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为什么要将长孙无忌一伙赶尽杀绝?

如题所述

胜利的天平已经完全倾斜,十月,下诏:“王皇后、萧淑妃谋行鸩毒,废为庶人,母及兄弟,并除名,流岭南。”废后的决定下达不久,立武则天为皇后的诏书便出现了。紧接着,次年正月,发生连锁反应,废太子李忠为梁王,册立嫡长子李弘为太子。皇后、太子已经易主,李治接下来要收拾这些老臣了。

之前抗争最为激烈的是褚遂良,所以先拿他开刀,其实在李勣表态后不久,对褚遂良的清算已经开始了,贬为潭州都督。潭州是今天的湖南长沙,一下子从权力中心赶到了长江以南,一年后,韩瑗上书为褚遂良求情,希望能够放过他,被李治悍然驳回:“遂良之情,朕亦知也。然其悖戾好犯上,故以此责之。”太不把我放眼里,不能饶了他。眼见皇帝不听自己的,韩瑗主动请求辞职,回归乡里。李治同样不允许.朝廷又不是你家开的,想走就走啊,偏要留着你,等时机成熟,一起收拾了。

过了一段时间,刘洎的儿子上书为父亲鸣冤,当年刘洎被褚遂良陷害而死,如今褚遂良已经获罪,希望皇帝能为其平反,此事得到了李义府的大力支持。如果刘洎平反成功,相当于又给政敌增加了一项罪名,不是挺好的嘛。可是乐彦玮的一席话让李义府的如意算盘落空:“今雪洎之罪,谓先帝用刑不当乎!”要是给刘洎平反,对先皇的名声不好。听说对父皇不利,李治只好搁置此事。

贬谪仍在继续,显庆二年三月,任命潭州都督褚遂良为桂州都督,桂州在今天的广西桂林,属于岭南地区,当时的岭南是蛮荒之地,一般只有犯人才到这,让褚遂良去桂州当官,整他的意图很明显了。事情还没完,七月,许敬宗、李义府告发侍中韩瑗、中书令来济、桂州都督褚遂良图谋不轨,理由是三人认定桂州为用武之地,准备由韩瑗、来济做内应,褚遂良当外援,起兵造反。李治闻讯,立即做出处理:贬韩瑗为振州刺史,贬来济为台州刺史,终身不得入朝,褚遂良贬为爱州刺史。爱州又是哪里呢?爱州在今天的越南清化一带,当时越南北部也是我国领土,这么一来,离长安就更远了,贬到那个穷地方,就算想贪污也没几个钱可贪。

褚遂良都六十多了,长途跋涉,晚节不保,哪受的了折腾,于是上书,一来为表忠心,说明自己没谋反,二来是为了求饶。说当年我为你能当上皇帝,没少出力,后来你父皇病逝,我们几个又帮你坐稳皇位,陛下都忘了吗?最后:“蝼蚁余齿,乞陛下哀怜。”我真的受不了了,您饶了我吧!李治看了以后,依然没有放过他的意思。你褚遂良真是可以啊,居庙堂之高,利用资历倚老卖老,威逼皇帝;处江湖之远了,又用资历求饶,托孤大臣了不起啊!李治已经受够了。第二年,褚遂良死于爱州。

其实贬褚遂良的罪名挺逗的,桂州离长安这么远,褚遂良又没带过兵,在那里举事怎么可能有胜算?编的也太不靠谱了,一般人都不会信吧。可是李治就是信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昏庸?他智商低?绝对不是,如此基本的常识李治不可能不懂,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这就是他授意的,皇帝想要整这些人,许敬宗只是提供了借口而已。李治跟武则天、许敬宗、李义府等有一个分工,如果是要整后宫的反对派,就由武则天找理由;如果目标是大臣中的敌对派,就由许敬宗他们负责找证据,哪怕捏造都行,反正不能师出无名。李治总不能说他自己查出来这些反对派有问题吧,皇帝深居皇宫,怎么可能知道这么多事,骗人也得骗的像点,说得过去,否则不好跟老百姓解释,让他们相信。

李治认可了韩瑗等人荒谬的“谋反”,并予以处理,你永远都无法唤醒一个装睡的人。其实这样的事不是第一次发生了,五十多年前,隋文帝开皇十七年,宰相虞庆则勘乱成功,班师回朝,路经潭州临桂镇,对地形发表过一番评论:“此诚险固,加以足粮,若守得其人,攻不可拔。”大意就是此地易守难攻。孰料这十七个字竟成了谋反的证据,最终被隋文帝诛杀。虞庆则并没有真准备谋反,只是那番话正好恰好契合了文帝的猜忌心理,五十多年后来济等人以同样的理由被贬,都是套路啊。

