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中俗语“人有三不亲,不亲姑父、姨夫、舅妈”,这究竟是为何?

如题所述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十分微妙,血缘关系天然让人亲近,仿佛对跟自己有相同血脉的人偏爱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
在我们所有的社会关系中,亲戚关系应当是最复杂的,尤其是过去那些大家族制度,不管是从叫法,还是人员组成上,都能将人整的晕头转向。
根据当时基本的亲戚关系来看,祖先一辈总结了一句俗话,说是“人有三不亲”。
到底是哪三不亲呢?为何会有不亲的说法呢?现代社会的亲戚关系又是怎样的呢?
一、不亲姑父
第一个不亲的就是姑父,也就是父亲姐姐或者是妹妹的丈夫。
不同的地方可能有不同的叫法,但总归就是跟自己有血缘关系的女性长辈的丈夫。
姑父看似跟自己是亲戚,实际上确实外来人,跟自己没有真正的血缘关系。
从古代的宗法制就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更重视的是嫡长子继承制。
家族中的嫡出男性才具有继承家产的权利,剩余的人全部要被主干家族分出去,成为一个分支,另立门户。
古代的女子也不如男子受重视,一般都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
只要女子出嫁之后,那就不是自己家的人,而是丈夫家的人了。
两个家族连姓氏都不相同,来往自然也不多。
因此,很多人跟自己姑父的关系比较“疏远”,见面了可能会打招呼,但是没有过多的话语。
从现代来看,姑姑跟自己有血缘上的天然联系,而姑父只是最熟悉的陌生人。
二、不亲姨夫
姨夫是母亲姐妹的丈夫,母亲跟姨母都是嫁出去的女儿,成为别人家的人,自然自己和姨母家的孩子也是两个姓氏的人。
两家人要是聚在一起,那中间的桥梁就是母亲的娘家,不然的话,两个独立的家族是很少会产生联系的。
三、不亲舅妈
舅妈是舅舅的老婆,也就是母亲哥哥的妻子。
母亲虽然是外嫁女,但舅舅是驻守在娘家的男子,跟母亲的关系非同一般。
舅母是嫁进来的女子,外祖父家就是舅母的婆家。
虽然说嫁出去的女儿是泼出去的水,但娘家在亲疏关系上,还是更善待自己从小养到大的女儿。
舅母是外来人,公婆即使再满意,都很难将她当成自己的亲女儿一样对待。
舅母作为媳妇,不仅要侍奉公婆、照顾丈夫和孩子,还要协助婆婆做好掌家之事,对回娘家的小姑子关怀备至。
这种有着刻意讨好的对待,看似亲密,实则疏远。
四、现代社会的不亲
随着时代的发展,亲戚之间的关系也没有那么复杂了,大家都有自己的家庭,每到过年过节才会聚在一起。
没有大家族复杂的规矩之后,亲戚之间的关系也变得随意很多,尤其是小时候,去舅舅家、姑姑家、姨母家串门,跟表姐妹、表兄弟、堂姐妹、堂兄弟一起玩耍都十分正常。
不知从何时开始,看到越来越多血缘相连的几个人走向互相怨怼的新闻。
儿子、女儿对自己的母亲感到不满,于是给自己的母亲投毒,或者是将自己的母亲绑起来,不给母亲吃喝,最后导致母亲活活饿死。
或者是家中老人去世,剩余子孙开始头破血流的争家产。
又或者是,从我们懂事起每年都能听到亲戚的“慰问”,开始是无所适从、小心翼翼,到最后避而不闻、极限拉扯。
亲戚是个很微妙的存在,按理说他们跟我们有着比朋友更亲的关系,是我们在危难时刻最有可能帮助我们的一群人。
然而,就是这群充满希望的人,有时候说出来的语言才最为伤人。
别人日子过的好,就必须得照拂他们。
别人过得不好,就必须得成为他们嘲笑的对象。
亲戚关系可能从古至今都是如此,让人又爱又恨,这可能就是现代社会中亲戚关系不亲的原因。
然而,小时候看起来十分亲密的亲戚关系,在长大之后却慢慢变得疏远。
一方面,是大家都渐渐长大,有了自己的工作和家庭,交通便利之后,年轻人离家也越来越远,有时候好几年都见不着面,关系自然就变得疏远。
另一方面,就是亲戚的魔鬼式提问,让很多年轻人避而远之,根本不愿意多交谈,关系也渐渐被消磨。
总结:
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能够成为大家族的一员,说明大家是有缘分的。
虽然,有时候长辈亲戚逼问式谈话,会让自己感觉十分窒息。
但试想一下,当自己真正遇到困难的时候,需要金钱的时候,帮助自己的大多数还是亲戚。
这种关系是剪不清理还乱,希望长辈们少一点好奇,多一些尊重,也希望小辈们少一些烦躁,多一些耐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