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避免中学生沉迷网络游戏,国家社会以及个人三方面各该怎么做?(不少于300字)

如题所述

当前,中学生网络沉迷呈现多发态势。网络沉迷对当代青少年产生了诸如焦虑、孤独、抑郁、道德异化、极端自我中心、乃至网络犯罪等等多种负面影响。这给家庭、学校、社会带来多方面隐患。干预中学生网络沉迷已迫在眉睫。如何干预中学生网络沉迷?可能性策略有哪些?这是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试就此问题作初步探讨,以与大家交流。俗话说“看菜下饭,量体裁衣”,提出干预中学生网络沉迷的策略,首先要对中学生网络沉迷的成因作出恰当的归因分析。合理的归因分析,才可对症下药。中学生网络沉迷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从其个人的心理品质的主观因素讲,与其兴趣的偏执、判断的错位、意志的缺失有关。兴趣的偏执,即对网络游戏、网络聊天等网络活动持有一种高浓度的恒久的不易转移的爱好。判断的错位,是指对网络游戏、网络聊天的利弊的认识缺乏辨证的分析、理智的判断,对网络上的不良信息不具备清醒的辨是非、分善恶、识美丑的意识,甚至颠倒黑白。意志的缺失,是指自我驾御、自我控制的能力的不足,不能合理调配学习与游戏的时间,混淆现实社会与虚拟世界的生活,且极易受网络虚拟空间的纷繁信息的干扰、暗示、引诱,而使自己不能自拔。从其生存的客观因素讲,与其家庭环境、学校氛围、社会潮流的影响有关。就家庭环境而言,父母的溺爱、离异、高压教育或常年不在身边而放松了对子女的监管等等,这些都无形当中为他们网络沉迷创造了一个合理的借口,即现实生活中必要的正常的交往、沟通与紧张心理压力的释放无法得到满足,而试图通过网络来获得自我解脱。就学校氛围而言,过重的学业负担,频繁的低迷的学业成就感,紧张的或疏远的同学、师生人际关系等的桎梏,促使他寻求一种极端的方式获得突围,而网络就是比较简便的而又充满幻想的一条心理、情感自赎的途径。就其社会潮流而言,当前社会的并不乐观的就业前景、甚嚣尘上的物欲主义、金钱至上的价值理性、沉渣泛起的新“读书无用论”思想、颓废的享乐主义的消费趋向、盲目的变态的偶像崇拜等等风潮,也在潜移默化地浸染着涉世不深的中学生。总之,沉迷网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作为教育管理者的我们,在面对沉迷网络的具体个例时,应该作出合理的归因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一、 家庭教化:帮助中学生规避网络沉迷。首先,父母要正本清源,未雨绸缪,从预防入手,消除其网络沉迷的潜在因素。关心孩子心理情感、思想意识的发展状态,关心孩子精神生活和体育锻炼质量,重于关心日常的起居衣食。父母要做孩子的知心朋友,要多与孩子交心,及时了解并妥善化解其成长阶段的心理情感、思想意识方面的困惑,对孩子的期望应合乎孩子的个性,不简单攀比、硬性规定,以减轻孩子的学习压力。父母要努力做孩子生活、学习的参谋。要多教孩子如何科学艺术地安排自己的学习、娱乐的时间,努力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丰富孩子的生活。要多教孩子学会交往,选择朋友。同伴的影响是巨大的,对孩子的交往对象以及交往态势,父母亲心中应该有本账。父母应通过与子女之间的平等对话、融洽沟通,来促进学生交益友,交诤友,以达到取长补短、扬长弃短的作用。家长应加大对孩子日常学习效能的监督。通过与孩子的谈心、与孩子所在班级的班主任、科任老师的沟通、与孩子的同伴的交流、观察孩子的在家学习表现等多侧面地及时获取孩子成长进程中的信息,这有助于敏锐发现其行为突变现象及其产生原因。其次,当孩子处于网络沉迷的状态,要采取宽容的、谅解的态度,恰当的方法来帮助他走出误区。网络沉迷是孩子青春期中容易触犯的一个病症。孩子迷上网络,总是有原因的。做父母的,应从追究网络沉迷的诱因入手,来寻求解决办法;而不宜采取简单粗暴的隔离、训斥、体罚等方式。父母的耐心与宽容是拯救网络沉迷的孩子的关键。常用的策略主要有:1.替代。父母应通过家庭民主协商的方式,为孩子制定出合理的闲暇时间的安排计划,采用丰富多样的替代性活动(娱乐、家务劳动、体育运动等)以减轻、消解网络活动的时间。2.反思。父母可选择典型的网络沉迷的反面案例,以向子女阐明网络沉迷的严重危害性,促使他们学会比较、学会反思,提高自我约束的意识。3.控制。父母应采取多种措施来努力控制孩子的上网频率与时间。对于已经患有网络沉迷的中学生来说,想要短期内迅速全然戒断孩子的网瘾,可能难以奏效。但是,通过控制促使其减缓而最终恢复常态,是可行的。有调查表明,每周上网不超过3次,每次上网1小时左右的学生一般无成瘾性表现。通过控制,递减其上网频率与时间,使之回复到健康常态,是可行的办法。4.学习。家长本身努力学习并了解、掌握一些基本的网络知识,这有助于和孩子的交流和沟通。当下,父母与子女之间在关注对象、思考焦点、兴趣中心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代际差异,而网络知识几乎是一根常引发两代人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认知冲突的重要导线,父母若缺乏网络知识,就不易与子女有共同的话题。因此积极地学习,是很有必要的。5. 谈心。舒茨认为:“谈心治疗是人们相互联系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以坦率与诚实、自我意识、责任、人体意识、注意情感和强调此时此地为基础。” ①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无遮拦的谈心,对削减孩子网络沉迷、挣脱网游与网聊的虚幻,加强家庭成员间的情感联系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16
怎样预防青少年沉迷游戏 专业心理咨询师这样说
  诊断“游戏成瘾”的条件非常严格

