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给我一篇关于青年文化的论文 要3000字左右 最好不要和网上的一样 谢谢了啊~~

可以是教育科学类也可以是艺术文学类的 只要差不多就行 ~~要是能自己写 就更好了 可以再加100分!!!别耍我就行...

「摘要」青年群体作为大众文化的主要消费群体,这使青年文化的精神特质极具时代性,大众文化的发展走势影响着青年文化的嬗变,从文革后政治化意识形态的解体到当代日常生活意识形态的建构,青年文化经历了从解构走向整合的过程。改革开放初,深受大众文化影响的青年文化对旧的政治化意识形态起到解构的作用,而当代的青年文化则依靠大众文化特有的整合力成为日常生活化的意识形态的构造者和承载者,具有理性精神与世俗精神的双重特征,构成了当今时代精神的主流。 「关键词」大众文化,青年文化,解构,整合 一 所谓大众文化,是“在工业社会产生,以都市大众为消费对象,通过大众媒介传播的、无深度的、模式化的、易复制的、按市场规律批量生产的文化产品。”①所谓青年文化是“青年在参与各种社会活动时由其特殊的行为方式所体现出来的独特价值判断、人格倾向、审美情趣及思考方法的概括。”②青年群体是大众文化的主要受众对象,因此大众文化的特质势必影响青年文化的变迁轨迹。 二 青年文化作为一种社会亚文化,总是相对于成人主流文化而言,八十年代之前,青年文化只是成人主流文化的组成部分和体制文化的复制品。在改革开放时期剧烈的社会变革所驱动的青年发展和青年运动,在社会领导层严重老化的背景下,青年文化凸显出与成人社会主导文化规范相冲突的明显的异质特征。八十年代的主流文化基本上是在严肃文化的层面上定位的:批判和反思、引进和创新、价值重估和文化重建。因此八十年代的青年亚文化虽不再追求仿效官方的意识形态和体制文化,但仍有所师承,与第三代人的特质一脉相承的理想主义、理性主义社会和政治关怀成为当时青年文化的明显特征。 八十年代中后期,随着大众文化在中国大陆的登陆,完全独立于主流文化的青年文化的异质化特征渐露端倪。青年文化与成人主流文化的离异,是与大众文化的解构性的文化品格所分不开的。而大众文化的登场则与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的展开一脉相承。后现代思潮的基本特征和核心精神是解构主义和反逻各斯主义,超越和否定是其基本意旨,消解和解构传统是后现代主义首要而基本的文化功能,后现代主义者的哲学主张极大的启蒙和开掘了人们的批判精神,诱发了价值重建的主体性冲动,这成为大众文化产生的原动力。丹尼尔·贝尔认为大众文化的特征就是“不断的表现并再造‘自我’以达到自我实现和自我实现和自我满足。”“它尽力扩张,寻觅各种经验不受限制,遍地掘发。”③丹尼尔·贝尔所描述的正是大众文化现象,对个体经验的无限度扩张显示了文化本身的平民化、世俗化倾向,一切传统的理想主义的东西被个体的心理、意志、激情、欲求所刷新。大众文化的平民化、世俗化、个体化一方面使大众文化缺乏理性和深度,另一方面又使大众文化具有文化平等和解构权威的进步意义。 八十年代末,在改革开放进入第十个年头之后,全社会都感到了改革的阵痛和社会转型期特有的价值失落,混乱无序迷惘的浮嚣,知识尊严失落和知识分子精英文化的严重流失,为大众文化的出场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大众文化的霸权势力和征服意义,使众多的知识分子苦心经营起来的自认为日臻完善的知识体系日渐坍塌,具有反叛与消解意味的大众文化如潮水般吞噬消解着以人文精神为价值目标的精英文化和体现官方意识形态的主流文化。改革开放后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生活于一个相对自由和宽容的社会环境,他们不仅没有受到传统文化的浸染,而且文革也只在他们的记忆中留下了朦胧的童年式的印痕,他们天生具有历史记忆的缺失,而改革开放后潮水般一涌而入的千奇百怪的文化快餐和流行艺术成为他们最直接的精神食粮,这使青年文化中政治化意识形态的话语体系失效,青年文化发生巨大的转型。而这一时期的青年文化在反叛传统的同时,也没有新的理想归属和寄托,处于价值真空的年青一代在同一生存境遇中选择了不同的人生态度。崔建、王朔、汪国真等成为此时期青年文化的代表。在文化和价值的断裂失去以往真切的理想和信念后,青年群体已迷失了生存意义,但作为理想主义者的崔建感受着虚无却不甘虚无,竭力执着的寻找,但是在失去真切的信念后,这种寻找成为一种无休止的流浪。“多少次这样不停的走,可多少次这样一天到头。”(《新长征路上的摇滚》)而作为大众文化“顽主”的王朔在传统价值体系失效后,则抱着一种反讽的态度对纯文化、精英文化进行恶作剧式的颠覆。正如同崔建的意义不在于他所表现的反叛与宣泄,而在于他所表达的不甘虚无的理想主义冲动。王朔的意义不在于他“游戏人生”的态度,而在于他对传统的消解,在于他对“既往神圣”的反叛。