

  第1页:这艘大船是谁的?船往哪里行驶?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第2页:海盗们到了什么地方?他们手里拿着什么?

  (出示放大的藏宝图)这就是海盗手里拿的藏宝图,蓝色的区域表示大海,海盗现在上了小岛,根据藏宝图他们要怎样才能找到宝藏?(引导幼儿说出海盗们应该先找到大树,再找到石头,然后找到山洞,最后才能找到宝藏。)

  第3页:海盗们来到哪里?看到大树他们可能会说什么?小男孩的表情怎样?

  第4页:他们找到了吗?这块大石看起来像什么?找到大石头后他们会说什么?小男孩在哪里?他的表情怎样?

  第5页:海盗们顺利到达山洞口了吗?现在他们的心情如何?(幼儿模仿)。

  回顾海盗寻宝路线:根据藏宝图海盗们先找到了大树,再找到了大石头,最后找到了山洞,他们会在山洞里找到宝藏吗?

  第6页:海盗发现了什么?他们的表情是怎样的?请你们学学他们的样子。他们可能会说什么?谁能用一个好听的词来形容这些财宝。这时小男孩发现了什么?会是谁的眼睛?你觉得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

  第7页:谁出现了?这条龙为什们要追赶海盗?海盗是怎么样的?

  讨论:海盗们都跑了,小男孩为什么不走呢?

  三、总结分享完整浏览大书回顾寻宝的经过。

   教学反思:

  以幼儿的'兴趣为主,从幼儿的实际出发,开展“快乐的寻宝行动”。虽然寻宝路途艰难。但孩子们热情高涨,男女队员进行比赛,都顺利完成“寻宝”任务,活动培养了幼儿跑跨跳的能力及勇敢和克服困难的品质。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能感知5以内的数量,认识数字5。

  2、在情境化的游戏中,体验送蔬菜的乐趣。

  3、引导幼儿对数字产生兴趣。

  4、让孩子们能正确判断数量。

   【活动准备】

  1、不同蔬菜的卡片,数量分别为1—5。

  2、四个小动物头饰,三张数字卡。

  3、每位幼儿有红、黄、蓝三张数字卡。

   【活动过程】

  一、复习数字1、2、3、4。

  (1)玩“看数拍手”的游戏,教师举起数字1(2、3、4),幼儿拍1(2、3、4)。

  (2)教师敲小铃铛,请幼儿在心中默数并说出数量。

  二、认识数字“5”。

  1、翻到“5”的动物的卡片,说说“5”像什么,可以代表什么。

  2、出示实物卡,点数实物数量,写出数字,并用圆点表示。

  3、出示数字,贴相应数量的实物,并用圆点表示。

  三、画圆点。

  取出蓝色的数卡,让幼儿根据数字画上相应数量的圆点。

  四、贴蔬菜。

  取出黄色的数卡,根据数字贴上相应数量的蔬菜。

  五、给小动物送菜。

  1、今天,我接到小动物的电话,它们要请我们帮忙送蔬菜。

  2、请出四位小动物,讨论小动物喜欢吃的蔬菜。

  3、取出红色数卡,要求幼儿根据卡片上的数字送相应数量的蔬菜。送到后,让检验员检查,并奖励一个五角星。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我了解了孩子对数学都很薄弱,为了能够使他们对数学感兴趣,我准备在以后的数学活动中多加游戏,做到让幼儿在玩中乐、玩中学的目的。真正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不断提升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

中班教案 篇5

   活动设计背景

  我班幼儿大部分是由爷爷奶奶带,隔代亲比较娇惯孩子,养成孩子什么事爱依赖长辈,个别幼儿有爱咬指甲和不喜欢剪指甲的习惯,长长的的指甲里藏有污渍和细菌,在发生争执时会用指甲抓伤小伙伴,结合教材设计了此活动。

   活动目标

  1、 认识手的各部分名称及功能。

  2、 知道自己的事自己做,并愿意帮助别人。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及参与活动积极性。

  4、 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5、 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游戏认识手各部分的名称及功能

  教学难点:感知比较手各部分的特征知道它们的名称

   活动准备

  手在做事的图片、宣纸、颜料

   活动过程

  一、律动(小手拍拍)

  小手小手拍拍,我的小手举起来;小手小手拍拍,我的小手抱起来;小手小手拍拍,我的小手转起来;小手小手拍拍,我的小手藏起来。

  师:小朋友把什么藏起来了?伸出来看看,你有几只小手?(一只左手,一只右手,两只为一双)

  二、摸小手

  1、 摸摸小手,哪个地方肉肉多,哪个地方肉肉少?