现在褚遂良、韩瑗、来济都被赶走了,唐高宗陆续起用杜正伦、辛茂将、任雅相、卢承庆为宰相。杜正伦原本辅佐李承乾,因为泄露了李世民的话语,被外放谷州刺史,再贬交州刺史,太子被废后,干脆就流放了,后来尽管被启用,只在地方任职,难有出头之日;现在李治将他重新启用,杜正伦还不得拜谢天恩,紧密团结在以李治为首的中央周围,誓死效忠;辛茂将史书记载的很少,后人了解的不多;任雅相原来是个武将,这回出将入相,来源于军事系统;卢承庆曾经被褚遂良整过,到地方待过一段时间,现在拨乱反正,委以重任。环顾诸位宰相,已经没有长孙无忌的人了,翦除完羽翼,只要等待时机,就能对国舅下手。

显庆四年四月,机会终于来临。洛阳人李奉节告发韦季方、李巣结党营私,李治接到报告,命许敬宗、辛茂将审问,许敬宗急于查案,动了刑,韦季方不堪拷打,自杀未遂。许敬宗因此上奏称长孙无忌和韦季方预谋残害忠良,大权独揽,发动叛乱,现在阴谋败露,所以韦季方自杀。李治听闻,故作惊讶:怎么可能?我舅舅肯定是被小人离间了,他都是皇亲国戚了,怎么会谋反?许敬宗答道:“臣始未推究,反状已露,陛下尤以为疑,恐非社稷之福。”言下之意是,赶快借这个机会把长孙无忌收拾了吧,省的夜长梦多。然后解释为什么要赶紧下手:“无忌与先帝谋取天下,天下服其智;为宰相三十年,天下畏其威”,还有:“臣窃恐无忌知季方自刺,窘急发谋,攘袂一呼,同恶云集,必为宗庙之忧。”一来长孙无忌为相多年,老谋深算;二来他处境堪忧,可能狗急跳墙。

李治又担心整长孙无忌谋反的理由不充分,难以让人信服,便让许敬宗再去找找,明天再说。第二天,许敬宗果然带来了满意的答复,他说经我调查,长孙无忌因为韩瑗、柳奭等人被贬,太子李忠被废,心里十分害怕,所以走上这条不归路,日日夜夜跟韦季方策划造反。李治心里很满意这个答案,说得过去,能堵住悠悠之口,除了谋反,也没什么罪名能致舅舅这样的人于死地了。然后又哭起来,流出鳄鱼的眼泪,这个哭不是哭给自己看的,也不是哭给许敬宗看的,是哭给一旁动笔的那个史官看的,毕竟是舅舅、曾经的功臣呀,要是杀了他,将来可是要上史书的,如果不表现的悲伤点、无辜点,而是很淡定,甚至笑逐颜开,后人肯定得说他冷酷无情。不知道一千多年后,某位姓金的胖子杀了他姓张的姑父时,有没有考虑这么多。

