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根治“课堂失语症”

如题所述

高中语文课堂"失语症"及其对策
作者:黄 维
[导读] "失语"原本是一个医学术语,失语症是由于脑损伤而产生语言缺陷的一种病症。
黄 维 (河北省蔚县第一中学 河北 张家口 075700)
【摘 要】 中学生课堂失语症现象很普遍,尤其是农村中学的学生。平时学生们之间的交流也并不困难,有时甚至还可以称为妙语连连,为什么一到课堂上就失语了呢?本文尝试从课堂问题的设置和教学氛围的创设入手,寻找有效的改善方法。
【关键词】 失语症;问题设置;平等交流;鼓励;引导;品评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1)05-064-02
"失语"原本是一个医学术语,失语症是由于脑损伤而产生语言缺陷的一种病症。本文所说的"失语"非医学所指,而是指课堂"失语",即指在中学课堂中,对教师授课涉及到的内容,无论教师提问,还是需要学生质疑,学生都不给予积极响应而保持沉默不语的一种现象。具体表现在,课堂上让学生针对情景或问题发言,学生总是吭吭哧哧、吞吞吐吐,前言不搭后语,更有甚者干脆就往那儿一站,脸红脖子粗的一言不发。结果,老师兴冲冲的渴望慢慢变成无可奈何的失望。有时则因为再三的启发诱导,反复地更换学生而耽误了时间,完不成预计的教学任务。我们不妨把学生这种在课堂上不能围绕一个中心,有条有理的组织一段语言的现象称为中学生课堂失语症。
学生不愿回答的症结在于问题的教师,简言之,难度适中的问题,积极良好的教师行为将会有效降低此想象的发生。具体而言,教师应从问题设置和创设一种有利于问题回答的课堂气氛入手。
一、设置激发学生求知欲的问题
众所周知,"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是思维的火花。课堂上有效地设疑置问,可以迅速抓住学生的思维,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将学生置于知与不知、已有知识与某种新知识、全面认识与片面认识、熟悉事物与不熟悉事物、现实生活与课本知识等等矛盾之中,从而达到激发他们的思维,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进一步使他们产生渴求掌握新知识的欲望,而当所有疑虑都随之解决时,那种轻松、愉快、满足和成功的情绪体验,将大大刺激他们的学习兴趣。
1、问题的难度逐层深入。教师习惯于问"是不是?""对不对?"这类是非问,在不断的使学生的思考浮于问题的表面,也忽视了学生想要表达内在体验的冲动,更严重的是它将逐渐吞食学生回答问题的欲望,使整个课堂气氛趋于沉默。一旦教师需要了解学生对有关文本内容的理解情况,"为什么?""怎么办?"这类问题就在学生的大脑中制造了空白。所以,教师需要在日常的教学中将这两类问题结合起来,提出难度适中的问题。第斯多惠指出:"学生的发展水平是教学的出发点"。当面对问题学生露出一脸茫然的表情时,问题本身一定大大超越了他们的知识水平和思维层次。所以,把问题设置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学生"跳一跳就能够得着",应该是问题设置的一个基本原则。背离这个原则,学生就会对回答问题产生障碍,从而不愿回答。如在看完影片《辛德勒的名单》后,乘热打铁,设置疑问"高斯真的爱海伦吗?" 不同的观赏主体从不同的侧面可以得出迥异的结论,各抒己见的同时,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探索欲,也将不断地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2、问题的表述简单准确
我们确信"最伟大的真理是简单的,最伟大的训戒是易于理解的,但是当简单的真理被赘语遮盖,就通常不能让最需要它的人了解"。在课堂教学中,由于缺乏对问题的精心准备,使得问题的目的性和指向性不明确,对易于混淆和难以理解的概念表述不清,从而导致学生无法理解问题,更谈不上回答问题。因此,问题的设计应力求简单明了,避免模糊不清。
二、创设适于学生平等交流的氛围
1、鼓励
一部分学生不愿意在同学面前表达自己的观点,怕说错会招致同学的非议,甚至日后成为别人的笑料。针对这种不成熟的表现,教师可以采取一些鼓励措施来建立他们的自信心。老师可以不断地在学生中开展说话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锻炼,得到提高。譬如,每节课之前进行三分钟演讲,内容可以限定在某个范围内,也可以不加限定,随意发挥。演讲完后请作为听众的学生加以点评,点评以鼓励为主。也可以从周记中挑选出有真情实感的文章,让作者在语文课上朗读自己的作品。老师还可以向学生征求意见和方法,使学生意识到老师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真诚地想让他们提高能力。学生理解了这一点,才会充满热情地配合老师,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去。久而久之就会在学生心中产生一种期待心理,表达自己观点的欲望也会越来越强烈。
2、引导
在课堂上,一部分学生不是不肯说,他们也有自己的见解,有自己很独到的体会,可是却难以用语言把它表述出来。"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就要善于引导了。如在讲述《品质 》一课,对"因为皮革是一种死板板的物品"中"皮革"一词的理解,我就这样引导:"请用一两句话来形容你生活中所见皮革的形象。"学生回答:"僵硬、陈旧、厚重、缺乏生机"。"把人比作皮革,不仅在于形似还在于神似,你能否从皮革这个喻体上分析出格斯拉先生给人留下的印象呢?"接着同学就分析 "皮革"这个词传递出的是"主人公格斯拉"肖像的呆板和内在的严肃品质。对老师提出的具有极大想象空间的话题,恐怕绝大多数学生都会有一种要说话的冲动。也许他们说得有长有短,有全面有片面,但总不会无话可说。老师再适时的加以鼓励,学生说话的热情就会空前的高涨起来。
3、品评
学生回答之后,教师的评价犹为重要,不然学生不知自己回答的如何,让人如入雾中。对学生正确的独特的观点教师要加以褒扬,尽可能发现学生思想的闪光点,增强他们表达的信心和勇气;对有争议的问题老师不能用自己的思想去拑制学生的思维,要有让学生再思考的空间。当然,对学生错误的想法要批评指正,但要注意语言的适度,不能挫伤学生的自尊,"答案有待完善""见解不够准确"便是较为委婉的话语。
学生课堂失语症是客观存在的,问题也是严重的,但只要老师认真对待,妥善处理,为学生创造平等自由的沟通氛围,学生就会自己诊治自己的病症,长期坚持,自会说起话来引经据典侃侃而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