不同于崔建的苦苦追寻,也不同于王朔的玩世不恭的嘲讽,汪国真则以他所特有的轻飘飘的词汇为青年提供一种甜腻腻的抚慰,以小布尔乔亚式的矫情驱赶价值失效后的痛苦与空虚。 九十年代初期,中国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短暂的空场,启蒙意旨的作品不仅与激进的启蒙立场无关,而且也缓解了文化市场商品稀缺的紧张。同时,自八十年代以来,激进的创新运动一直在亢奋中进行。传统的文化制品中断了生产,需求在集聚中膨胀,人们无法忍受“无根”“悬浮”的状态,迫切需要一种心理慰藉。于是,在有效需求市场规则的操纵下,一举导致了怀旧文化的成功。大众传媒不失时机的制作了“怀旧”和“归根”的形象,一种是从空间上归,即家国之恋和乡愁,一种是从时间上归,即童年和历史的回忆与怀旧。正是在充满裂隙、混乱、错位的时空语境中,九○年代中国都市涌动其一股浓重的怀旧和乡愁情调。“跨世纪”的希望与世纪末的彷徨交错杂揉,统统被包装成诱人的商品,成为一种流行文化。在青年文化中“精神家园”“人文精神”一度再成为时髦语汇,青年群体把乡愁寄托于精心制作的乌托邦,青年文化所表现出来的文化性“恋旧”则是“毛泽东热”的兴起。此时,“毛泽东”成为一个具有浓厚主观色彩意蕴丰富的文化载体,青年群体对毛泽东的崇拜不同于政治化意识形态下的个人崇拜,“毛泽东”再度成为青年群体的精神偶像只是给青年群体制造一种“归家”的抚慰。“毛泽东”作为形象成为青年群体的文化消费品,青年群体只不过构造了一种“拟历史”的时尚完成了一次精神消费。对于此时期青年文化的嬗变,必须联系宏观的时空境域才看的更为真切。改革开放以来,青年人在短短十几年走过西方人几个世纪的思想历程,前现代、现代、后现代的时空聚变共时并存于当代中国,使人们承受了难以承受的冲击、震荡与裂变。一方面,对进步史观、现代性、工业化的热烈拥抱已经构成独特的意识形态;另一方面,在铺天盖地的现代化、全球化浪潮面前,又总是感到内心深处的隐隐作痛,这与西方发达国家对现代性的反思及后现代思潮暗合。在这两种时空维度的冲突与撕扯中,人们无奈向尘封的记忆寻找安抚,将这种非自觉的文化心理反抗加以合法化,制成一种万能膏药,贴在现代化造成裂痕的与伤口上。 九十年代以后,新生代艺术家为迎合大众口味,逐渐以流行文化来为自身定位,新生代的文化产品直接决定了青年文化的特质,使新生代人从第三代人的文化中分化出来,形成自己独特而鲜明的文化特征,形成一场从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到文化范式的全面反叛。青年群体从对社会的历史的共同经验的关注转为具体的个体的独特经历和生命经验的关注,在传统的意识形态话语系统之外,开辟与之隔离的另一个话语系统和文化空间,使青年文化从政治的道德的理念的负载之下解放出来。青年文化在解放自身的同时,也造成了青年群体在传统意识形态下所建立起来的完整时空观的破碎,传统意识形态下建立的价值体系失效,终极意义上的关怀与信仰缺失。对真理追求的热忱、对超越的渴望和对传统的反叛共生于青年文化中,青年群体在此时发出了“上帝死了”的呼喊,尼采哲学在青年群体中的一度流行使自我反叛成为可能,而虚无也开始逼近,以虚无主义的态度、非理性主义的方式来追求超越,结果往往是从超越走向世俗。“青年从毛严峻政策中获得自由后,正走向强烈的消费主义文化。在所有的代际差别中,最显眼的莫过于在穿着上,无论青年男女都热情的加入到‘形象革命’中,从年轻女性和保守的老年女性之间反差最大。”④从严肃的主流文化中解放出来的中国青年走向了崇尚形象与时尚的消费主义文化。“追星”成为青年文化的流行时尚,以对大众文化明星的崇拜填补终极关怀的缺失,以寻求暂时的慰藉。同时,弘扬个性也成为青年文化的主旋律。“另类”成为青年文化中一道亮丽的文化景观。另类作为一种时尚,或标榜精神上的特立独行,或鼓吹风格上的与众不同,或追逐个性上的唯我仅有。总之,另类体现出极强的自我意识,这实际上是生活在后工业社会中的青年为摆脱茫茫人海中的孤独而对异质化表现的渴望,为摆脱现代都市中的孤独,把一些看得并不多么顺眼的东西标上“非我族类”的标签,从而把自己安全地投靠进潮流的大部队里,在寻找到一种得以安身的“归属感”之后,又蠢蠢欲动起来,开始觉得做另类是那么地有性格,那么地引人注目,那么地不平淡,他们便开始摆脱“这类”而加入“另类”。同时,奉流行文化为时尚的青年群体,在流行文化的浸淫之下,又开始按照流行文化的标准来设计自我,在人群中展示他们或怀旧,或忧郁的个人气质,并把自己标为“另类”。殊不知,这种对个性的追求实际上付出了“从众”的代价,这种对旧规则的反叛实际上是对新标准的顺从,这应验了思想家阿多诺提出的“伪个性”,在这里,另类的流行变成了一个悖论。当另类以精神层面上的特立独行博得另类之名的时候,忽然发现一夜之间人人都看似和自己成了同志,曾经的坚定和犹豫、选择和背叛都变作一个轻松的玩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