  师:肉肉多的地方是手心,肉肉少的地方是手背

  2、 我们一起做个游戏,名字叫《手心手背拍拍》。(游戏中老师变换手心手心拍拍,手背手背拍拍,提高幼儿反映能力,从而巩固知识)

  小结:手心手背,都是心肝宝贝。小朋友表现得这么好,都是老师的心肝宝贝

  三、认识手指

  1、数一数每只手有几根手指?两只手的手指一样多吗?

  2、比一比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是一样长吗?

  最粗的手指是它们的老大,叫大拇指。挨着大拇指的叫食指。最长的站在中间,叫中指。挨着中指的叫无名指,最细的手指叫小指。

  这五兄弟是好朋友它们谁也离不开谁,做任何事它们都是互相帮助

  游戏《手指五兄弟》:天黑了,大拇指睡了,食指睡了。。。。

  3、 手指都有名字了,还和小朋友一起做了游戏,它们非常高兴要谢谢小朋友,向小朋友鞠躬。咦,手指的后脑勺长的什么?它们什么作用?

  指甲可以保护我们的手指不受伤害,但是它长长了会藏许多细菌,我们一定要常剪指甲,还要常洗手,让我们的小手干干净净的,这才叫讲卫生。

  四、手的功能

  小手可以干什么?(出示图片)檫桌子、喂小兔、梳头、穿衣服等等。我们的小手可以帮助自己做事,还可以帮助别人,还会变魔术

  五、延伸活动:

  手印画,用沾上颜色印在宣纸上(小鸟、仙人掌、螃蟹)

  活动结束洗小手

   教学反思

  此活动主要通过手指游戏让幼儿了解掌握手各部分的名称及功能,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活动的各环节紧凑、生动,以游戏贯穿整个活动,幼儿参与积极性高,师幼之间的互动以及活动延伸达到教学的目的。

中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感知噪声是人们制造出来的,初步了解怎样创造安静环境的基本知识,教育从自身做起,不大声吵闹,减少噪声。

  能判断某些行为对环境的影响。

  用图示方法表现噪音。

  活动准备

  人手一张记录纸。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题

  老师最近买了个能录音的MP4(出示),就用它录制了两段声音,你们想听吗?请你闭上眼睛,静静的走进声音的世界。(播放声音:一段是天籁之音,一段是各种各样的噪音。)

  (一)听了这两段声音,你有什么感受?(幼儿交流)

  幼儿A:装修房子,电锯天天发出刺耳的噪音、机器响声、电钻、锤子发出的声音让人很烦燥。

  幼儿B:许多小朋友的嘴巴在呱啦呱啦的讲话。嘈嘈的,大声嚷嚷,使咽喉发炎。

  幼儿C:有旋律的那段音乐很安静,让人听了很舒服,心不烦了……

  (二)师:还有哪些声音会给我们环境带来不好的影响呢?

  幼儿A:小朋友们在班上大声的讲话。

  幼儿B:开电视机的声音太大。

  幼儿C:我爸爸的汽车的喇叭声音很难听,不能乱响汽笛的。

   二、创造安静 避免噪音

  如果把分贝数看作耳朵的温度数,那么85分贝是耳朵在没有保护的情况下能够容忍的最高噪音。噪音既然让人这么不舒服,那我们应该怎样创造安静的环境,避免这些噪音呢?

  幼儿A:我们要想办法来保护自己的耳朵,可以到药店买一副耳塞。

  幼儿B:可以在公共场所粘贴“禁止喧哗”的告示牌。

  三、以图表示听到的噪音

  将幼儿带到托班,把所听到的噪音以图示的方法表示出来。

  四、交流

  你是以什么图示来表示,为什么?

