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生态环境破坏的表现有哪些

如题所述

一、森林资源的枯竭

其中影响最大森林锐减便是热带雨林减少,主要原因是发展中国家大量砍伐林木用于出口。

二、酸雨

由于CO2等引起的“温室效应”,使全球气候明显变暖。科学家预测,到下世纪中叶,地 球表面平均温度将上升1.5~4.5℃,从而导致南北极冰雪部分融化。加上海水本身热膨胀, 就会使世界海平面上升25~100厘米,一些地势低洼的沿海城市将葬入海底。

地球上的许多 平地,如北京、上海、伦敦、纽约等城市全部被淹没掉。数亿沿海居民将被迫迁居。同时地 球变暖将使不少国家和地区干旱少雨,虫害增多,农业减产。

此外,全世界每年向大气中排放的SO2、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也在急剧增加。当大气中的SO2与氮氧化物遇到水滴或潮湿空气即转化成硫酸与硝酸溶解在雨水中,使降雨的pH值低到 5. 6以下(正常为5.6),这种雨称为酸雨。如果大气中SO2和氮氧化物浓度很高时,可以使降 雨的pH值低到3左右。

三、水土流失

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的影响、雨水不能就地消纳、顺势下流、冲刷土壤,造成水分和土壤同时流失的现象。主要原因是地面坡度大、土地利用不当、地面植被遭破坏、耕作技术不合理、土质松散、滥伐森林、过度放牧等。

水土流失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土壤耕作层被侵蚀、破坏,使土地肥力日趋衰竭;淤塞河流、渠道、水库,降低水利工程效益,甚至导致水旱灾害发生,严重影响工农业生产;水土流失对山区农业生产及下游河道带来严重威胁。

四、土壤退化

土壤退化指的是由于植被破坏后,在干旱和多风的条件下,出现风沙移动,在土地表层形成沙层的现象,是属土地资源破坏。我国是土壤退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五、生物种类和资源减少

我国野生动植物种类丰富,其中不少属于稀有品种。由于森林、草原 等自然资源不断地受到人为的破坏,致使许多野生动植物的栖息生长环境遭到破坏,再加上乱捕滥猎,不仅表现在数量减少方面,而且质量也明显下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生态破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6-27

一、区域生态平衡严重失调。

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源头区的生态环境恶化加剧,沿江沿河的重要湖泊、湿地日趋萎缩,江河断流、湖泊干涸、地下水位下降严重,林草植被退化,生态功能下降,洪涝灾害、沙尘暴加剧;

海洋和淡水渔业水域污染加重,海蚀范围扩大,水域渔业功能削弱;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导致生态破坏问题依然严重,环境恢复治理滞后。

二、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

全国野生动植物物种丰富区的面积不断减少,珍稀野生动植物栖息地环境恶化、种群数量减少,种质资源及野生亲缘种丧失,珍贵药用野生植物数量锐减,珊瑚礁、红树林破坏严重,近海天然渔业资源衰退。

三、农村生态环境质量持续下降。秸秆、畜禽粪便等各种养殖业的废物排放,农药、化肥等农用化学品的不合理使用,以及生活污水、垃圾污染,是当前农村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

扩展资料:

生态破坏是人类社会活动引起的生态退化及由此衍生的环境效应,导致了环境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对人类生存发展以及环境本身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

生态环境破坏主要包括:水土流失、沙漠化、荒漠化、森林锐减、土地退化、生物多样性的减少,此外还有湖泊的富营养化、地下水漏斗、地面下沉等。造成生态破坏的原因主要有:乱捕滥猎、乱砍滥伐、毁林造田等。

目前,我国的生态恶化呈现出一些新的发展特点,一是积点连片,由原来的局部、小范围的生态破坏恶化逐步演变成区域性、大范围的生态恶化;二是从量变到质变,由原来以单要素为主的生态破坏,逐步发展成整个区域或流域生态的结构性破坏,功能退化甚至是完全丧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生态破坏

参考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十五”计划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3
自然生态环境破坏突出表现在自然资源的破坏上。主要包括5个方面:
⒈森林资源的枯竭。
⒉草原面积锐减,草场质量下降。
⒊水土流失。我国是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⒋土壤退化。土壤退化指的是由于植被破坏后,在干旱和多风的条件下,出现风沙移动,在土地表层形成沙层的现象,是属土地资源破坏。我国是土壤退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⒌生物种类和资源减少。我国野生动植物种类丰富,其中不少属于稀有品种。由于森林、草原 等自然资源不断地受到人为的破坏,致使许多野生动植物的栖息生长环境遭到破坏,再加上乱捕滥猎,不仅表现在数量减少方面,而且质量也明显下降。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12-23
气候变暖,江河的水变少变混浊,泥石流、火灾频发,风沙很大,一些动物濒临灭绝。
第4个回答  2018-06-12
森林资源的枯竭经常出现沙尘暴洪水泥石流等一些自然生态环境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