  本次活动邀请了广州市未成年人心理咨询与援助中心副主任冯清梅为家长支招。冯清梅是广州大学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长期从事青少年心理咨询工作及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在讲座上,她向现场家长和小读者展示了青少年游戏成瘾(沉迷游戏)的各种表现形式与危害。

  到底痴迷到何种程度才会被界定为游戏成瘾?据介绍,世界卫生组织对诊断“游戏成瘾”的条件非常严格,包括:当事人的相关行为必须足够严重,而且已经造成个人、家庭、社会、教育、工作或其他重要方面的重大损害,至少需要12个月才能确诊。

  冯清梅说,具体要看当事人的社会功能是否受损,其学习、社交、身体状况如何;人际关系是否受影响,当事人与家长、同学、老师之间关系如何;是否发展了不良癖好,当事人是否熬夜、大量购买游戏装备;是否作息或性情突变,当事人是否早上起不来、不吃饭、讲话烦躁等。

  戒除游戏并不能治愈游戏成瘾

  “游戏成瘾,即使作为疾病类型,也不是游戏直接作为病因导致成瘾。”冯清梅认为,游戏成瘾另有别的原因导致。比如学习压力大、厌学等,而厌学等又会有更深层的原因。所以,无论如何,千万别简单地认为:戒除游戏就能治愈游戏成瘾。

  “孩子沉迷游戏是因为家庭关系出了问题。”在冯清梅看来,成瘾者背后往往有一个控制者(依赖者)。孩子的所有活动都在父母的控制之下,交什么样的朋友,该去发展什么兴趣爱好,要考多少分,要上什么样的学校和专业,甚至小到今天吃什么菜、穿什么衣服都由父母来决定。父母无时无刻不在给孩子施加压力,孩子毫无自由,他可能无法反抗父母,那只能在游戏的世界里去找掌控感和自由感。父母是过度负责,过度控制,过度满足,过度溺爱;成瘾者则是去责任化,放任行为,用放任,伤害,对抗父母来刷存在感。

  治疗成瘾的办法是放弃对成瘾者的控制,归还属于成瘾者的责任,让成瘾者成为他自己,对自己所有的部分负责。gd.yd119.cn

  孩子喜欢游戏是因能体验回应感

  为什么孩子会沉迷游戏?“孩子喜欢游戏是因为游戏永远都是会回应他。”冯清梅指出,孩子要从游戏当中去体验这种回应感,而家庭无法给予他。很多父母沉浸在自己的手机里,当一些孩子试图跟父母沟通,但得不到回应。而游戏这种虚拟世界,不管他做什么都是能得到一个回应的感觉,会让他感觉很好。这一点非常吸引孩子。冯清梅支招,父母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看到孩子,回应他。

  “对待沉迷网络游戏的孩子,我们要关注的往往不是他对网络游戏的沉迷,而是这种沉迷背后的原因。”冯清梅分析,许多沉迷网络的青少年都存在自卑和人际不良的问题。沉迷网络、自卑、人际不良这三个问题往往产生交互作用:因为自卑所以在社交中缺乏主动甚至回避,回避又加剧了自卑感,并缺少社交技巧的锻炼,加剧了社交不良,而网络游戏中可以隐藏真实身份,所以通过网络游戏来满足社交需要。沉迷网络本身就是对现实社交的回避。

  良好的沟通有助于解决沉迷游戏

  防止孩子沉迷游戏,我们父母可以做些什么?“只要亲子间保持良好的沟通,孩子就不会沉迷网络,沉迷游戏。”冯清梅说,对于孩子使用手机这件事情上,要让孩子学会自我管理,“需要把制定规则的权利去交给孩子,然后把监督执行的功能去留给父母。也就是让孩子自己来说,他怎么用手机、玩游戏。”

  “关于游戏,父母要帮助孩子认识游戏背后的东西。”冯清梅支招,父母要改变敌视孩子打游戏的态度。父母可以与孩子一起去探索这个游戏背后的一些东西,比如设计游戏的时候究竟有哪些元素是吸引人的。用一个非常理智化的方式,帮助孩子建立起对于游戏更加健康的态度。

  此外,孩子兴趣太少也会导致沉迷网络游戏。而避免这一现象的好办法就是,父母从小充分满足和保护孩子的好奇心,陪伴孩子参加各种活动,尤其是户外活动。如果一个人对探索多姿多彩的现实世界充满了兴趣,则是不太可能沉迷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