  (一)幼儿A:老师搬动桌子的声音,我画了张桌子,在桌脚下方用波浪线表现发出来的声音。因为搬动桌子时,桌子会发出刺耳声音,所以我就在桌脚下画上波浪线。

  幼儿B:小弟弟哭的声音,我画了张流泪的脸,嘴巴张的大的,再嘴巴周围用短的直线来表现哭的噪音。……

  (二)将幼儿分成5组自由交流。

  活动延伸

  请家长配合,引导幼儿从自身做起,不大声吵闹,减少噪声。

中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时钟,知道时钟的基本用途。

  2、感知时间,体验时间的长短。

  3、知道时间的价值与自身努力的关系。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5、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活动准备:

  积木、画纸、毛线、时钟、撕贴纸

   活动过程:

  1、认识时间:

  老师出示时钟提问:

  这是什么,它有什么用?(这是时钟,是用来看时间的)

  你会看时间吗?现在是几点?你怎么知道的?

  如果长针和短针的指向12,是几点?

  谁知道分针走一大格是几分钟?走一小格是几分钟?

   小结:长针就是分针,短针就是时针。当长针指向12时,短针指几就是几点。

  2、感知时间:

  (1)有谁知道一分钟有多长?(听音乐——1分钟后幼儿自由讨论)

  (2)1分钟可以做什么事?

  (3)现在,我们一起来玩“和时间赛跑”的游戏。老师给你一分钟的时间,在这一分钟里,你们可以自由选择做什么事,时间到了就停下,好吗?

  (4)幼儿游戏,老师计时。

  (5)幼儿交流自己在一分钟里做的事情。

   小结:小朋友都说一分钟太短了,我在一分钟里可做了许多事情……现在我们再玩一次,看看这一次我们在一分钟里能做多少事情。(每一分钟都做同一件事)

  (6)幼儿拿着自己分别在一分钟里做的作品进行比较、交流。

  3、 总结交流

  我们都知道时间过得很快,但是加快速度也能干许多事情。

中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学习比较物体高矮的正确方法(在同一个起点上)。

  2.能够按照高矮特征给三个物体进行正反排序。

  3.乐于参加数学活动,感受数学的趣味性。

  4.让幼儿学习简单的数学题目。

  5.乐意参与活动,体验成功后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

  学习比较物体高矮的正确方法(在同一个起点上)。

  能够按照高矮特征给三个物体进行正反排序。

   活动准备:

  1.教师熟悉故事《长颈鹿和山羊》。

  2.高矮不同的长颈鹿图片三张,山羊图片一张。

  3.教学挂图,幼儿用书,小红旗若干。

   活动过程:

  1.讲述《长颈鹿和山羊》的故事,自然引出高矮的概念。

  (1)出示山羊和长颈鹿图片。教师一手拿着山羊图片一手拿着长颈鹿的图片说:"老师今天 给大家请来了两位动物朋友,我们和它们打个招呼吧!"幼儿分别与山羊和长颈鹿打招呼。教师边表演边说:"可是,山羊和长颈鹿怎么都不说话呢?它们两个怎么了?闹矛盾了?为什么呢?"(2)讲述《长颈鹿和山羊》的故事。

  提问:"说一说山羊和长颈鹿为什么不开心呢?他们两个这样做对吗?他们应该怎么做?"(3)教师 小结:原来山羊和长颈鹿不开心是因为高矮的问题,高有高的好处,矮有矮的方便,好朋友之间要互相尊重,不能嘲笑别人。

  2.学习三个物体比较高矮的方法,并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

  (1)教师:长颈鹿改掉了矮嘲笑别人的坏习惯,别的长颈鹿也愿意和它交朋友。(出示另外两张长颈鹿的图片)他们三个是好朋友,三个好朋友也是有高有矮的,我们来帮它们比一比吧!