尽管杀舅舅一事,涉及到名誉问题,但这也难不倒博古通今的许敬宗,他立马举出汉文帝杀薄昭的典故,你看汉文帝杀了舅舅薄昭,后代不照样称他为明君嘛,所以后人的评价与你杀不杀舅舅没有必然关系,你怕啥。接着又催促李治赶紧动手,“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听完许敬宗一席话,李治哭完了,也放心了,障碍都已扫除,终于可以付诸行动,为了这一天,他等了好几年了。于是下诏削夺长孙无忌的官职、封户,发往黔州安置。史书中有一句“上以为然,竟不引问无忌。”成为了后人指责李治昏庸、听信谗言的证据。其实是李治有意为之,这个时候长孙无忌的党羽都被清洗了,手上又没兵,造反不就是找死啊,说他造反就是为了清洗他,如果真的给他当面申诉的机会,李治、许敬宗一派编织的谎言很有可能被说破,多尴尬,介时还怎么给他定罪?所以没有了后顾之忧,直接就处理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7-11
话说长孙无忌作为人臣,脾气也是够倔的。好歹给皇帝一点面子呀,还处处跟皇帝做对。不过长孙无忌也是为李唐的天下负责,当初太宗把高宗托付给自己,自己就得处处为高宗着想,为了不让高宗犯错,难免会惹恼他。随着唐高宗年纪越来越长,对于权力的那种信念也越来越强烈,这个时候虽然只剩长孙无忌一个人了,但他在朝廷的影响力还是很大的。如果说唐高宗想要做个真正说一不二的皇帝,长孙无忌就必须除掉。唐高宗李治以仁孝著称,如果就因为这么点纠纷而杀了自己的亲舅舅,未免会引起天下人的唾骂。于是,他就等机会,只要谁沾上了谋反的罪名,管你是皇亲国戚,统统杀无赦。终于,许敬宗看出了唐高宗的心思,于是就诬告长孙无忌谋反。这对于朝廷来说是大案啊,可是唐高宗都没怎么调查,就把长孙无忌发配到了黔州。从一个顾命大臣到被亲外甥发配,落差如此之大,所以长孙无忌从此一蹶不振。三个月后,唐高宗复查此案,长孙无忌在刑讯逼供下被逼自缢,享年63岁~
第2个回答  2019-07-11
武则天被封为皇后,长孙无忌自己也深感已处于危险境地,内心十分不安。而 实际上,武则天已经秘密命令许敬宗寻找他的失误而乘机陷害他。 恰巧,此时有人告韦季芳、李巢成立朋党,密谋造反,朝廷派遣许敬宗抓捕他们,季芳 在这过程中不小心被伤,被许敬宗抓住机会,诬蔑说“季芳欲与无忌构陷忠良近戚,使权归 无忌,伺隙谋反。李治听了大惊,认为亲舅舅绝对不会颠覆朝廷的,于是“舅为小人所间” ,这个时候的李治还心念对舅舅的信任,但经过许敬宗的一番雄辩,李治就相信了谗言。从这 可以看出是许敬宗的强势的辩驳使李治不得不相信他的话。但从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李治缺乏自 主判断能力,他不能很好地根据事实以及他对一个人的理解来看待事实,在这也就是他缺乏对 舅舅长孙无忌的信任,缺乏主观判断能力,虽说许敬宗拥有强势的口才,旁征博引,令旁人不得不相信他说的话。 另外我认为许敬宗之所以能说服李治处置长孙无忌,是因为他抓住了李治的弱点,即容易 受他人影响,这也是武则天得以顺利地铲除王皇后和萧淑妃的原因,李治听完许敬宗的辩驳后, 心惊胆战,竟然“泣曰:我家不幸,亲戚间屡有异志,往年高阳公主与房遗爱谋反”,一个皇帝 听完臣子的话,竟然哭泣,这足以看出李治是多么的软弱,内心软弱容易受他人影响,许敬宗 充分利用了这一点,举了一系列的例子,故意恐吓李治,让他因害怕尽快处置长孙无忌,除去心 头一恨。许敬宗举例宇文化及颠覆隋朝;薄昭因犯杀人罪,汉文帝穿素服泣而杀之;王莽、司马 懿权大位重,威胁朝政。这三个例子从正反两方面威胁李治,另他知道不处罚长孙无忌的后果多么严重。 实际上,在这点上,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李治身为一代帝王,不可避免的会十分注重权位, 所有帝王最不能容忍的就是谋反篡权之徒,篡权就意味着自己的切身利益遭到破坏,此时即使是亲兄弟也会毫不留情地杀害的。李治虽说是软弱之人,但一旦涉及到切身利益,他会变得十分清醒与明智 ,加上许敬宗“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安危之机,间不容发”的威胁,李治这个软弱的皇帝也就相信 了许敬宗的话。可能我们会产生这样一种怀疑,也许李治本身就想铲除无忌,但出于伦理的约束以及 李治尚未掌握无忌的罪证,李治此时同意许敬宗的话事实上是因为许敬宗的诬蔑恰好符合李治的意愿 所以他就将计就计,正好利用这次机会铲除眼中钉。如果这可能的话,也许是因为无忌掌握国家大权 手握兵权,威胁到他的统治。我认为,在这点上,我不太同意。因为首先从李治的性格上讲,李治生性 软弱,缺乏帝王的风范,缺乏那种狠劲与果敢,他不是武则天,也许武则天在对待政敌上决不手软,但 我们不能说李治有那种果敢与魄力迅速地对无忌采取措施。李治的性格软弱可以从这句话中得出,李治听完许敬宗的话,竟然“泣曰:我家不幸。”,从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李治并非一个十分强悍的帝王,面对 困难,面对政敌,他表现出来的并不是要马上解决问题,而是愚蠢地在那哭泣,这未免有点愚昧,换了武则天,她势必会马上将敌手击败,丝毫不拖沓。
第3个回答  2019-07-11
看到“急先锋”褚遂良这么拼命,跟他同属一个阵营的韩瑗也不甘落后,他劝谏李治不要废王立武的时候,声泪俱下,李治不置可否。第二天又谏,把武则天比作褒姒、妲己,红颜祸水。另一位宰相来济也是差不多的态度,李治都予以无视。长孙无忌一派反应激烈,尤其是褚遂良,该说的,不该说的,都说出来了,嚣张到了一个境界,以为皇帝不敢动他,双方彻底撕破了脸。
第4个回答  2019-07-11
李治对长孙无忌谋反一事最终同意许敬宗等人的话,将长孙无忌判为乱臣贼子,长孙无忌侍奉两朝帝王,辅政三十年,最终被亲侄子当作叛贼处死,原因很多,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李治缺乏自主判断能力,他不能很好地根据事实以及他对一个人的理解来看待事实,在这也就是他缺乏对舅舅长孙无忌的信任,缺乏主观判断能力,虽说许敬宗拥有强势的口才,旁征博引,令旁人不得不相信他说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