  (2)个别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3)大家说说比较高矮的方法。

  (4)教师边演示边强调三个长颈鹿比较高矮的方法:让三只长颈鹿脚对齐,站在同一个平面上,先找出最高的那个,然后再将剩下的两个进行比较。这样我们就按照从高到矮的顺序帮它们排好队了。

  (5)讨论:还可以怎么来排呢?(用同样的方法引导幼儿进行从矮到高的排序。)

  (6)教师 小结:比较高矮时,我们要把物体放在同一起点上,可以按照从矮到高的顺序排,也可以按照从高到矮的顺序排。

  3.幼儿三人一组比较高矮,并按一定的顺序排队。

  (1)教师:你们想和长颈鹿一样也来比一比吗?

  (2)教师请幼儿三人一组自由组合,排队比高矮,并说一说他们是按照什么顺序排的,还能怎么排。

  (3)重复游戏,请幼儿换朋友,三人一组重新组合。

  4.巩固练习,强化对高矮的认识。

  (1)打开幼儿用书,教师交待操作方法,请幼儿按要求操作。

  (2)教师巡回指导帮助个别幼儿。

  (3)请幼儿互相交流分享,体验成功操作的乐趣。

  活动延伸:

  1.区角活动:引导幼儿把图书角的图书按照高矮的顺序排列。

  2.家园共育:请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比较周围物品的高矮。

   反思:

  本次活动的重点是通过三个活动环节,让幼儿感知物体的高矮,比较高矮;学会运用高高的、矮矮的、比较高、比较矮、最高、最矮等语词,并理解物体高或矮的相对关系;初步尝试将物体从高到矮或从矮到高的有序排列。我认为本次活动设计是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先请两个幼儿上台比较高矮,让幼儿作为活动的主体,比起

中班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1、观察蝴蝶的各种造型和花纹。

  2、用折、画和剪得方法做出美丽的蝴蝶。

  3、用肢体动作表演蝴蝶的各种形态。

   活动重点:

  会观察蝴蝶的各种造型和花纹,并能用折、画和剪得方法做出美丽的蝴蝶。

   活动难点:

  会观察蝴蝶的各种造型和花纹,并能用折、画和剪得方法做出美丽的蝴蝶。

   活动准备:

  手工区:装饰材料(皱纹纸、卡纸),画纸。

  阅读区:蝴蝶图片、和蝴蝶有关的图书。

  表演区:蝴蝶头饰。

   活动过程:

  一、让幼儿欣赏美丽的蝴蝶图片,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你们看一看这是什么呀?

  教师:哇——这些蝴蝶真漂亮啊!你觉得它们哪里漂亮呢?(引导幼儿

  观察蝴蝶的外形)

  教师小结:嗯、小朋友们观察的真仔细呀,都看出来了蝴蝶最漂亮的地方就是它的一对翅膀啦!

  二、出示大图,让幼儿欣赏蝴蝶制作步骤图,请幼儿自己看图理解蝴蝶的制作方法。

  1、幼儿看步骤图,想一想蝴蝶的制作方法。

  教师:请小朋友按照数字的顺序看图,然后想一想蝴蝶是怎么做出来的。

  2、请幼儿按照步骤图说一说,蝴蝶是怎么样制作出来的。

  教师:请你们看图说一说,蝴蝶是怎样制作出来的。

  教师小结:首先我们要把长方形的纸对边折好,然后再纸的一面画出半

  只蝴蝶的样子,在沿着你画好的线将蝴蝶剪下来,再把纸打开就变成了一只美丽的蝴蝶。在画蝴蝶的时候你可以画波浪形的也可以画弧形的哦!(教师一边讲解,一边进行示范)

  教师:蝴蝶做好以后,老师还给你们准备了彩色的卡纸和皱纹纸,你们可以把蝴蝶打扮的漂漂亮亮的。

  3、介绍表演区。

  教师:还有喜欢表演的小朋友可以到表演区带起蝴蝶的头饰来表演蝴蝶哦。

  三、幼儿自选区角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接下来就请小朋友拿好进区卡到自己想去的区角里面进行活动。

  四、收拾区角材料,展示幼儿在区角活动是的照片,和幼儿一起评价今天的区角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